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將相錄:有勇無謀忠劉封,不善權變致身死

善於權變,是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之一。所謂“權變”,就是見機行事,這好像是一個貶義詞:善變,沒有原則,牆頭草,與“忠誠”相對。但竊以為“權變”不等於善變,更不是牆頭草,而是根據具體形勢,採取相應的策略而已。“忠誠”是一個道德標準,而“權變”只是一個手段。辯證地看,“忠誠”是戰略,“權變”是戰術;戰術服從於戰略。

國人又說“過猶不及”,取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行得正,走得直,雖有瑕疵,亦於大節無虧。人無完人,凡是封了聖的,扒開了看,其內裡都有不堪。這就是現今所說的“理智”。這在職場來說,亦是如此。一味地忠誠,埋頭幹活兒,絲毫不考慮大環境的變化,往往會導致對自身極其不利的後果。

三國時蜀國大將劉封,就遇上了這種情況,結果被逼自殺。

三國將相錄:有勇無謀忠劉封,不善權變致身死

劉封本不姓劉,姓寇,其母家姓劉,蜀先主劉備到荊州後,沒有兒子,將他收為螟蛉義子,改姓為劉。《三國志·蜀書》說:

劉封者,本羅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也。先主至荊州,以未有繼嗣,養封為子。

劉備起於微末。雖有一個“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的名頭,但在漢末,家境卻敗落得差不多了,“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手工藝人、走鬼小販劉備到荊州投靠同宗劉表時,已經四十來歲,還沒有兒子,現今的單身男士是不是猶可自慰?因此,要說劉備對收養的這個義子劉封沒有感情,應該是不符合事實的。但再深的感情,在涉及重大利益時,也不影響他後面逼死劉封。

劉封無疑是一員猛將。劉備入蜀,進攻劉璋,奪取益州時,他毫無保留,是立了戰功的。《三國志·蜀書》記載:

及先主入蜀,自葭萌還攻劉璋,時封年二十有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西上,所在戰克。

二十來歲,自己有兵馬、有武藝且氣力不小的劉封,將所有人馬全部給了諸葛亮指揮,跟隨他和張飛一起,沿長江逆流而上,從葭萌關(今四川廣元)進攻益州(今成都),為建立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按理,身為劉備義子,劉封雖說不敢有繼嗣之心,但如果慮事周全,處理得當,用現在的話來講,政治上站高位,一世富貴想來是不會有失的。但劉封的確談不上有多高的情商,辦起事情來也並不怎麼顧全大局。

三國將相錄:有勇無謀忠劉封,不善權變致身死

劉璋部將孟達跟隨劉備。成都平定,孟達領兵從秭歸(今湖北湖北宜昌秭歸)北進房陵(今湖北十堰房縣),佔領房陵後,孟達受命進攻上庸(今湖北十堰竹山),劉備擔心孟達獨自一人不能勝任,命令劉封從漢中沿沔水(今漢江)順流而下,統率孟達的軍隊,平定上庸。劉封升遷為副軍將軍,為主將,孟達為副將,統率上述佔領地區。

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進攻樊城、襄陽(今湖北襄陽),蜀國北伐,爭奪天下,命令劉封、孟達率軍相助。劉封政治上的幼稚此時表現了出來:他居然以上庸地區剛剛佔領,形勢尚不穩定為由,拒絕了關羽要求相助的命令。

《三國志·蜀書》曰: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今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

劉備以漢室之後為號召,“中興漢室”為旗號,志向當然不僅僅是小富即安,佔據一個小小的益州就滿足的了,否則他何以號令天下,佔據道德高地,服贗眾多謀士大將?且其時情勢也不允許他偏安益州,他不北伐,魏吳稍安,也將南攻益州。中國人的統一思想深入骨髓。歷代帝王,如果只是偏安一隅,不足以稱帝,終將被滅的。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同為漢室後裔,都概莫能外,何況起於微末的劉備?不這樣幹,人心就會散了,隊伍就會不好帶了。

三國將相錄:有勇無謀忠劉封,不善權變致身死

北伐是劉備集團既定國策,也是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的前提條件,當然就是其時劉封所屬政治集體的最高綱領。劉封身為劉備的義子,劉備集團獨擋一面的高級將領,居然沒有領會團隊的這個最高綱領。“會羽覆敗,先主恨之”也就理所當然了。

