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城區以新發展理念打造“綠色新鋼城”

“在南湖公園,在顏莊橋邊,清澈的河水輕吻著河岸,一群群野鴨時而鑽入水中覓食,時而交頸嬉戲,好一派波光鱗鱗、水天一色、山水相依的秀麗景色。南湖公園、葫蘆山水庫等水域,已成為市民重要的休閒娛樂場所。我們盼望自己的家鄉能和江南水鄉一樣美麗,成為齊魯大地上一處新的旅遊勝地。”這是2009年5月,鋼城區艾山一中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在汶河進行歷時兩個多月的實地走訪後,寫給區環保局領導的一封信。信中對全區景觀建設和水文化打造提出了建議。

如今10年過去了,孩子們當年的願望大部分已經變為現實。“鋼城區生態環境的變化太大了,”2月15日清早,在大汶河國家溼地公園裡散步的萊鋼集團退休職工吳修建深有感觸地說,“很明顯的一個變化是,來這裡‘歇腳’的候鳥種類越來越多了。”

聚焦綠色發展

生態質量日趨優化

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作為以鋼鐵為主導產業的鋼城區,生態承載能力極為有限,順應群眾期待改善生態環境的壓力與日俱增。

把生態文明融入發展全過程,讓鋼城大地山更綠、天更藍、水更清,成為全區幹部群眾的共同追求。去年,該區持續推進“綠水青山建設年”活動,編制“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先後改造露天砂石礦山9處,關閉退出11處,盤活閒置低效用地570畝,礦山地質環境、“大棚房”問題清理和潘西煤礦區域環境整治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加快改善空氣質量,是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全區持續鐵腕治理大氣汙染,新增氣代煤用戶446戶、清潔取暖2500戶,關停取締“散亂汙”企業92家,全區二氧化硫、PM2.5平均濃度分別改善26.7%、15.3%,藍天白雲天數達到318天,增加42天,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另外,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加密巡河頻次,開展清河行動“回頭看”和“清四亂”行動,整改問題43項。推進喬店水庫水源地綜合整治,拆除周邊飯店13家,建成5個村汙水處理設施。金水河水庫成功蓄水,牟汶河(顏莊段)生態修復工程加快推進,寨子橋上游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建成,全區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水體環境也明顯改善。通過持續補齊拉長生態“短板”,“綠滿城鄉·美麗鋼城”正逐漸呈現在全區人民面前,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去年,全區創建1個省森林鄉鎮、2個省級森林村、22個市級綠化模範村。

鋼城區以新發展理念打造“綠色新鋼城”

鋼城區大汶河溼地公園

抓住區劃調整機遇

打造高品質生態新城

鋼城的城市建設起步晚、起點低、欠賬多,原先過度依賴萊蕪主城區,公共服務設施投入不足,部分功能缺失。“要抓住區劃調整的機遇,以打造‘產城融合、功能完善、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為目標,全面加快城市化進程。”區委副書記、區長曹殿軍表示。

規劃事關城市的未來命運。在新鋼城建設中,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省會特色,從全局高度科學系統謀劃,通盤整體考慮,合理定位城市功能。深化多規合一,抓好建築形態、綠地景觀、特色街區、地下空間利用規劃設計。

如今,在鋼城區,綠色發展已經開始從理念層面向行為層面加快轉化。按照“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的思路,匯聚全區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實施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城市公園檔次,讓市民推門望綠、移步入園,真正讓城市大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

經過持續建設,鋼城生態環境面貌總體呈現好轉態勢,但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瓶頸”。為此,全區將以更大力度治霾,抓好工業汙染、城市揚塵、“散亂汙”企業等重點領域治理,完成工業汙染治理項目4個,穩妥實施一批“煤改電”“煤改氣”等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加快山水林田湖草、顏莊溼地生態修復、辛莊河生態流域治理、霞峰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確保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抓好礦山綜合整治和造林綠化,完成礦山修復5處,新增造林8000畝。

“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環保,不辜負鋼城這片山水,不辜負全區人民的期盼。”曹殿軍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