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高等學府超80所,它被譽為“大學之城”,僅次於北京

2020年,對於武漢來說,是不平凡的、永遠要銘記的一年,我們不但看到了這座城市的堅強,還看到了這座城市的不認輸的倔強,更看到了這座城市未來的燦爛希望。暫停鍵已經結束,經濟發展已經高速重啟。武漢,不僅有黃鶴樓的風情,更有超乎想象的發展力量!

這座城市高等學府超80所,它被譽為“大學之城”,僅次於北京

武漢光谷

武漢的擔當

現在我國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上,正迎來艱難的攻關時刻,芯片製造長期依賴進口,導致卡脖子問題出現,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武漢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長江存儲!

在打破國外存儲芯片壟斷的道路上,2017年10月,我國第一款自主研發的3D NAND閃存在長江存儲研製成功,2019年9月,64層TLC 3D NAND閃存獲得量產,並首次搭載長江存儲自主創新的Xtacking技術,2020年4月,128層QLC 3D NAND 閃存研發成功,四年三次跨越,武漢的這家國產存儲芯片巨頭“芯”動澎湃地將我們的國產存儲芯片從0拉進了世界第一梯隊,武漢用自己的擔當告訴世界:外國閃存廠商隨意操控閃存漲落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這座城市高等學府超80所,它被譽為“大學之城”,僅次於北京

武漢光谷

不僅僅是存儲芯片上,武漢光谷還在朝向“世界光谷”的發展目標奮進:2020年基本建成“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集群,到2035年,進入全球高科技園區前列,21世紀中葉,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全面建成“世界光谷”。現在武漢光谷光亮閃耀璀璨,已經培育出中國信科、長飛光纖、華工科技、華工激光等全球知名的行業領軍企業,為我國在半導體、光電子領域打破外國壟斷,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這座城市高等學府超80所,它被譽為“大學之城”,僅次於北京

長江存儲

曾經因武鋼、武船、武重等重工業而聞名的工業重鎮武漢正在創新路上一路飛奔,也正在為打造一批集成電路、光電子、智能製造、高端裝備等世界級高精尖產業企業而努力。

這座城市高等學府超80所,它被譽為“大學之城”,僅次於北京

武漢光谷

武漢的大學

如何為國家擔當更多?發展經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這些都需要人才,而武漢可以說是我們國家最為看重人才培養的一個城市,也是我們國家的“大學城”,大家可知道武漢有多少所高等院校呢?超過80所,這個數量在全國城市中僅次於北京,“大學之城”名副其實。論實力來說,在我國的雙一流高校建設名單中,武漢共有7所大學入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不知有多少人一心向往。

這座城市高等學府超80所,它被譽為“大學之城”,僅次於北京

武漢大學

這些高等院校正源源不斷地為武漢、為湖北、為全國輸送各類人才資源,他們是武漢快速發展的後盾,也是我們國家科技發展的璀璨星光,每一位學子都星光閃耀。

就讀於武漢的每一位學子,都可以春在武漢大學賞爛漫櫻花,夏在華中科技大學享濃濃綠意,秋在華中農業大學遊田園風光,冬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踏雪尋臘梅,大學時光,四季輪換,一季一院校,風光無限好。

這座城市高等學府超80所,它被譽為“大學之城”,僅次於北京

華中科技大學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武漢各大學的莘莘學子,談學術,致科研,他們是滿天的星光,照亮了夜空,美麗了武漢,既是武漢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棟樑!

有科研院校,有人才,有企業,有項目,藉助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加上“祖國立交橋”的便利交通,大武漢,光亮璀璨閃耀,讓人心動澎湃,怎能不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