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告訴你真相:為什麼你無法擁有幸福的婚姻


蔡康永告訴你真相:為什麼你無法擁有幸福的婚姻


奇葩說第六季有一期的話題是#你是否介意你的伴侶有soulmate#,蔡康永老師在導師發言環節說過這麼一句話:考試的滿分是100分,但婚姻的滿分其實是60分!

話音剛落,臺下的觀眾雷響起鳴般的掌聲,更有人不停的點頭。

這句話道出了幾個婚姻的真相:

1.婚姻需要距離

承認距離的存在,也就承認了婚姻裡的兩個人作為個體的獨立性。

我們存在於這個社會上,有著多重身份:父母、子女、丈夫、妻子,在這些身份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是自己。

一對夫妻他首先是獨立的個人,然後才組合成了一個家庭。

奇葩說節目現場,薛兆豐老師也從經濟學角度佐證了親密關係的真諦: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你跟一個人談戀愛不是擁有他,你跟一個人結婚不是買下他,你愛的那個人他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可以隨心所欲做他喜歡的事,這樣的那個人才是最真實最可愛的!相反,你越控制就越失去,到最後兩人都會受到傷害。

前段時間,在真人秀節目《新生日記》裡,主持人李艾自曝和老公結婚以來一直分床睡,引起了現場其他幾位嘉賓的熱烈討論,李艾卻覺得“挺好的”。

事後,李艾還在微博上詳細列舉了7條關於夫妻分房睡的好處,把傳統的親密關係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呈現了出來。

其實,早在幾年前,劉若英在《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一書中,描繪過她和老公鍾先生婚後的生活狀態:

兩個人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個人一起回家,進家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兩個人都有各自獨立的臥室和書房,共用廚房和餐廳。

事實證明,無論是李艾還是劉若英,並沒有因為和老公的“距離”而產生隔膜,相反,因為獨立而擁有了更高質量的婚姻關係。

知乎上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兩個人過分親密沒有適當的距離,結婚帶來的新鮮感就會逐漸消退,最終轉為平淡,成了透明的空氣,如果不仔細感受,甚至都察覺不到。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進入婚姻生活很久的人會感嘆:夫妻關係到最後會越來越寡淡。

這讓我想起了朋友葉子,葉子和老公是高中同學,也是各自的初戀。自從談戀愛開始,葉子就愛粘著他男朋友,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新鮮感,兩人得到了巨大的滿足。

上了大學之後,一人在城東一人在城西,每天都煲電話粥,週末也一起度過,羨煞了一幫同學。

大學畢業之後,兩人順理成章的走進了婚姻。

談戀愛的時候只用在乎對方,結婚之後面對的卻是兩個家庭與柴米油鹽,卿卿我我你儂我儂的相處模式在結婚後顯然不適應。

曾經的可愛變成了對方眼裡的不懂事,曾經的寬厚變成了對方眼裡的無能。

兩人開始爭吵,而後冷戰,誰都覺得是對方變了,誰都不願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兩個人就這樣僵持著,離婚又心有不甘,畢竟從校服走到婚紗不容易,在一起又不能重回昨日,慢慢的,婚姻裡的溫情越來越少。

這種“藤纏樹,樹戀藤”的愛情,難免令伴侶間感到牽絆過緊、神疲心累、日久生厭,甚至讓人生出“逃離圍城、心有不甘”的念頭。

夫妻相處要懂得給彼此留一點空間,含蓄而又適度距離才更有持久、新鮮的韻味,也才能走得更長久。

周國平說,要想使婚姻長久,總的原則就是親密而又距離,開放而又節制。最好的狀態是雙方都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對方的自由,同時又都以珍惜之心不濫用自己的自由。

伴侶間的“距離美學”應該像詩人舒婷所暢想的那樣,相愛的男女如同橡樹和木棉,大家站在各自的天空裡互相欣賞、互相愛慕,但在泥土裡,他們的根鬚卻是緊緊相纏的。

蔡康永告訴你真相:為什麼你無法擁有幸福的婚姻


2.婚姻不是完美的

美國作家米歇爾·裡奇曼寫過一本書《完美婚姻》 ,用懸疑小說的形式揭示了完美婚姻背後的深淵。

傑克和愛麗絲在新婚之日收到一份神秘禮物,來自契約組織的邀請——一個可以確保婚姻永遠美滿的組織。

加入組織,他們不需任何付出,只是參加一些定期聚會,遵循一些日常規則,僅此而已,對美滿婚姻的期待讓他們欣然應邀。

在第一次聚會上,傑克遇見了老同學喬安妮,對於他們的加入喬安妮並不像其他人表現出來的那麼熱情和開心,她的眼中滿是恐懼,仿若驚弓之鳥。

喬安妮的示警讓傑克惴惴不安,接下來的事情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怪異,妻子遭遇了組織的第一次傳喚,他們的一舉一動對方都瞭如指掌,好像無形中家裡多了第三雙眼睛。

家庭生活已然變了樣子,曾經的放鬆和親密蕩然無存,相互的關心也好像變成了例行公事,生怕一不留神就會踏錯。

他們想要退出,可是從未有人活著退出組織,他們如履薄冰,卻依然危機重重。

夫妻之間的信任開始土崩瓦解,他們成了別人砧板上的魚肉,對自己的人生漸漸失去了掌控。

劇情看得觸目驚心,幸好作者給了一個發人深省的結局:在命運選擇權重新回到主人公手中的時候,傑克和愛麗絲堅定地選擇脫離這個組織,重新回到自己的自由世界。

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親密關係,對完美婚姻的迷戀會把兩個人都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很多人對婚姻有完美情結,認為自己與伴侶吵了一次架、發生了一點分歧婚姻就不幸福了。

有記者採訪家庭治療的開山鼻祖薩爾瓦多·米紐慶,問他什麼樣的婚姻是幸福的婚姻,他回答說,幸福的婚姻並不是兩人從不爭吵的完美關係模式,而是爭吵或是傷害發生之後,有自我修復能力的婚姻模式。

美國的一位婚姻問題專家曾經寫了一本書——《幸福婚姻法則》,為了提高這本書的發行量,他決定聘請一對極具有代表性的夫妻,作為該書的代言人。

最終102歲的丈夫蘭迪斯和101歲的妻子格溫被選出,因為在離婚率逐漸上升的美國,他們的婚姻維持了78年,非常有說服力。

如果你因此覺得蘭迪斯和格溫的婚姻一定是完美婚姻的典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對他們進行採訪的時候,這對夫婦說了一句至今很火的話——在這個世界上,即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之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

家庭既然是難言之隱的避難所,那婚姻就應該具有藏汙納垢的能力,不苛求完美,只願相處舒適。

舒適才是幸福婚姻的最高配置。


蔡康永告訴你真相:為什麼你無法擁有幸福的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