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她是省優秀社區教育志願者、揚州市紅十字會優秀志願者、高郵市優秀志願者,她也是高郵首批援鄂醫務人員、省援鄂醫療隊首批記功人員之一……志願者、醫務工作者、黨員都是她的身份,志願者奉獻友愛的精神、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使命、黨員衝鋒向前的責任,都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就是市中醫醫院護理部主任張文鳳。她總說——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五一”勞動節下午

記者如約來到市中醫醫院

此時的張文鳳正在值班

在隨後3個多小時的交流中

記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張文鳳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

收穫了無限的快樂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女孩的“天使媽媽” 患者的白衣使者

2月22日,高郵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小燦致文鳳媽媽的一封信經轉載後刷屏了微信朋友圈、抖音。信中,小燦深情地道出了對遠在湖北一線抗疫的文鳳媽媽的思念,那句“媽媽,我等你回家!”讓人淚目。

今年49歲的張文鳳其實與18歲的小燦並非母女,兩人相識於一場志願者服務活動。2014年,高郵首家民間志願者組織——陽光志願者協會成立,一直樂於助人的張文鳳第一時間報了名,成為其中一名志願者及陽光天使團的“天使媽媽”。工作之餘,她經常參加協會的志願服務活動,也是在當年的一次活動中,認識了時齡12歲的小燦。小燦自幼母親因病去世,因為孩子的一句:我想要一個媽媽幫我去開家長會,張文鳳瞬間淚奔:“這個女兒我要了。”張文鳳主動與她結對幫扶,當起了她的“媽媽”,在生活中給予照顧,在學習上給予指導,至今已有6年時間。2年前,懂事的小燦更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高郵中學。說起張文鳳,即將升入高三的小燦感言:“曾經我是不幸的,自幼失去母親;現在的我又是幸運幸福的,遇到了文鳳媽媽。在我心中,她是我的‘天使媽媽’,像天使一樣,守護著我。”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張文鳳是小燦的“天使媽媽”,也是患者們的白衣使者。本著仁心仁愛、濟世助人的服務宗旨,2017年9月,市中醫醫院成立蒲公英志願者協會,張文鳳一致被大家推選為協會會長,在她的帶領下,協會多次深入到企事業單位、患者家中、敬老院開展義診、醫家幫扶、精準扶貧等活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2018年6月,張文鳳帶領大家開展延伸護理活動,利用休息時間,到患者家中,為他們進行傷口換藥、引流管更換、留置導尿等服務,更是受到了患者及家屬們的交口稱讚。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說起張文鳳,家住市郊的李女士感激不已。2018年冬季,李女士兒子康康(化名)突發白血病,在外治療後需要接受骨髓移植手術,受經濟的壓力,在等待供體期間,李女士帶兒子回高郵居住,然而一週兩次血常規檢查難倒了這家人。時值冬季、天寒地凍,康康身體虛弱,難以承受頻繁前往醫院的折騰,焦急萬分的李女士在得知中醫醫院提供上門服務信息後,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聯繫上張文鳳,請求幫忙。康康並非中醫醫院的患者,張文鳳本可以一口拒絕,但她聽說康康的情況後,一口答應下來。從那天起,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大雪紛飛,她利用休息時間,一週兩次來到李女士家中,為康康採血,直到來年康康接受移植手術,期間從未斷過。如今的康康身體正逐步恢復,說起張文鳳,李女士仍是感激涕零。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僅2019年,張文鳳帶領團隊開展延伸護理就多達247例。提起她,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她是我們的白衣天使。”每每聽到外界稱讚時,張文鳳總是說:“我是一名志願者,志願服務是我的職責所在。”

逆行的“蒲公英” 最美的超級替補員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襲擊江城武漢。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白衣使者八方馳援。大年初三,剛在醫院值完班回到家中的張文鳳接到院領導電話,告知要召集部分醫務人員馳援武漢。聽到這則消息,張文鳳立即不假思索報上自己的名字。“我是志願者,也是從業20多年的醫務工作者,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無論是何種身份,去武漢馳援,責無旁貸。我報名,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考慮到張文鳳是醫院護理部負責人,也是單位不可或缺的頂樑柱,院領導曾有些不捨。“護理部還有兩名副主任,他們的業務能力也很強,請領導們放心。”解除領導的疑慮後,張文鳳以蒲公英志願者協會會長的身份,在協會微信群內發佈招募信息,看到這則消息,大家踴躍報名。“因孩子年幼,報名時有些顧慮,但會長的一句‘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讓我打消顧慮,成為高郵首批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蒲公英志願者、護士成璇說。

在張文鳳的帶領下,大年初四,包括她在內的協會4名“蒲公英”加入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一起逆行武漢,馳援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直到張文鳳來到武漢,家中年邁的父母才從新聞報道中得知女兒援鄂的消息。“當初沒有告知父母,主要是怕他們擔心。”張文鳳告訴記者,父親是個很嚴厲的人,從小到大批評多於表揚,來到武漢第二天早上接到他打來的電話,不善言談的父親難得表揚起來,並叮囑“在外面要當心,把自己身體照顧好,才能去幫助別人。”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張文鳳雙眼溼潤起來。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在賓館,經過數天的緊張培訓,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張文鳳被醫療隊任命為護理組組長及護理組第一組小組長。49歲的張文鳳是護理組93名護士中年齡最大者,在工作中,她不因自己年齡最大享受“照顧”,反而是衝鋒在前、關愛隊友,不計個人得失、不顧個人安危,默默奉獻。

