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過度自信好嗎?影響投資效率?答案竟是肯定

公司的管理者為了追求規模效應,盲目投資於淨現值小於零的項目稱為“過度投資”;公司在面臨融資約束問題時,缺乏足夠的現金流而放棄淨現值大於零的項目稱為“投資不足”。無論是過度投資還是投資不足,都降低了投資效率,違背了公司價值最大化的原則。公司投資決策的制定與高管的個人特質具備一定關聯,其中,過度自信這一心理特徵直接影響高管對投資項目的認知、評價與操作,進而影響公司的投資決策。

公司投資行為一直是公司財務研究的焦點,傳統的理性人假說認為,公司管理者與所有者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而引發的代理成本是造成投資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然而,現代行為金融學理論認為,公司高管人員並非完全理性,並受制於年齡、學歷與薪酬等因素,高管的有限理性對公司投資項目的選擇與投資效率具有一定影響。

CEO過度自信好嗎?影響投資效率?答案竟是肯定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會習慣性地將自己與所處環境裡的人進行比較,且往往會評價自身素質屬於中等以上,而這種判斷會影響到個體行為,例如首席執行官的投資扭曲,主要體現為實際投資偏離正常投資的程度,包括投資過度與投資不足兩個方面。

過度自信的首席執行官的心理偏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過度自信的首席執行官會高估公司的投資機會與公司項目的淨現值;第二,他們認為資本市場低估了其公司高風險證券的回報率。首席執行官在進行項目的投資決策時,通常藉助淨現值法來評估項目的投資價值,當項目的未來淨現金流量折現值大於零時,該項目具備可行性,因此恰當地估計投資項目的未來現金淨流量至關重要。

CEO過度自信好嗎?影響投資效率?答案竟是肯定

然而,首席執行官並非完全理性,基於上述兩個方面的心理偏差,一方面,首席執行官在估計項目的未來收益時,往往高估收益,低估風險,從而高估了未來的現金淨流量,往往投資於淨現值小於零的項目,造成過度投資,降低公司的投資效率。

另一方面,由於過度自信的首席執行官對未來過於樂觀,認為資本市場低估了其公司證券的回報率,從而放棄淨現值大於零的項目,造成公司投資不足,也降低了投資效率。過度自信的首席執行官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對現金流的反應更為明顯,當公司現金流充足時,過度自信的管理者過度投資顯著增加,但在現金流缺乏時抑制了高管過度自信引致的非效率投資行為,檢驗了首席執行官過度自信與公司投資扭曲行為之間的關係。

CEO過度自信好嗎?影響投資效率?答案竟是肯定

投資行為的原因可以追溯到高管特徵上,即過度自信容易導致管理者做出投資扭曲行為,降低公司的投資效率,同時,那些更易獲得項目與資金的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擁有更加樂觀的投資心態,從而呈現出更高程度的過度投資。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大舉措,我們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效率。

第一,政府及相關市場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於公司信息披露與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與監管,完善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系統,促使公司提高會計穩健性,防止公司通過操控會計信息隱藏關於公司的負面信息、維持股價,其中對高成長性的公司,比如一些高科技與新興行業的公司要尤為關注。

CEO過度自信好嗎?影響投資效率?答案竟是肯定

第二,考慮到管理者自身的心理特徵因素會影響公司的投資決策,上市公司應該不斷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與考核,完善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與治理機制,以防止出現包括部分高層管理人員操縱公司的會計信息等在內的公司高層管理者“一言堂”的現象,從而提高公司投資決策的效率,減少公司投資扭曲,增強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尤其當公司處於高速成長的階段時,更要提高公司的信息質量,加強對管理者決策的監督,減少過度自信的高管不理性的決策行為。

第三,當公司存在過度自信的高管、成長速度過快、或者會計信息質量低、信息不夠透明時,往往會過度投資,因此建議投資者應當對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的個人特質、公司的成長性與會計信息質量等特點予以關注,以合理選擇投資標的,防範投資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