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民國8年(1919年)5月,日本人中島等集資250萬日元,在桃源街一帶創辦鴨綠江製紙株式會社(今丹東造紙廠前身),為東北地區首家造紙廠。以木材為原料,生產包裝紙、宣紙、印刷紙、衛生紙等。年產量2000餘噸,佔東北地區第一位。民國6年(1917年),中國人韓麟紱等人出資興建六合成造紙有限公司(今丹東造紙廠南廠前身),以蘆葦、稻草為原料,生產川表紙、模造紙、海紙等。1936年9月,日本人大津浚與中國人孫培梓等人,合資辦起安東製紙株式會社(今鴨綠江造紙廠前身),主要生產捲菸紙。1939年,日本人井上信建起朝日造紙廠,生產薄頁紙和有光紙。1947年,安東第二次解放後,將四家造紙廠合併,成立安東造紙總廠(厂部設在今丹東造紙廠北廠)。1950年朝鮮戰爭期間,安東各造紙廠將其主要設備陸續遷往佳木斯、牡丹江、吉林、齊齊哈爾和開山屯等地。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期起,安東造紙業發展迅速,國家投資數百萬元改造更新設備,至1965年安東造紙廠年產規模達2.5萬噸,鴨綠江造紙廠年產規模達2萬噸。全市紙製品產量4.7萬噸,成為中國紙製行業的主要基地之一。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安東造紙廠當年使用的廠徽。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1964年1月22日《安東日報》報載:安東造紙廠七號抄紙機小組生產出的紙張是一流的。一九六一年,他們生產的十八克出口有光紙,在全國造紙行業十五個單位質量選拔賽中,評為全國優秀產品;一九六三年他們生產的二十五克有光紙,又被評為遼寧省優質產品。七號機生產組長王順才,在清除紙漿中的漿沫。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1963年7月10日《安東日報》報載:安東造紙廠第一造紙車間工人出身的黨支部書記盛連成(左一),原來是五號抄紙機的老工人,他又回到五號機和工人一起,研究提高質量和降低消耗的問題。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1964年6月21日《安東日報》報載:安東造紙廠工人在生產單面膠版印刷紙。單面膠版印刷紙已獲得優良產品證書。安東造紙廠一號抄紙機生產的一號單面膠版印刷紙,紙面光滑,收縮性小,不變形,不掉毛。可以印畫片,也可以用來做香菸盒,由於它質量好,受到了瀋陽、長春、營口等地用戶的歡迎。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1964年12月20日《安東日報》報載:安東造紙廠職工,鼓足幹勁,力爭上游,提前28天超額完成了全年國家計劃,與此同時,又積極做好1965年生產準備工作,迎接明年生產新高潮。

五號機生產的書寫紙提前51天全面完成了全年國家計劃。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1964年12月20日《安東日報》報載:七號機工人對自己生產的25克有光紙的質量,一絲不苟,發現問題隨時隨地研究解決,做到精益求精,月月季季完成各項指標,一直保持了先進機臺的光榮稱號。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1964年12月20日《安東日報》報載:圖為六號機的廠房和設備大檢修結束後,又投入了生產,並提前27天完成了年度生產計劃。

鴨綠江新聞紙

1963年3月23日《安東日報》報載:鴨綠江造紙廠的前身為1936年中日合辦“安東造紙廠”。1950年改名為遼東造紙廠,後又改為鴨綠江造紙廠。1956年,國家為該廠投資550餘萬元,增加設備。1957年2月開始試製新聞紙,當年投入生產,並納入國家計劃,成為定型產品,並被評為國家上游產品。因質量優良,日後銷往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的45家新聞單位,是《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紅旗》雜誌等全國重點新聞部門常年專用產品。新聞紙原料主要為白松和楊木為原料,採用礆磨工藝技術和單鏈式磨木機,經加工製成礆磨機漿後,再配入少量化學漿,抄造而成。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鴨綠江造紙廠當年使用的廠徽。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班組競賽搞的好,產量質量雙提高。鴨綠江造紙廠,繼1、2月份後,3月份上半月又全面超額完成國家計劃,其中二號機甲班,由於深入開展“五好”和班組競賽,使卷簡新聞紙的質量,較以前有顯著的提高。潔白的新聞紙,穩定而迅速地從二號機中生產出來。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1963年5月11日《安東日報》報載:由於二號機生產穩定,使捲筒率相應提高。這是工人把新聞紙捲成筒,以便外運。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1963年3月23日《安東日報》報載:鴨綠江造紙廠深入開展增產節約運動,今年第一季度全面完成生產計劃,其中合格率、單位耗漿量兩項指標,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圖為抄紙車間工人正在生產新聞紙。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1964年12月19日《安東日報》報載:鴨綠江造紙廠用新聞紙的下腳料生產牛皮紙做到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圖為工人在切紙的情景。

上世紀(現丹東)安東紙業

​1964年4月9日《安東日報》報載:鴨綠江造紙廠以革命精神進行文明生產,車間內外煥然一新,這是抄紙車間一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