新疆新故事|王三街:一個老故事的新傳奇

新疆新故事|王三街:一個老故事的新傳奇

▲ 位於阿克蘇市區王三街的“一家親”餐廳。

每個週二的上午,在新疆阿克蘇市開印刷廠的婁建波和開中醫診所的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都會約好時間,到位於紅橋街道王三街的 “一家親”餐廳瞭解其經營情況。與其他餐廳不同的是,這家餐廳共有44對88位“結親”股東,婁建波和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就是其中的兩位,他們倆既是“結親”對象,又是創辦這家餐廳的共同發起人。婁建波是漢族,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是維吾爾族,原本互不認識的兩個生意人,從相識、相交到生意夥伴,再到生活中成為好朋友,故事要從2016年紅橋街道在社區內開展的一場“走親戚”活動說起。

“走親戚”走出“一家親”

2016年12月,在紅橋街道和阿克蘇市民政局駐紅橋街道紅橋社區“訪惠聚”工作隊的牽線搭橋下,王三街與興隆街的27對54名商戶結為“親戚”。

王三街與興隆街同為阿克蘇市商業步行街,其規模和名氣享譽南疆。所不同的是,王三街99%的商戶和從業者都是維吾爾族或其他少數民族,興隆街99%的商戶和從業者均為漢族。結親前,興隆街人流如織,王三街生意慘淡。結親後,商戶們你來我往,相互走動,定期聚會,共促發展,相繼促成了象徵民族團結的“一家親”商貿城、“一家親”蔬菜店、“心連心”商店等。“一家親”餐廳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起來的。

新疆新故事|王三街:一個老故事的新傳奇

▲ 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右)與婁建波既是合夥人,又是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婁建波說,結親對象不僅需要交流,更需要彼此走動,美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於是他和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就想到了開一家餐廳,給更多結親對象提供一個交流交往的場地。

他們想到用“眾籌”的方式開餐廳。“這在當時是一個大膽的設想,能有多少人願意入股,心裡都沒底。”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說,他們希望用這種方式讓更多的結親對象參與進來,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生意人的交流,“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開餐廳。”結果,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說,“籌建之初,只有我和婁建波、阿米娜•莫拉3個人願意出資入股。”

不過,阿克蘇市紅橋街道、紅橋社區和阿克蘇市民政局駐社區工作隊很快就得知了倆人要眾籌開餐廳的事兒,並表示要大力支持。“我們心裡一下子便有了底兒,開始積極動員身邊的親朋好友,坦誠地告訴他們餐廳的經營合作模式,以及我們打算在民族團結、扶貧濟困方面要做的事。”很快,參與的人從最初的3個發展到30個、50個、80個。最終,44對結對商戶88位股東共同參股, “一家親”餐廳於2018年1月正式對外營業。

“王三街”背後的老故事

“一家親”餐廳所在的王三街是阿克蘇地區唯一一條以人名命名的街道,王三的故事在阿克蘇婦孺皆知。

清末光緒年間,天津商人王福才隨商隊進入新疆,他在阿克蘇收購中藥材時墜馬摔斷右腿,在當地維吾爾族老鄉家休養了一年多,雙方結為磕頭兄弟。為加深兄弟間的感情,這位維族老鄉將自己雙胞胎兒子中的一個託付給王福才做“義子”,並改漢名“王三”。之後,王三隨王福才回到天津,學會了中醫和經商。在王三14歲那年,王福才帶他回到阿克蘇尋親,但一直沒能找到他的親人,於是王福才便在王三家當年的老宅盤下大片土地,建起了集市巴扎。時光荏苒,這個巴扎慢慢演變成了今天的王三街。

多年過去了,王三的孫子麥合麥提•託乎提已是人到中年,在阿克蘇地區廣播電視臺工作的他從小就聽父親講爺爺的故事,多年來,他和父親不忘家族傳統,積極接好維護民族團結的“接力棒”。

“為了牢記維漢一家親,我爺爺特意給父親起了漢族名字叫王世英,父親又給我起了一個漢族名字,叫王維漢,我給我的兒子起的漢族名字叫王漢青,我們要一輩一輩地傳承,維護好維漢間這份美好和諧的感情。”麥合麥提•託乎提的大女兒娜扎凱提在山東青島上“內高班”,他和結親對象趙青同為“一家親”餐廳的股東,兩家人生活中不僅來往密切,就連雙方的孩子都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新疆新故事|王三街:一個老故事的新傳奇

▲ 在“一家親”餐廳內,維漢結親對象跳起歡快的新疆舞。

接續“新王三”故事

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從小聽著王三的故事長大,如今,在王三街有了家“眾籌”餐廳的他,也想為民族團結做點事情。

1984年,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考入南京中醫學院學習中醫,畢業後在內地潛心學習,於1992年回到阿克蘇從事中醫診療。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說,當年王三在這裡就曾經用中醫醫好過很多維族同胞的病,當年隻身去內地學中醫,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王三在阿克蘇治病救人的影響,他也想成為那樣的人。

新疆新故事|王三街:一個老故事的新傳奇

▲ 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在在診所內和患者聊天,詢問病情。

但起步並不容易。“剛開始回來的時候,大家並不相信中醫”,直到他用高超的醫術,治好了很多維族群眾的病,由此贏得當地維族群眾的信任。現在,每年經他親手診治的各族病人超過1萬人。“和婁建波結為結親對象後,他還給我介紹了很多漢族病人過來,現在我的病人遍佈新疆。”

2018年,麥合麥提•託乎提曾到天津楊柳青尋找爺爺王三的漢族親人,但由於年代久遠,尋找無果而終。“當時很多熱心的天津市民對我說,雖然你沒有找到親人,今後我們全天津的人都是你的親人。” 麥合麥提•託乎提說,這句話每每想起,都會讓他感動不已。

“一家親”餐廳的股東們因此有了一個新的想法,那就是把餐廳開到天津去,他們想把這段發生在阿克蘇的民族團結佳話,在天津也一代一代講下去。

新疆新故事|王三街:一個老故事的新傳奇

▲ 在“一家親”餐廳門前,結親對象親手栽下的“同心樹”。

這兩年,隨著維漢結親工作的不斷推進,阿克蘇市的結親對象已不再侷限於王三街和興隆街,在市區之外的各地縣都成立了民族團結促進會,越來越多民漢群眾攜手共進。現在,共有197對398個結親對象,用行動共同講好“新時代王三”的故事。


- END -

記者:馬 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