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店鎮常睦橋社區的龍源路,曾被譽為“嘉興郊區第一路”

位於王店鎮常睦橋社區的龍源路,曾被譽為“嘉興郊區第一路”。

常睦橋集鎮位於王店鎮西部,新中國成立時,這裡僅有六戶居民。1957年,建設鄉政府遷至此地,橋北有供銷社開設的商店及公社衛生院、小學等,但只有一條簡易的泥路。直到上世紀80年代,橋南開始有繭站、食品公司等單位,道路也開始延伸。

王店鎮常睦橋社區的龍源路,曾被譽為“嘉興郊區第一路”

1

1986年,鄉政府決定將狹窄的泥路拓寬,取名和睦路。當時,我已經在文化站工作,丈量路基的時候,鄉黨委書記顧萬金要我幫忙。

我問他路面需要多寬,顧書記告訴我是15米,我聽了覺得好笑:“要這樣寬的路幹啥?又沒有汽車,騎自行車5米就夠了。”

顧書記笑笑說:“要致富,先築路,5米哪裡夠?”

寬敞的和睦路築好後,大家都感到十分便利。

就在這一年,鄉政府在橋南開闢了一條東西向的機耕路,東邊可通達洪合至硤石的公路。是年9月,至嘉興的客運班車開通,但由於是泥路,晴天一路灰,雨天一路泥,如逢下大雨,公交車就不能通行,群眾怨聲載道。後來雖然鋪成了碎石路面,但總歸不是很理想。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設鄉的農民借濮院和洪合兩大羊毛衫市場的發展,生意越做越紅火,進貨出貨的各種車輛在機耕路上來回穿梭。

王店鎮常睦橋社區的龍源路,曾被譽為“嘉興郊區第一路”

2

1995年,鄉政府規劃將這條機耕路擴建為有一定規模的銀河路,但由於財政資金緊張,遲遲不能開工。

1998年,鄉鎮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建設鄉的集體企業大部分轉製為股份制企業,企業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年8月,建設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公益事業大家辦”的新思路,積極鼓勵鄉鎮企業及個私企業參與公益事業建設。

在修築銀河路的問題上,鄉政府公開承諾,哪家企業投資築路,政府就把路名和橋名的冠名權出讓給誰。

這個全新的思路得到了企業主的熱烈響應,嘉興龍源絹麻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沈聖龍當即表示,由他個人捐資150萬元,資助家鄉進行道路建設。

在沈聖龍的影響和帶動下,嘉興市民政膠木粉廠、福達建築集團公司及建設磚瓦廠等一批股份制企業的廠長、經理紛紛以個人名義捐款,人均捐資均在10萬元以上,鄉機關幹部和個私經營戶也紛紛解囊。由於社會各方力量的匯聚,共籌集到企業和個人捐資242萬元,公路建設資金終於有了著落。

政府遵守承諾,出資150萬元的龍源公司獲得路名權,銀河路隨即更名為“龍源路”。

四座橋樑分別被四家企業冠名,分別為聖龍橋、福達橋、嘉民橋和德明橋。是年11月,全長1600米,寬30米的龍源路動工興建,時任建設鄉黨委書記的杜世榮特地關照文化站,要把龍源路從原始面貌、動工修築到竣工通車等階段,分別用照片拍下來,作為道路建設的歷史見證。

王店鎮常睦橋社區的龍源路,曾被譽為“嘉興郊區第一路”

3

1999年9月,總投資640萬元的龍源路建成通車,為瀝青路面,兩旁有綠化帶、非機動車道及由彩磚鋪成的人行道。

龍源路通車時,正逢新中國成立五十週年,建設鄉黨委、政府決定,舉辦通車儀式暨建設鄉第九屆“銀河之波”群眾文化節文藝行街慶祝活動。

文化站組織了銅管樂隊、小學生鼓號隊、舞龍隊、大頭娃娃隊、彩旗隊、鮮花隊等多支表演隊伍,有近500人參加。

9月28日,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行進在寬暢的龍源大道上,路兩旁擠滿了觀看的群眾,盛況空前。大家紛紛讚揚這是一條為民辦實事的“致富路”,新聞媒體也將龍源路譽為“嘉興郊區第一路”。這個稱呼,指的是社會力量投資築路為全郊區第一,龍源路的長度和寬度也是全郊區第一。

現在的龍源路,是集鎮的主要商業街,商店林立。

隨著交通事業的不斷髮展,龍源路又向西延伸至先鋒一號橋,和桐鄉的鄉鎮公路相接,全長達11公里。為了預防交通事故,王店鎮政府對道路進行了多次修繕,並在和睦路及嘉民路等路口安裝了紅綠燈,主要路段還安裝了隔離帶,使得龍源路更加通暢、安全了。


--END

文/梅曉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