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穗集」打造粘性:產品越用越好用、離開損失越大 | 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

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

打造粘性:產品越用越好用、離開損失越大

Boss直聘CEO趙鵬認為,做互聯網產品的核心指標只有兩個:NPS和存留。DAU、MAU、ARPU、短期日留存都沒那麼重要,因為短期留存更多的反映了活躍度;長期留存才是核心。不看日留存,要看月留存,甚至於看24個月留存。太多的現象級產品是曇花一現,如流星在夜空中劃過。做良性健康的產品,會有出人意料的長期收益。即使一個不起眼的產品,只要長期留存好,可能會有近乎無窮無盡的增長。

看看Pinterest,一個很

「麥穗集」打造粘性:產品越用越好用、離開損失越大 | 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

長一段時間不知名的小站,居然能在上線十年後還年年增長,永遠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再看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已經風光無限,而這十年的指數增長,怎麼看怎麼嚇人,比Pinterest的線性增長還要出人意表。紐約時報1983年報道,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Asked once what the greatest invention of all times was,Albert Einstein is said to have replied, ''compound interest.’’),就是這個意思。

「麥穗集」打造粘性:產品越用越好用、離開損失越大 | 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

做互聯網,做的就是長期,做得就是後勁。

最近有一大票媒體唱衰孫正義的軟銀願景基金,什麼『滑鐵盧』、『大敗局』,就是一個季度報虧了一些錢、Elliot Management的保羅辛格爾進來做了一下禿鷲,大家就激動不已,覺得孫正義的點金手失靈了。要我說,願景基金一期沒準一個字節跳動,就能回整筆fund,頂的上所有虧損;再加上『移動互聯網之芯』ARM、『印度支付寶』Paytm,都有可能打出本壘打。一個十年期的基金,現在就下判斷,尚為時過早。

那麼一個C端的產品,怎麼做長期,怎麼做後勁呢?其中一個重要的思路是『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把產品做得越用越好用,離開的時候損失越大。這裡面就要區分兩種feature了。

兩種產品功能

我們要區分兩種產品:一種是提升通過率、打興奮劑的,一種是『本分』的。舉個例子,對於一個異性交友App來說,簽到、活動、推送、一鍵登錄、短信召回,就屬於前者;而更精準的給到異性,就是後者。再舉個例子:給破冰一句話問答、教用戶怎麼撩妹這些產品,都是提升通過率;而如果匹配到了一個同行/朋友的朋友/同愛好/極為性感的異性,根本不需要做,just let nature do the work. 更長期來看,應該做『本分』,而不是做『通過率』。

我們看Pinterest的例子,明明知道做強制登錄會流失一部分新用戶,但是一定要保證用戶有賬號。註冊漏斗也堪稱『冗長』,不僅要填郵箱,還要填年齡、性別、愛好,還要引導創建第一個pin board(創意板)。

「麥穗集」打造粘性:產品越用越好用、離開損失越大 | 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麥穗集」打造粘性:產品越用越好用、離開損失越大 | 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
「麥穗集」打造粘性:產品越用越好用、離開損失越大 | 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

如果是一個只看通過率的產品經理,一定會想盡辦法簡化這幾步的。但是,Pinterest的產品經理也不傻,為什麼要弄這麼繁複的註冊登錄流程呢?就因為這句話:『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產品要做的越用越好用,越用離開的時候損失越大。

當用戶的賬號隨著時間(Vintage)變得無與倫比的好用的時候,產品就真正的昇華了,得到了長期的競爭力。

我做產品這幾年,見識了很多各式各樣的產品經理。最多見的是兩派:『割韭菜流』和『NPS融資流』。割韭菜流顧名思義,把新用戶當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上線第一天就開始變現,然後永遠在投放買量、變現、用戶流失、再買量、再變現、再流失裡循環。而後者,注重用戶的NPS(Net Promoter Score 淨推薦分),謹小慎微的先不變現,想方設法的抓用戶需求,做長期月留存。

看看這張圖:

「麥穗集」打造粘性:產品越用越好用、離開損失越大 | 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

一個買量強、留存稍差的產品,和一個買量中等,留存好的產品,用不了10個月,就勝負逆轉了。而真正有粘性的產品,幾乎不會消亡。更厲害的是NPS高的,居然會有『微笑曲線』,長期來看指數增長,越長越大。

當然,『割韭菜流』也不是不好,我見到了很多專業的韭菜選手(比如最近北京一大票做海外的喝水星座拼圖App),從產品上線第一天起就想好了怎麼能夠收割最大的利潤,然後在生命週期的中段開始managed decline,尋摸著打造下一個韭菜收割機。畢竟移動互聯網水大魚大,能撈一票已經是多數老闆的造化。

總結:互聯網公司如果真的有企業價值(Enterprise Value),一般都是產生在產品上線10年以後(彼得蒂爾說PayPal的90% DCF產生在IPO十年以後)。剩者為王,必須要以長遠眼光看問題。想要打造一個長期有粘性的產品,要少做短期『通過率產品』,多做長期『本分』產品。即使犧牲一點通過率,確保產品能夠有良性正循環,打造『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把產品做得越用越好用,離開的時候損失越大,才是王道。

「麥穗集」打造粘性:產品越用越好用、離開損失越大 | Accruing Benefits Mounting Loss

墨騰創投總部位於新加坡,在印尼、中國、阿聯酋均設有常駐團隊,並在東南亞、印度、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擁有強大的在地資源。墨騰長期關注海外高速發展市場,利用在地資源、執行經驗和團隊孵化自有、合資或合作項目,同時制定方案協助海外市場探索者和投資者決策與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