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來臨,這份口腔護理貼士請查收

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重合

形成了8天超長假期

不知不覺中

假期也即將收尾了

外出遊玩的小夥伴也紛紛踏上歸程

好好休整一下

為節後的工作做做準備

最近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

我們也在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10月8日)

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

寒露來臨,這份口腔護理貼士請查收

寒露節氣的到來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標誌著天氣由初秋的涼爽向寒冷過渡

南方秋意漸濃

氣爽風清,少雨乾燥

北方深秋已至

露重夜涼,冬寒初露!

寒露來臨,這份口腔護理貼士請查收

寒露到來

天氣由熱轉寒

萬物隨寒氣增長

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

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

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

俗話說“春捂秋凍”

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能提醒肌體開始收斂陽氣

對於冬之收藏陽氣有利!

寒露來臨,這份口腔護理貼士請查收

寒露到了,如何做好口腔護理?

進入“寒露”以後

應當更加註重潤燥養肺

秋天主氣為燥

燥氣過盛,最易傷肺

從而損傷人體津液

常出現舌燥咽乾、口唇乾裂等症狀

此時宜食用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

少吃辛辣刺激

注意補充水分

平時,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

從而避免出現口腔問題。

寒露不能露腳

寒露時節已至,秋寒漸深,民間有句諺語叫“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這句話是說,白露時節的時候,老人和小孩子就不要赤膊了,而到了寒露的時候,就要注意足部保暖了。

寒露來臨,這份口腔護理貼士請查收

因此,老年人要注意穿上保暖性好的鞋襪,腳踝部也不要露在外面。每天晚上要養成用熱水泡腳的習慣,因為腳

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熱水泡腳可以使血管擴張,改善腳部的血液循環和組織營養,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還可以減少腿部酸困,有助於睡眠

寒露來臨,這份口腔護理貼士請查收

口腔潰瘍根在脾胃

駐馬店廣濟醫院口腔專家

溫馨提醒,秋天天氣乾燥,很多人容易出現口腔潰瘍。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口腔潰瘍反覆發作,這在醫學上叫“頑固性口腔潰瘍”。口腔潰瘍發作的時候讓人疼痛難忍、寢食難安。其實,對於那些口腔潰瘍容易反覆發作的人來講,它表現的症狀雖然在口腔裡,但真正的病根兒卻在脾胃

寒露來臨,這份口腔護理貼士請查收

很多患有慢性胃炎等疾病的人,由於脾胃的運化功能較差,脾臟比較虛弱。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溼”。當脾臟運化水溼功能較差的時候,就會造成口腔中水溼氾濫,這時候就為細菌的生長提供了溫床。

所以,很多口腔潰瘍反覆發作的人,胃病好一些的時候,潰瘍症狀就減輕或消失了,胃病重的時候潰瘍就重了。所以,對於頑固性口腔潰瘍病人來講,不僅要吃一些清熱的中藥,如生地、黃芩等,最根本的還要把脾胃功能調養好,這樣才能把病根兒祛除。


寒露節氣如何養生?十月健康風險提示來了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天氣越來越冷,冬天已經逼近。那麼,寒露節氣怎樣養生才正確?下面就跟廣濟先生@吳相渝一起學習瞭解一下吧~

衣】

俗話說,“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進入寒露後,就不能再“秋凍”了,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涼氣侵入體內;最重要的是腳部,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記住,“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可是一條很好的養身之道。

此外,秋季腹瀉多發,還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食】

寒露時節養生保健,“防燥”至關重要。對於健康人來說,要想完全抵禦“燥氣”帶來的負面效應,最好在白開水中加些鹽或蜂蜜。

為防“燥氣”,這個時節的飲食應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以及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豆類及豆製品,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山藥等以增強體質。

住】

寒露過後,隨著氣溫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心腦血管病、中風、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也容易復發。在這“多事之秋”,應合理安排日常起居,尤其對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更是至關重要。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每天可多睡1小時,緩解秋乏。注意勞逸結合。特別是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行】

寒露時節,晨練要注意躲避早霧,避免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好選擇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

秋風肅殺,面對草枯葉落、花木凋零,人們往往容易觸景生情,引起憂鬱、傷感的心緒。用什麼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登高就是不錯的方法。秋遊登高遠眺,高喊幾聲呼出胸中濁氣,不僅陶冶情操,還可以藉此拋開工作煩惱,通過與大自然的接觸,緩解壓力,放鬆自己,對抑制悲傷的情緒大有好處。

寒露和霜降是秋季的最後兩個節氣,此時氣溫逐漸轉涼,駐馬店廣濟醫院溫馨提醒廣大市民,重點關注登革熱、手足口病、水痘等疾病的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