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思聰給成都一日料店打差評,分析KOC的優勢所在

導語:一條來自王思聰的點評截圖,被網友流傳於網絡。根據點評截圖可以看到,王思聰在成都一家日料店裡,消費15708元,消費之後給了總分1星的差評。隨後“王思聰給成都一日料店打差評”衝上微博熱搜。

從王思聰給成都一日料店打差評,分析KOC的優勢所在

王思聰給成都一日料店打差評

一條差評引發熱議。在圍觀吃瓜的過程中,我不禁想到了一個詞語——KOC。是“Key Opinion Consumer”的縮寫,指的是關鍵意見消費者。對應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 。KOC相對於KOL,更側重於消費者身份。也就是說,要自己消費過體驗過。然後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影響自己的朋友、粉絲,產生消費行為。

從王思聰給成都一日料店打差評,分析KOC的優勢所在

王思聰1分差評

本次是王思聰給王思聰給成都一日料店打差評,在網絡上傳播開來後,也許會打擊到這家店的影響力及業績。那麼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當初王思聰給的是五星好評呢?是不是可以影響到一些吃瓜群眾,跟風去體驗“王思聰吃過”、“王思聰滿意”的日料店?

從王思聰給成都一日料店打差評,分析KOC的優勢所在

王思聰點評日料店化身一位KOC

在這個過程中,王思聰其實就屬於一個KOC。雖然他只是一時興起發了個點評,不是有意為之。那麼類似王思聰這樣的KOC可以產生如此巨大的能量。那KOC的未來是不是會很光明?在這裡我不想把KOC和KOL拿來做過多的比較,更不會用踩一腳KOL的套路來反襯KOC是好是壞。只是就事論事。

從王思聰給成都一日料店打差評,分析KOC的優勢所在

從王思聰點評日料店分析koc長處

KOC這種形式,其實更加小眾化、垂直化。還是以王思聰為例。因為他身份地位的關係,他如果做一名KOC,可能主戰場的用戶群體分為兩種。一種是電競用戶群體,一種是高端消費用戶群體。這種小眾或垂直化的限制,決定了KOC可能僅適合私域電商運作。也就是能通過自己影響而帶動消費的群體,把他們通過KOC打造成一個池子。然後在這個池子裡做文章。

從王思聰給成都一日料店打差評,分析KOC的優勢所在

挖塘養魚理論適合koc

另外不是每個KOC都能有王思聰一樣的影響力,所以大多數KOC,可能都沒有特別多的粉絲。影響力有限。在流量分配上,KOL是頭部流量,而KOC只能算是腰部。腰部流量想要崛起,那麼在用戶運營上,就要比KOL更加精細。KOC帶貨,選品要更仔細,這是能否成功的基礎。消費體驗分享與互動,都要更接地氣。這樣才能通過不斷積累,培養自己的人設與用戶信任度。

KOL,尤其那些大V,總給人一種高冷的感覺。而KOC要想成功,可能需要降維。讓自己更接近用戶,甚至與用戶打成一片。這有利於獲取信任及增強用戶粘度。

從王思聰給成都一日料店打差評,分析KOC的優勢所在

建立信任與粘度是koc生存關鍵

其實KOC只是一種新的說法。但是KOC的套路早已存在。比如曾經風靡網絡的微商。就是通過打造小眾圈子來帶貨。2019年開始流行起了KOC的說法,雖然有炒冷飯之嫌,但是能再次炒起來,說明這種形式本身是有存在道理的。在實際的電商及社交媒體運作過程中,也許我們不必拘泥於傳統KOL一條路。王思聰點評日料店讓我們看到,KOC也不失為一種新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