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否讓你開始感悟人生?

2020年的春節,因為新冠肺炎,讓所有中國人刻骨銘心,彷彿一夜間所有的城市安靜了下來。本來最為熱鬧的春節,變得“不動為上”。

最近幾天,全國,特別是非湖北省份每天的新增病例都在銳減,雖然還不沒有到可以完全放鬆警惕恢復往日的階段,但是總算不會因為每天看到數字就惆悵焦慮了。

細想起來,宅在家裡的小一個月,真是最近幾年來難得的一次反思機會,對自我,對人生,對身邊的人和事的反思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否讓你開始感悟人生?


慢下來的生活其實也挺好

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特別是在大城市,感覺每天的生活節奏都很快,因為沒有機會慢下來,也很難允許自己慢下來。

每天早早起來,趕到單位,馬不停蹄地開始一天的工作,下班舟車勞頓回到家,陪娃,看書,學習……,每天都覺得已經很努力了,很高效了,但是一天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彷彿永遠沒有能停下來的時候,彷彿每件事情都優先級很高。

然而,因為新冠肺炎,不能出門,春節不能外出旅遊,不能外出聚餐,不能外出逛街,才發現好像換個角度,才發現對你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宅在家裡的這段時間,我和先生一起做了一次居住空間的斷舍離,我自己也開始讓每天自己的“慢生活”慢的有節奏,慢的有意義。前期待在家裡的日子,基本上就是親子陪伴+自我學習,很開心;後期居家辦公的日子,基本上是正常工作+自我學習+親子陪伴。

疫情宅家的日子,我感受生活有的時候真的需要慢下來一些,也真的可以慢下來,讓自己有機會去想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讓自己學會對不必要不重要的事情說“不”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否讓你開始感悟人生?

人生贏家其實贏在心態

對於“心態”的感悟是我疫情期間感觸最大的。都說“心態決定狀態”,當新冠這種突發事情發生的時候,才發現心態是如此重要。

鍾南山院士正式告知大家“新冠病毒存在人傳人”,從那天起,那段時間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看新聞,看疫情變化,看各種報道,甚至一度感覺自己都有點兒焦慮了。

其實,關於焦慮,大家可以平常心對待,有焦慮是很正常的,坦然面對,正視焦慮客觀應對就好,只有你能夠與焦慮和平相處,你才可能認識它,找到癥結所在,從而調節你的情緒

我自己有個特質就是一直心理調節能力都還不錯,所以在意識到這種焦慮以後,我首先問自己的是“自己為什麼焦慮”,然後判斷焦慮主要是收集到的信息太多導致的,於是我就問自己,每天獲取這麼多信息,讓自己能有什麼收穫,或者自己能做什麼能改變疫情的變化態勢?

答案都是否定的,獲得的這些信息,一定程度上只是讓自己瞭解新冠,知道它是什麼,如何有效防護,其實只要獲取到這個程度的信息就足夠了。每天對於增減病例的過度關注其實對自己沒有太大的意義,我完全沒有能力讓數字減少。

想明白這些以後,我馬上做了調整,第一,每天減少接觸手機,避免自己過度瞭解新冠;第二就是強化自己的時間安排,做好每天的時間規劃,讓自己的時間花在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上,於是每天除了帶娃,開始使勁看書,使勁學習,很快就感覺自己的心態調整得棒棒噠了。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否讓你開始感悟人生?

財務理念的頓悟勝過每日迷迷糊糊理財

疫情後半段很多文章都會討論起財務狀況問題,比如“一直不發工資,你的存款能撐多久”,比如“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甚至已經破產倒閉了”,於是大家開始反思自己的財務狀況。

我也是這段時間對自己的財務情況有了一個反思。疫情來了,當生命甚至受到拷問的時候,才發現其實很多東西,之前覺得不買不行,晚一刻買都不行的東西,很多好像並沒那麼“必要”。比如,我自己以前買了很多衣服,還有配飾,記得買的時候都覺得“哎呀,正好缺這個,不買不行啊”,但是疫情期間,待在家裡,發現身外之物真的可以“斷舍離”,似乎只有“食糧”是真的缺之不可的,“飽腹”的食物和“豐腦”的書籍,缺之不可

再有就是對自己的理財觀念有所反思,自己一直還比較注重理財,不是守財奴,但是對錢財有敬畏心,而疫情期間,發現自己的理財還是有問題的。

自己以往雖然有理財,但是還是處於每天迷迷糊糊理財的階段,宅在家裡的時候學了一些理財的課程,關於理財有點兒“頓悟”的感覺。

2020年我會下力氣好好學習一下理財知識,重新搭配自己的理財結構,2020年要跑贏通貨膨脹。跑贏通脹可能是很多人都不曾想過,而事實上,如果你的財務盈利沒有跑贏通脹,那麼即使你的存款在增加,但是事實上你的財務是處於縮水的狀態。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否讓你開始感悟人生?

身體健康是人生最本素的追求

新冠來襲,特別是直接威脅生命和身體健康的時候,讓我們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每日拼命工作,奮發上進,希望住大房子,開好車子,但是當一切要以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為前提,那真的真的要慎重考慮了。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大概是說父母關心孩子的成績,關心孩子有沒有考上好學校,關心孩子有沒有找到好工作……,有一天,孩子問父母,“爸爸媽媽,你們還記得我剛出生的時候,對我最大的期待,最切切地期望是什麼嗎?”父母怔住了,思量回憶良久,發現當孩子還嗷嗷待哺的時候,父母擁抱著這個小生命,心裡無數次默唸的是“寶寶,我最愛的寶貝,我希望你健康成長”。不是嗎?

為人父母,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好像想要的越來越多了,甚至忘了當年最需要的是孩子的健康。而我們自己,伴隨著自己的成長,我們也開始忽略自己的健康,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放棄了自己的健康

疫情當前,不能出門的我們,是否也發現,當春暖花開我們走出家門的時候,

最應該恢復的是那些有益於我們身體健康的習慣,去運動吧,讓運動改變我們的身體狀態,讓運動幫助我們找回自己的健康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否讓你開始感悟人生?

親密關係才是最重要的關係

疫情當前,可能很多人,至少我自己是這樣,對自己身邊的關係有所反思。因為疫情,

人與人的物理距離遠了,但是人與人的心靈距離近了

雖然每天也還是能看到有人隱瞞病情,隱瞞行蹤,隱瞞可能危害別人健康的重要信息,每天也還是能看到不配合隔離,不配合檢查的消息,每天也還是能看到讓人心涼的消息,但是,我們依然看到很多人因為責任,因為對國家對、人民的愛,衝在第一線,不顧個人安危救治病人,防控疫情,保障物資……每次看到這些無私忘我人士的報道,我都熱淚盈眶。

疫情突襲,讓我們開始反思我們的親情友情,我們的責任和擔當。在無情的新冠病毒面前,發現一家人能夠相守是多麼難能可貴,茫茫人海有緣成為家人,那是多麼大的緣分,又有多大的事情要去爭執,要去較真,親密關係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關係。珍惜當下,祈福平安健康。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否讓你開始感悟人生?

這篇文章的創作靈感來自……

新冠病毒來勢洶洶,對我們的生活、經濟、自由都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影響,雖然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都在不懈努力,讓人類能夠變被動變主動,然而,到目前為止,老百姓更多的還是被動防護。

但是,我始終認為新冠病毒只能禁錮我們的雙腿,但是不能禁錮我們的大腦,宅在家裡的日子大腦仍然應該積極思考,不斷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