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第一次牙牙學語,第一次學會站起;

第一次怦然心動,第一次戀愛結婚。

任歲月流轉,滄海桑田。

但,“第一次”給我們的記憶總是刻骨銘心、彌足珍貴。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人生如此,城市亦然。從夏商周的滄桑鉅變,到漢魏隋唐的盛世繁華,從低矮平房的歷史璀璨,到現代高樓的蔚為壯觀。六安這個城市,在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中綿延。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如今,回顧往昔,正是這些“第一次”勾勒出了六安如今的模樣。那麼它們都存在於哪些地方?發生在什麼時候?讓我們回過頭來,細細品味。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一切的一切,要從一個叫皋陶的人講起。

在堯舜禹時代,皋陶可是個名如天雷的大人物。據傳其為東夷首領,英明公正,堯舜之政,多出其手,與堯舜禹並稱為上古四聖。同堯舜禹一樣,皋陶也是個偉大的征服者。

“皋”字寫法為“白”下一“羊”。“白”同“伯”,為物資分配者、長老; 古以“牽羊禮”為受降儀式,“羊”寓意“被征服者”——所以“皋”為“征服”的意思。皋城即為“征服者之城”。今人把“皋”寫成“白”下一“大”,“大”下一“十”,也是很好的。“大”下一“十”為“四方皆遵從大人”之意,與原寫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皋陶因功獲得了以皋城為中心的廣大封地。他在此處辛勤治理各部,病故後也埋葬在了這裡。

可是,皋陶死後沒多久,皋城便不叫皋城了。《帝王世紀》記載:“皋陶卒,葬之於六”。“六”即今天的六安,和“皋”為同一地。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皋陶墓在六安城東好端端的皋城,怎麼就變成了“六”呢?這全是因為上古歷史中的一樁超級大事件。

大禹死後,帝位禪讓給了皋陶的兒子伯益。大禹的兒子夏啟不服,起兵反抗,伯益不敵,兵敗被殺。從此中國進入家天下時代,夏啟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世代享有王權。正是由於伯益兵敗,導致了“皋”地變成了“六”地!

古人迷信,相信“九”為天數、陽數,為王權之象,“六”為地數、陰數,為臣子之象。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周朝分臣事為六部,絕非偶然,就如《周易》中陽爻用九,陰爻用六,內中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因素。

古人還認為先人墓穴地選擇與所處地名稱都會對後代發展產生大影響。“皋”不僅字形之義為王地,其古音跟“九”也一樣,這是夏啟不能接受的。把“皋”改為“六”,一為給皋陶葬身之地施加一層文化咒語,使其後代不能翻身奪取王權,二來也要讓奉祀祖先的皋陶後人清楚,那就是一臣子之地,要老老實實,不要有非分之想。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西元前221年,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國,於是“六安”之名便一直沿襲至今。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博物館是一個城市文化的最好呈現方式。1980年,六安的第一座博物館開始興建,經過了長達八年建設以後,1987對外開放。

佔地1.3萬平方米,是仿徽派建築。很多人在童年時都會被學校組織去這裡看文物展示、科普展覽,對於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這都是寶貴的生活記憶,也是一座城市的記憶。時光荏苒,老博物館雖然早已整體搬遷,還依然像一位靜默的老者,屹立於鬧市之間,向後人顯示屬於它的輝煌和厚重。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六安本土考古出土的為主,青銅累比較有特色,還有漢代的陶器也是特色,同時紅色文化也是一大亮點,我們館的文物藏品超過萬件,三級品以上經過鑑定3千多件,一級品已經有50多年。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1997年寧西鐵路初步設計擦大別山而過,後經洪學智的建議後,原有設計線路改變了,六安第一次通了鐵路。

2003年,六安火車站正式建成並通車。2016年開始改建工程。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2008年,合武鐵路穿境而過,動車組也開進了六安市。2018年8月16日,六安高鐵新站開通啟用。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以前從六安要是去上海,必須坐大巴先,去合肥再從合肥轉火車票價,只需86元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新站在當時顯得恢弘大氣,寬闊的大廣場及配套設施滿足了更多遊客及市民的出行需求。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繁華”“都市”“潮流”,這些讓年輕人趨之若鶩的詞彙如果全部用來描述一個地方,那它無疑就是這個城市商業中心。


1979年,六安百貨大樓建成投用。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它作為六安商業的代名詞,不斷影響著六安人的生活及消費觀念,見證著這個城市商業幾十年來的革新和變化。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在六安,只有百貨樓有這份榮耀,它曾作為六安的商業中心獨領風騷數十年。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原百貨公司(已拆)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六安的五里墩大橋是伴隨淠史杭工程的開展而興建的,淠史杭主體工程竣工時,大橋也建成,時間是上世紀60年代,從照片可以看出大橋的左首即橋頭東邊有一座三層的樓房是和大橋一起建成的,也是服務於淠史杭工程。

