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學好語文,這3種能力不可少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為“王”的時代早已來臨。

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在2019年語文改革時曾說過這麼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學好語文,這3種能力不可少


此話一出,學生聽了直冒冷汗,家長聽了更是覺得驚嚇和惶恐。頓時,網上一片唏噓與指責之聲。

“孩子每天的作業已經夠多了,哪裡還有時間看書背古詩文”?

“學生一天從早到晚都在學校裡,課業重,學習壓力大,這改革完全就是給學生增加負擔”。更有甚者,把魯迅的“吶喊”都搬了出來,以示抗議。


“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學好語文,這3種能力不可少


語文改革真的就這麼遭人唾棄與不可嗎?其實未必。

首先,我們得知道,溫教授大力改革語文的初衷是什麼。

資料顯示,據全美閱讀評量結果,美國內陸地區幾乎有70%的四年級學生不具備基本閱讀能力,中國青少年的閱讀現狀更讓人憂慮。據《中國兒童早期閱讀現狀與對策研究報告》,西方發達國家兒童在6到9個月時就開始閱讀,而中國兒童則普遍在2到3歲才開始閱讀活動。

孩子讀書少,閱讀量小已經成為眼下最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溫教授大力改革語文的初衷無非就是希望家長們重視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孩子愛上書,多閱讀多思考,提高自己的精神素養。

作為專研語文教材的教授,中國語文的現狀和學生的閱讀、學習現狀,沒有人比他更瞭解了。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也說:“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學好語文,這3種能力不可少

可見,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要怎麼才能學好語文這門學科呢?

01

海量閱讀的能力

主席有句名言: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主席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主席對於書的熱愛,已然超出了對自己生命的熱愛。

革命戰爭年代,在炮火連天的日子,在行軍休息的間隙他仍不忘讀書。新中國成立後,他的辦公地、辦公桌上、會客室;他的住所裡、床上、吃飯的地方,甚至廁所裡全都擺滿各種書籍,就是連出國訪問、外出開會、視察工作都會親自挑選要帶的書目,常常一帶就是幾箱子,一有空閒就讀,見縫插針地讀。哪怕晚年在疾病纏身的彌留之際,主席也始終沒有忘記讀書。

主席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實現他的崇高理想和遠大抱負,是為了指導總結革命建設實踐的新理論新思想,是為了吸取經驗,增加知識,增長智慧,也為了豐富和完善自己。

這個全中國最忙的人都如此酷愛讀書,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看書呢?

“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學好語文,這3種能力不可少


02

多聽故事和講故事

有教育專家說:“12歲以前的孩子更適合聽故事”。

閨蜜女兒果果很喜歡聽故事,雖然才上小學二年級,但她聽故事的時間已有6年,並且她還特別會講故事。只要讀完一本書,她立馬就能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出來,還講得繪聲繪色,娓娓動聽。

很多人都羨慕果果故事講得好,紛紛問及閨蜜是怎麼培養孩子的,可有什麼秘訣?閨蜜直言,秘訣倒沒有,就是讓孩子多聽故事罷了。

多聽故事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語感語調,豐富他的思想,鍛鍊他的想象力,提高他理解力,還可以讓孩子積累下厚實的寫作素材,為學好語文添磚加瓦。

所謂熟能生巧,聽故事多了,故事聽得多了,孩子自然就能講故事,會講故事

。而能講好一個故事,對於語文的學習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學好語文,這3種能力不可少


03

練習寫故事。

在語文課裡,我們有一項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寫作文。

經常聽到家長們求助:

“我家孩子寫作文口水話多,還沒有條理性,經常前言不搭後語,怎麼辦”?

“孩子看了挺多書,可就是寫不好作文,這是什麼原因呢”?*

為什麼許多孩子都不會寫作文,認為寫作文是個大難題呢?根本原因就在於孩子看書少了,腦中沒詞語,心中沒故事,積累得不夠。

多練習寫故事,可以幫助孩子解決作文難問題。從看書、聽故事、講故事,再到寫故事,這是一個讀書寫作的行動閉環,囊括了語文學習最重要的“聽說讀寫”四個階段。

“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學好語文,這3種能力不可少


所謂有始有終,只有把這四個階段都一一做到位了,孩子的作文,以及語文的學習,還有其它功課的學習,定然都可以上一個大臺階,打一個漂亮地翻身仗。

說起來其實都很簡單,多閱讀、多聽故事、多講故事,再多寫故事,可最終的關鍵還是要實打實地做起來,落實到每天的日常行動中。

魯迅有言:“光是話不行,要緊地是做”。

汪國真也有語:“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所以,行動起來吧!從每天看一頁書,聽一個小故事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