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黃袍佛國”的泰國佛教文化

泰國是一個宗教信仰濃郁的國家。95%的泰國百姓信仰佛教,因此泰國素有“黃袍佛國”之稱。但佛教泰國並不排斥其他就信仰,伊斯 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和印度教——多個宗教在這片國度上與佛教和諧共存。泰國設有“宗教事務所”管理宗教事務!

被稱為“黃袍佛國”的泰國佛教文化

去過泰國的人都知道,每隔幾條路一定都會有寺廟,相距不遠,據說泰國所有寺廟約一萬多做座。人們的生活和寺廟息息相關!平時早晚要拜佛,給和尚做功德,每個節假日也都要到泰國做功德,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慶祝什麼事情也都要找寺廟裡的高僧,一切都與佛相關。

被稱為“黃袍佛國”的泰國佛教文化

泰國佛教在世界佛教領域中也有重要的影響。1963年,總部設在 緬甸仰光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因緬甸國內的政治動盪,無法正常工作,在泰國政府的支持下,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總部遷往曼谷的泰國佛教協會總部。1969年,泰國政府為該協會修建大樓。從此,該聯誼會永駐泰國。該聯誼會的主席也一直由泰國佛教徒擔任。曼谷也成為世界佛教的中心。

被稱為“黃袍佛國”的泰國佛教文化

泰國佛教分為法宗派和大宗派兩派。

法宗派是曼谷王朝拉瑪四世時期所創立的佛教宗派,僧侶多為王室貴族,所屬寺院較少但多為國寺,享受優厚的佈施。法宗派重視佛學教育,熱心弘揚上座部佛教文化,所以威望較高。法宗派教嚴格,要求手不持金銀財寶,不看、不聽歌舞,託缽必須雙手,行路必須赤足。任何細小的戒律也必須嚴守不違。

被稱為“黃袍佛國”的泰國佛教文化

大宗派是泰國早期的上座部佛教,僧侶以平民為主,在普通百姓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全國的寺廟大多屬於大宗派。大宗派持戒稍寬,行路允許穿鞋,身上可以帶金錢,早晨化緣左手持缽。此外,大宗派和法宗派在誦經的音韻、職責等方面也有所差異

被稱為“黃袍佛國”的泰國佛教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