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徽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一直都是一個重點部分,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主要為單、多、判,部分地區也會考察主觀題。這部分的內容雖然較為簡單,但是也有一些重點部分稍微有點混淆,所以需要大家進行詳細區分。

個體身心發展是指個體隨年齡增長而發生的身心的有規律的連續變化的過程,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特點。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包括: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

一、順序性

順序性又叫“不可逆性”,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順序性即人的身心發展遵循一個順序的發展、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例如身高這一生理發展,身高都是一點點長高的,不可能從高往低長或者越過某一階段開始長;再如人的心理發展,每個人剛出生時就像白紙一樣,心理的變化就是隨著時間的變化慢慢改變的。關鍵詞:順序、方向、從...到...、不可逆等。

教學啟示:教學要做到循序漸進,切勿陵節而施、拔苗助長。

二、階段性

個體的發展是一個分階段的連續過程,前後相鄰的階段是有規律的更替的,前一階段為後一階段的過渡做準備。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徵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階段性強調的不同的階段發展不一樣,強調的是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特點,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例如小學生和初中生的特點是不一樣的,因此不能小學教育初中化。關鍵詞:某一階段、不同年齡特徵。

教學啟示:教師在教學中,在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上,不可搞“一刀切”,要注意各個階段的斜接與過渡。

順序性和階段性的辨析:

1、順序性:強調的是不同的連續階段;2、階段性:強調的是不同階段。

三、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例如身高,我們都知道女孩子在小的時候長得會快些,而進入初中之後,身高增長的速度就會慢下來。身高和體重有兩個高峰期,分別為兒童出生後的第一年和青春發育期。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具有不平衡性。例如王陽明在五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可是他卻可以默背眾多藏書,這就體現了不同方面發展速度的不同。簡單來說既是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關鍵詞:關鍵期。

教學啟示:要遵循兒童發展的不平衡性,要適時而教,抓住兒童發展的關鍵期。

關鍵期這一概念是由奧地利生態學家勞倫茲所提出來的,是指在某一時期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形成的時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過了關鍵期就一定不能成長了,過了關鍵期只是成長的會比較慢而已。

四、互補性

互補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理與生理的互補,例如:盲人的聽覺器官以及其他器官會特別靈敏;另一方面,心理還可以彌補生理機能的缺失,例如有些人生理有缺陷但心理仍然很堅強,俗稱身殘志堅。

教學啟示:教育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揚長避短,發揮學生的自身優勢,促進個性化發展。

五、個體差異性

個別差異性在不同層次上存在。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不僅是自然性別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其次,個別差異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徵表現方式上的差異。例如我們常常說。有的人聰明早慧、有些人大器晚成,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智力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

教學啟示:教學要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相應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

不平衡性和個體差異性的辨析:

1、不平衡性:強調的是同一個體;2、個體差異性;強調的是不同的個體或群體之間的差異。

【真題再現】

1.在正常條件下,心理的發展總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後性,發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這是指心理發展的( )。

A.不平衡性 B.順序性 C.差異性 D.連續性

【答案】B。解析:根據題目中的關鍵詞方向性、先後性,發展的不可逆性課推斷出本題選擇順序性。

2.教育要遵循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學記》中“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這句話反映了人身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 )現象。

A.關鍵期 B.依戀期 C.混沌期 D.最近發展區

【答案】A。解析:“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教育,叫做及時,實際一旦過了,就算勤奮練習也很難達到效果,這體現的就是個體身心發展的關鍵期的重要性,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關鍵期。

中公講師解析


2020安徽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