1月31日,在醫療隊參與救援的前一天,張文鳳便主動報名,提前來到醫院瞭解情況。“那時候,氛圍非常緊張,大家聽到最多的是多少人又被確診,又有醫務人員被感染等不容樂觀的消息。”張文鳳坦言,當時一切都是未知數,擔心、害怕不可避免,自己提前去,也是為大家“探探路”,緩解隊友們緊張的情緒。

2月1日起,張文鳳隨隊友們進入醫院,便投入緊張的治病救人工作中。三班制輪流,無論上什麼班,每當隊友出現身體不適需要休息時,她都會立即頂上,成為一名“超級替補員”。一次,張文鳳上完早班,回到賓館已是下午1時許,剛洗完澡準備休息的她看到工作群內一名隊友因身體不適,晚班不能上的信息後,她立即留言道:“我來替她上。”隨即,她又穿戴整齊,來到醫院上班。在援鄂的50天裡,類似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全副武裝”常常會造成缺氧,幾個小時忙碌下來,就會出現頭暈頭痛症狀。為了緩解隊友們的不適,張文鳳運用自己的中醫特長去幫助他們,教隊友們耳穴埋籽、穴位按摩等方法,還不時地用自己的養生壺煲養生湯,與隊友們一起分享。在年齡相仿隊友眼中,她是知心大姐姐;在年輕的隊友心中,她又像媽媽一樣。“我不僅是一名醫務人員,也是一名志願者。我只是在踐行志願者奉獻友愛的這份精神。”張文鳳如是說。

無私奉獻溫暖他人 將愛進行到底

中藥貼敷、穴位按摩、耳穴貼壓;左腳開步、與肩同寬、屈膝下蹲……2000元、800元、200元……張文鳳除了關愛隊友外,在援鄂50天裡,她還將很多的愛和溫暖帶給醫院病人,在休息時間,不僅為病人制定健康教育處方、教患者打太極“八段錦”,而且還帶頭向被感染的醫生、患者以及當地敬老院捐款捐物。

在得知中醫治療對控制病情有一定的療效後,在賓館休息時,張文鳳利用自己中醫所學,為患者制定中醫健康教育處方,並打印出來一一送給患者,引導他們防病去病。在醫院,患者們常常因緊張、焦慮、害怕造成頭昏、失眠、盜汗等不適,張文鳳又當起八段錦傳播大使,教患者打中醫養生功法八段錦,通過調理呼吸改善他們的心肺功能,促進他們早日康復。她還給患者做耳穴埋籽穴位貼敷穴位按摩,緩解他們的種種不適,受到大家的一致歡迎和好評。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張文鳳及隊友們共負責60多名患者,每個病房只住3名患者,為了讓大家都能學會“八段錦”,她便一個病房一個病房輪流地教。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措施下,一套拳法打下來,常常是汗流浹背。一次,一連教了幾個病房的患者後,吃不消的她險些暈倒在地。“工作中,缺氧、缺水,餓了也不能吃東西。”張文鳳說,儘管非常辛苦,但看到一個個患者病情好轉、康復出院,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2月中旬的一天,病區收治了一名哈薩克斯坦籍的武漢理工大學學生內麗。在病房內,22歲的內麗舉目無親,孤苦無依。見此情況,張文鳳及時為她送去日常生活用品,每次上班時都會帶零食給她、陪她聊天,並以蒲公英志願者協會的名義向其捐贈了兩千元愛心款。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江夏第一人民醫院醫生彭銀華,推遲婚期參加戰鬥,倒在了抗疫一線,張文鳳帶頭捐贈800元愛心款。在收到來自高郵稅務部門的禮物——女性衛生用品後,她立即轉贈給身邊女性醫務人員和病房的女患者。在離開武漢前,她和隊友們將平時節省下來的生活用品和食品捐贈給當地敬老院,並向院內老人捐款。

3月30日,張文鳳隨隊回到高郵。經過一段時期的休整後,她早已返回醫院,恢復正常工作。如今,在張文鳳的手機中,仍保留著二十多名她曾治療過的武漢患者微信,有時候,她還會主動和他們聯繫,關心詢問他們的身體情況。在她的微信朋友圈中,還有不少武漢患者為其留言,其中一對夫妻患者這樣留言道:“張醫生,歡迎您下次以遊客的身份來武漢遊玩,屆時請一定要告訴我們,讓我們好好陪您看看武漢,感受江城的魅力。”

蒲公英,永不停留的愛。馳援武漢期間,張文鳳把蒲公英的種子撒在武漢人民和海外友人的心裡,給他們送去蒲公英的愛與祝福。張文鳳感言,自己會一直將愛進行到底,在生活、工作中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在助人為樂中收穫喜悅和快樂。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張文鳳:幫助他人 快樂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