大橋周邊是零散的平房,視野開闊。大橋的上方即北邊,六安的丘陵地貌能得到完整的體現,照片的右下方的莊稼地,地畦分明,這片地現在是東苑小區。


大橋的的下方的流水的就是淠史杭工程的淠河干渠,工程後老淠河大都是枯水期,以前淠河的小船都在乾渠了,照片中僅這一小段水面就有小船近50只。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下方的照片應該是1975年以後,成像的時間於上方60年代的照片相比,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照片裡大橋的右手即橋西出現了一組建築,這就是現在被列為六安歷史建築的“淠史杭總局”大樓,該大樓於1975年建成。

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五里墩大橋的周邊,除了新增淠史杭總局大樓外,地貌基本沒有什麼變化,乾渠裡的小船是更多了。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下方的數張照片是近二年的照片,也是以大橋為中心的大橋周邊的實景。大橋周邊變化之大,從前後的照片可以明見。五里墩大橋地帶的變化,足以窺見整個六安的變化。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三河平定,六地長安。淠史杭工程承載著皖西人民治水的夢想和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一個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對其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方面都會產生深遠影響,而公共汽車在上個時代更是佔主體地位。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1958年8月,六安地區汽車運輸公司開闢東十五里小廟至北十五里墩線路(長15公里),設立十五里小廟、東十里頭、東七里站、六安衛校、六安汽車站、軍烈屬旅社、小東門、六安縣農機廠、六安縣火柴廠、九里溝、北十里頭、北十五里墩等12個站點,2輛單門公共汽車營運,次年12月即停運.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曾經的六安公交車票,票價七毛,能知道是哪一年的嗎?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在90、80後的眼中,電影電視已經成為最普通不過的一種娛樂方式。但再往前數二三十年,在上世紀50年代之前,電影離六安人的生活還很遠。

六安的電影院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是十年黃金時期,當時,要看當天晚上的電影必須提前買票的,要是放映前直接去電影院買票,只能加價5分錢從票販手裡買票了。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最早的百花電影院,座位還是小竹椅子,生意也是十分興隆。到八十年代末,電影院開始走下坡路了,觀眾少了,這種電影票兌換券就應運而生了。八十年代末的電影票兌換券見過嗎?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六安電影院在鼓樓那地方,那是最早的52年,當然像皖西大劇院、人民影劇院、黃梅影劇院、淠化電影院、鼓樓電影院、三里橋曙光電影院、工人電影院、百花電影院都是比較老的電影院(有的是同一家電影院改名的)。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這座始建於1961年的老劇院在六安可謂無人不曉,是很多60、70後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所在。在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人們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和娛樂場所,花幾毛錢去看個電影和演出已算是奢侈。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90年代的時候,在學校裡面有項工作是給各班級分發電影票。這在當年可是件技術活,一定要分平衡,否則,不僅班主任那關過不了,連來領票的班長那關就過不去。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因為分票的緣故,對六安的幾個電影院的座位格局都比較清楚,還知道皖西大戲院設置有邊排,黃梅劇團的排練廳沒有皖西大戲院的大,百花電影院的座位最少……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皖西學院是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省屬綜合性本科院校由原皖西聯合大學、六安師範專科學校六安師範學校三校合併組建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朱蘊山先生1918年創辦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種農業學校!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安徽省立第三甲種農業學校舊址位於裕安區鼓樓社區鼓樓街書院拐安徽省立第三甲種農業學校簡稱六安三農,也叫三農學堂原址為清代的安徽四大書院之——庚陽書院,後遷縣城北外,即後來的六安師範.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以前上學都必須要用,這些飯票、水票、菜票,現在都是飯卡、水卡或者,現金微信支付了吧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1987年的借書證】

六安師專1987年的借書證原來長這樣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作為全國島上的少有大學之一,皖西學院一步步變得更好不僅連連出“學霸”寢室還有全國聞名的“銀杏大道”呢…兼學術與風景於一體的皖西學院,未來會越來越棒!

皋城原意竟是征服者之城!無數個六安的第一次,藏了老輩人的故事

六安的“第一次”實在太多太多,它讓我們打開了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也讓我們見證了六安從無到有、再到騰飛的光輝歷程。

它是過往我們永不磨滅的記憶,也是未來我們勇於攀登的高峰。它屬於六安,屬於你,屬於我,屬於每一個愛六安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