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水稻:水耙地在整地過程中的意義,有哪些質量要求呢

水稻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說它是在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它之所以怎麼重要,是因為我們的生活離開不了它,我們每天吃飯都離開不了,它的身影在我們的餐桌上也是隨處可見的。

種植水稻:水耙地在整地過程中的意義,有哪些質量要求呢

在國宴上,在家庭裡面,在街角的快餐店裡面都是可以看見的,而且它的營養成分也是非常的高,它蘊含的營養成分,可以補充我們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讓我們人體每天都充滿能力,還可以有效的調節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健康,而且它種植起來也是非常的簡單,種植成本也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產量也是比較高的,我們的生活對於水稻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進,所以水稻的種植也變得更加的重要起來了,要求產量要高,所以小編今天就和大家來說說水稻種植的水耙地,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種植水稻:水耙地在整地過程中的意義,有哪些質量要求呢

水耙地是稻田整地中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直接影響水稻生長的技術措施之一。

一、水耙地的作用

水耙地有以下四方面的重要作用:

1.通過水耙地,可使土壤細碎鬆軟,田面平整光滑,便於插秧作業,有利水稻生長髮育。

2.通過水耙地,能提高土壤肥力。這是由於:①水耙地能促進土壤還原,加速養分分解,把水稻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遲效性養分,轉化為能夠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性養分。②水耙地能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防止肥效流失。③在增施有機肥的情況下,水耙地可使肥土充分混合,起到全層施肥的作用,防止脫氮損失。

種植水稻:水耙地在整地過程中的意義,有哪些質量要求呢

3.通過水耙地能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特別是砂土地、旱改水地和其它沒有犁底層的漏水田,通過水耙地,使土壤顆粒變細,土壤空隙變小,可加速犁底層的形成,從而提高保水能力,減少滲漏損失,對水稻生育和節水抗旱均有積極作用。

4.通過水耙地,進一步淋洗鹽鹼。因為通過水耙攪漿,土壤顆粒變細,土壤鹽鹼可充分溶解於水,然後隨水下滲或排出,從而達到進一步淋洗鹽鹼的目的。

種植水稻:水耙地在整地過程中的意義,有哪些質量要求呢

由此可見,水耙地不僅有排除鹽鹼、提高土壤肥力、為水稻根系發育創造良好土壤環境的積極作用,而且也是抗旱節水的有效措施。生產實踐證明,凡是精細水耙的地塊,一般都是插秧後緩秧快,分櫱早,根系發達,生長旺盛。反之,凡是水耙粗糙的地塊,一般都緩秧不良,田面保水,容易發生黑根爛秧和潛葉蠅為害;田面落幹,又容易發生僵苗、縮苗,甚至死苗。這種情況,在大田生產中有很多鮮明的對比。

種植水稻:水耙地在整地過程中的意義,有哪些質量要求呢

二、對水耙地的質量要求

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要耙平。要求做到田面地平如鏡、高低差不超過2~3釐米、"寸水不露泥"的程度。

二要耙熟。就是反覆多耙,充分攪漿,把土壤耙成糊狀,藉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要求做到田面日滲水不超過1.5釐米。

三要耙透。就是要把耕層土壤全層耙成糊狀,不留生土,不窩坷垃。

四要排出鹹水。就是對鹽鹼較重的稻田,水耙攪漿以後,在壓平田面時,要把鹹水徹底排擠出去,然後灌入新水。因為鹽鹼較重的稻田,特別是新開墾稻田,水耙後的田面水,含鹽量都較高,留在田內會抑制水稻髮根,造成緩秧不良。但須注意,對水耙前施基肥的老稻田,不應排水。

種植水稻:水耙地在整地過程中的意義,有哪些質量要求呢

三、水耙方法

有以下兩種方法:

一是以農為單位,先用大、中型拖拉機水耙,沉漿後再用手扶拖拉機或畜力,逐田塊細耙找平。這是唐海縣從60年代開始使用的水耙方法。它的主要優點是,耙的深,耙的透,工效高,進度快,容易達到質量要求;主要缺點是,需水量較大,只能在水量充足或全農大水泡田的條件下采用。

種植水稻:水耙地在整地過程中的意義,有哪些質量要求呢

另一種方法是以每個田塊為單位,用手扶拖拉機或畜力水耙,隨耙隨用人工找平,然後用木板將田面壓平抹光。這是稻田不連片、規劃不規則和分散經營條件下普遍採用的水耙方法。它的主要優點是省水,有多少水,耙多少地,插多少秧,機動靈活,適合一家一戶分散經營。

種植水稻:水耙地在整地過程中的意義,有哪些質量要求呢

水稻種植的水耙地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了,謝謝大家的觀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科學的、有效的、高產的種植水稻吧!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歡迎在留言區評論出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