還不止如此,作為團隊在外的地方大員,聚攏人心,團結隊伍,使部下萬眾一心,共圖大業,本屬份內之事。但劉封居然跟副手孟達鬧起了不和,導致孟達叛逃。

《三國志·蜀書》是這樣記載的:

又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鼓吹。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

不論是非,就談領導能力,劉封也是有所欠缺的。孟達為劉璋舊部,劉封是劉備義子,身份不同。違抗關羽命令,劉封尚有將責任推給孟達一說,孟達則無可推卸,更受猜忌,因此,孟達應該更害怕。在這樣的關頭,劉封不僅沒有安撫孟達,反而想奪去孟達應受到的儀仗待遇。地方大員,為洩一己之忿而如斯,不能不質疑他的能力。

三國將相錄:有勇無謀忠劉封,不善權變致身死

事情到了這一步,劉封應該思考下自己的人生了,但他沒有。孟達叛逃前,給劉備上奏,其言語自然不會說劉封的好。但劉封沒有好好想想自己的後路,孟達叛逃後,寫信給劉封,挑撥招降劉封也好,念那麼一點舊情勸諭也好,理智的人,總會不以其人廢其言,看看其中有利自己之處。據《三國志·蜀書》孟達是這樣說的:

古人有言:“疏不間親,新不加舊”

……夫智貴免禍,明尚夙達,僕揆漢中王慮定於內,疑生於外矣;慮定則心固,疑生則心懼,亂禍之興作,未曾不由廢立之間也。私怨人情,不能不見。恐左右必有以間於漢中王矣。……今足下勉之,無使狐突閉門不出。

姑且不論孟達動機如何,僅以此段分析而言,簡直完美說中了劉封的尷尬處境:劉備有了親生兒子劉禪,自然不會封他為世子。但他頂著劉備義子的名份,有軍功,有歷練,要奪世子之位,也有可能,就算他沒有野心,劉備也不免懷疑;就算劉備不懷疑,劉備的左右謀士、大將、隨從、家人,也難保不這樣想。

三國將相錄:有勇無謀忠劉封,不善權變致身死

後來果然給孟達說中了。劉封在部下叛逃,丟了所守之地後,回了成都。劉備責怪他欺侮孟達,致使團隊星散,丟城失地;又責備他不救關羽,壞了大局。諸葛亮考慮到劉封勇猛,劉備之後劉禪繼位的話,恐怕難以制衡,勸劉備借這個機會殺了他。劉備下令劉封自殺。劉封這時才後悔莫及,嘆道:後悔沒有聽孟達的話啊。

《三國志·蜀書》記載:

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孟達和劉封頗有共同之處。都有軍功,但都處尷尬之境。孟達為劉璋舊部,不是劉備集團的“自己人”;劉封是劉備集團自己人,有劉備義子之名,但又不是劉備家庭的自己人,義子之名有奪嫡之嫌,不是劉家自己人又絕無立嫡可能。抗命之後,都有被殺之虞。但孟達無疑“智貴免禍”,自己逃了,劉封卻沒有孟達高明,招致身死。所以陳壽說他:

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

曾有人說劉封不聽關羽之令,致孟達叛蜀,丟了上庸,已是死罪,有無劉備義子之名都不重要了。竊以為並非如此。上述諸罪固然是死罪,但在孟達叛逃,劉封又是劉備義子的背景下,為攏絡人心,劉備、諸葛亮是有不殺的理由的。從陳壽的記載看,劉備對劉封未嘗沒有感情:劉封死後,劉備“為之流涕”。劉備素以“仁”治天下,殺子——哪怕是義子——如無正當理由,也不是那麼容易下手的。劉封雖統帥孟達,其部卻多為孟達舊部,不救關羽可推卸責任給孟達,“侵陵達”、“尋奪達鼓吹”、降將叛逃致丟上庸

也有正當理由了,反正孟達逃了,劉封怎麼說,孟達也無法自辯。劉備、諸葛亮是信叛逃的孟達多一點,還是聽回來忠心事主的劉封多一點,不言自明。事實上,劉封可能也自辯了。

但劉備義子之名,卻會成劉封丟命的原因。“奪嫡”之憂是其時雖不宜宣之於口卻彼此心領神會無比認同的理由。與其留一個後患給親兒子劉禪,不如借這個時機為親兒子清理隱患。諸葛亮也是用這個理由說服的劉備。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