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孩子不被父母理解 | 透過孩子的眼睛讀對錯,那是什麼感覺?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經進行過一次大規模數據調查。調查對象是2萬名初中生及2萬名初中生家長,而分佈範圍則遍及北京、廣東等六省一市。

這次調查的數據顯示,超過八成的家長和孩子認為親子間不同程度地存在衝突,而50.39%的初中生認為,和父母溝通的最大困難是父母不能理解我[1]。

5成孩子不被父母理解 | 透過孩子的眼睛讀對錯,那是什麼感覺?

這是針對初中生的統計數據。相比他們而言,表達能力還未充分發展起來的更小的孩子們,恐怕不被父母理解的情況就更普遍了。

父母們常說,青春期的孩子難管。可我們是否想過,早在孩子們長大之前,就已經被我們誤解過很多次了?

你知道透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那是什麼感覺嗎?如果我們讀懂了孩子的心,很多時候對錯都是反過來的。

讓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幾個故事。

(一)

有位媽媽向我訴苦。她的孩子5歲了,很愛發脾氣。

她屢次耐心地講道理,"你要先說清楚想做什麼,媽媽願意滿足你的。為什麼一定要生氣呢?"然而,孩子依舊愛發脾氣。

媽媽氣極了的時候,就忍不住揍他。

我聽著她數落了很多孩子做得氣人的地方。其中一個是,他和哥哥們一起上樓,哥哥跑得太快了,他就發脾氣,哭著跑了。

媽媽是真的不明白,怎麼又多了個毛病,一生氣就跑了!

我能理解媽媽的擔心:生氣著跑掉,萬一遇到危險怎麼辦!可是,孩子的心有沒有人看到呢?

當孩子哭著轉身跑掉了,他的心裡在說些什麼?

"我心裡明明已經生氣了,可是媽媽說我不應該有,我要怎麼辦?這些明明存在的生氣要向哪裡發出來?"

5成孩子不被父母理解 | 透過孩子的眼睛讀對錯,那是什麼感覺?

生氣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天性就是向外的,要發洩出來的。

你看多少大人生氣了就摔盤子!吵架!甚至動手!

孩子呢?他並沒有選擇這樣具有傷害性的方式來對待媽媽,而是選擇了掉頭跑掉。這又是怎樣一種對媽媽的愛?

"我不知道我要跑到哪裡去。我心裡真的很氣憤,我的氣憤無處發洩,他們在身體裡叫囂著,推著我跑,可是,我又能跑到哪裡去?"

孩子在獨自承受著不被理解的孤獨,卻沒有要求媽媽,"你應該安慰我的情緒。"

當我們跟孩子產生矛盾的時候,更加包容對方的那一個,往往是孩子。

(二)

在某一期的《爸爸去哪兒》中,爸爸們比拼廚藝,孩子們用狗尾巴草投票。票數最少的爸爸將會受到懲罰。

投票結束了。向來做飯最好吃的張亮,這次得到的票數卻最少。

眼看著孩子們手裡的狗尾巴草一顆顆被送出去,卻沒有落到爸爸手裡,天天扭頭就往外走。

張亮連忙追出去。為了制止天天,他說,"你要是邁出那個門,我就是最後一名了啊。我如果得了最後一名就怪你。"

張亮以為天天是因為心裡受不了失敗,賭氣離開。這樣輸不起的行為,一定要制止。

卻不料,天天著急的說,"我,我只是想,自己拿一個狗尾巴草給你。"

5成孩子不被父母理解 | 透過孩子的眼睛讀對錯,那是什麼感覺?

我們總是以為孩子不懂事,不懂得遵守紀律,不懂得體諒他人,不懂得勝不驕敗不餒……

孩子或許考慮問題不夠周全,可是,他們最懂愛。我們看來不夠好的行為,可能只是因為,他想用自己的方式來愛你。

(三)

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又是一個很典型的親子矛盾的例子。

每當遇到父母諮詢這個問題,我都會告訴他們,孩子磨蹭拖拉,是因為壓力太大了

有的人不理解,"他的作業真的不難啊!"可是,如果寫作業這件事情對孩子真的如此簡單的話,他為什麼不趕緊寫完去玩呢,對不對?孩子又不傻。

孩子的壓力,有時候是來自作業本身,有時候卻來自於父母的批評和指責,或者其他。

面對壓力,孩子想要磨蹭拖拉,真是太正常不過。他只是想要愛自己,想讓自己離那個不舒服的感受遠一點,然後慢慢的積攢力量。

如果真的懂了這一點,我們就不會選擇去批評他,而是會選擇幫助他。

5成孩子不被父母理解 | 透過孩子的眼睛讀對錯,那是什麼感覺?

我的孩子最近也遇到了一個難題,他需要練習漢字的筆劃順序,而家裡的電腦上沒有手寫輸入。孩子很想寫得工整一些,可是他用鼠標寫又實在難以控制,常常寫著、寫著就生氣了。

這時候,我要怎麼做呢?教訓他不要亂髮脾氣?其實,他只是很想要寫好罷了。

我看著他發脾氣,一邊共情他,"用鼠標真的是太難寫了!"一邊自己拿起鼠標,卻也只寫出一個歪七扭八的字。

孩子看著我的字,他樂了,"就是啊,太難寫了!"然後,他又故意畫了幾個醜醜的字,好像一堆蚯蚓爬來爬去。

我們兩個一邊寫,一邊笑,這個字怎麼這麼怪啊?那個字怎麼都是點點點啊?

孩子只是需要一個渠道去看到——原來,媽媽也會寫得這麼醜,原來,寫得醜也沒有關係——他心中的挫敗感也就隨著笑聲慢慢散開了。

5成孩子不被父母理解 | 透過孩子的眼睛讀對錯,那是什麼感覺?

過了十分鐘,看他玩得差不多了,我說,"繼續寫吧,好不好?"

孩子收起笑,認真寫起來。這一次,他對自己的字表示滿意。

在我的眼裡,磨蹭拖拉只是一個行為,而不是一個品質。這個行為並不代表著孩子做錯了,相反,它代表孩子正在想方設法地緩解壓力,在愛護自己。

當看到孩子磨蹭拖拉時,如果我們能明白孩子的壓力所在,當然更好。如果不知道,那麼,我們能不能允許孩子用拖拉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壓力呢?至少,能不能不去批評他而給他增加壓力呢?

5成孩子不被父母理解 | 透過孩子的眼睛讀對錯,那是什麼感覺?

在家庭教育中,情比理重要。

讀懂了孩子的心,很多時候,對錯都是反過來的。

當我們用孩子眼睛去看世界的時候,他的那些頑劣行徑,那些屢教不改的地方,真的有錯得那麼嚴重嗎?

根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數據顯示,家長花了很多精力去督促孩子學習,而孩子最希望家長做的則是"鼓勵和肯定我",以及"讓我自己管自己"[2]。

孩子們都渴望被理解、被認可、被信任,而父母們有沒有看到孩子的這份渴望呢?

[1]. 中國教育新聞網,《初中生家庭教育十大誤區》,2016年4月7日

[2]. 樓曉悅,張敬培,《初中男孩遭遇教育困境》,中國教育報,2016年1月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