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湖 報復性的呼吸


在東湖 報復性的呼吸

回到武漢的第十天,我去了趟東湖。

在東湖 報復性的呼吸

人總是喜歡和嚮往自由的,呼吸也是。

在東湖 報復性的呼吸

排排站的共享單車

從一棵樹入園,測體溫,掃綠碼,向看門的大爺點頭問好,流程結束。

蟄伏了很久的東湖,終於還是忍不住來個春滿花開。曾經,屈原澤畔行吟,劉備磨山設壇祭天,李白放鷹臺行詩…想想這都不是我能做的,還是踱步前行更實際一些。

疫情過後,好像人也變得更加務實。

在東湖 報復性的呼吸

開在湖邊的花

終於摘掉了口罩。

自由這個詞,可以延伸到各個層面,身體、思想、靈魂甚至是呼吸。

戰國以前的奴隸,我想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身體被限制了,但思想和呼吸都比往常更向往自由?

沿湖而行,偶爾會看到騎著自行車飛馳而過的人,彼此間隔開距離,這時候距離產生的不僅是美,也許更是自我保護和健康,值得提倡。

當然,對於已經摘掉口罩的我來說,如果其他人距離我三米以內我絕對會第一時間把口罩重新戴起來。想想我也是比較慫的一個人罷了。

在東湖 報復性的呼吸

在東湖 報復性的呼吸

樹冠成傘,花團成簇,有一瞬間我覺得武漢從來沒有過疫情一樣。

三兩成群(彼此間隔安全距離)朋友相聚,吃食、酒水、拍照神器,一坐就是一天。我想他們可能跟我想的一樣,在能盡情放縱的情況下,躲在新鮮的空氣下貪婪的多吸幾口,畢竟離開這裡,你不戴口罩,門衛大爺可能就已經在教育你的路上了。

在東湖 報復性的呼吸

每逢週末這裡都是人們和自然對話的最好的場所,人也少不了。當然,這是以前的場景。

現在更多的是人們的錯峰出行,武漢人心裡有一個計時器,什麼時候出門什麼時候人多,什麼時候要錯開,都門清。畢竟疫情之下,這是一項加分的生活和保命技能。

情侶之間也不如以往的親密,也正好讓很多單身男女青年們不那麼尷尬。畢竟沒有一條狗的死,情侶是無辜的。

小孩子們過的倒是很快樂,畢竟疫情他們並沒有那麼深的概念,最多的信息可能就是爸爸媽媽告訴他:你最近不能出去玩哦,外面很危險你會生病。但是到底有多危險呢?可能就像,走在路上不小心摔倒在地上那樣的吧。

他們能笑能跳,能在地上撒潑打滾。最多就是換來一頓責罵,但是也不妨礙他們下次還這樣繼續。

在東湖 報復性的呼吸

其實成年人帶孩子出門,很多情況是自己想要出門。

畢竟每天除了工作生活帶孩子,擠佔了自己百分之90的時間。沒有什麼人是真正的能夠接受被佔有時間,除非他是真的喜歡,那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你會不發現,給孩子玩的電動車是爸爸在玩,給孩子玩的小玩具,泡泡水,是媽媽在玩。

說到底,沾的還是孩子的光,不帶出來玩,又怎麼能光明正大玩他的禮物呢?


在東湖 報復性的呼吸

生活還是要繼續,就像你摘掉口罩大口呼吸完,毅然還要戴上它回到正常的防疫生活中去。

但是能有這個機會暢快的呼吸,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