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生豬生產,“十二條措施”穩了民心

恢復生豬生產,“十二條措施”穩了民心
恢復生豬生產,“十二條措施”穩了民心
恢復生豬生產,“十二條措施”穩了民心

“全縣要下大力氣加快穩定和恢復生豬生產,提高豬肉市場供應保障能力,堅決完成恢復生豬生產目標任務!”近日,四川旺蒼縣2020年生豬穩產保供專題會議召開,《旺蒼縣促進生豬生產十二條措施》12條“乾貨”新鮮出爐,分別從穩定豬源、 配套政策、項目建設、市場供應、疫情防控等方面為全縣生豬穩產保供奠定了基礎。

以村為單位,搞好仔豬、能繁母豬需求調查,建立供需臺賬,做到存欄數、市場需求數“兩清”;嚴格執行本地仔豬首先滿足當地填槽補欄需求的政策規定,採取鄉與鄉調劑、與本地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對接等方式解決仔豬缺口;鼓勵生豬養殖企業“點對點”從縣外調入仔豬,在嚴格落實非洲豬瘟檢測措施後,進行分銷或轉場飼養,想盡辦法解決仔豬來源不足的問題。

為促進生豬生產,旺蒼拿出“真金白銀”,對2020年新增能繁母豬按照300元/頭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開展養殖場(戶)信用和畜禽活體質押貸款金融服務,對年出欄500頭及以上的養殖場,按照2%的年利率給予進項貼息,單個養殖場一次性貼息總額不超過5萬元。落實好最新生豬政策性保險政策,育肥豬保險金額提高到800元/頭、能繁母豬保險金額提高到1500元/頭。

支持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對接貧困村,充分利用整合資金、小額扶貧信貸、產業扶持基金、村集體經濟發展等項目資金,採取“企業帶動、村集體參與、貧困戶入股、財政補助、集中代養”等模式,在貧困村建設一批千頭生豬規模養殖場,確保有條件、有意願的每個貧困群眾實現年出欄生豬2頭以上。

成立以縣委書記為指揮長的旺蒼縣非洲豬瘟防控與恢復生豬生產指揮部,統一指揮調度全縣非洲豬瘟防控與生豬復產工作;明確重點項目掛聯責任,加速推進新希望六合、華西特驅等重點生豬養殖項目落地開工,同時開展非洲豬瘟無疫小區、生豬品種改良中心建設。今年以來,全縣生豬規模養殖場已建成投產15個,在建27個,正在選址8個,農戶累計填槽補欄15萬頭。

分解2020年全縣出欄生豬60萬頭、新增能繁母豬1.15萬頭、新改擴建設生豬規模場50個等目標任務;堅持生豬穩產保供按月調度制度,深入持續開展“三落實兩整治”專項行動,開展聯合執法檢查300餘次,大力整治生豬非法調運、整治豬肉產品營銷行為;同時投放冷凍儲存豬肉100噸,有力保障了市場供應。

強化疫情傳播的重要關口、重點環節的監管,嚴把生豬調運監管關,嚴格落實清洗消毒,車輛、人員進出管理等綜合防控措施;嚴格落實屠宰管理要求,堅決防止病死豬和未經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生豬進入屠宰場;嚴把病死豬的檢查撲殺關,一旦發生生豬不明原因大量死亡的情況,必須第一時間開展疫情檢測認定,啟動疫情處置,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為旺蒼生豬保供‘量身打造’的12條具體政策舉措,每一條都是十足的‘高含金量’!”旺蒼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全縣將迎接脫貧攻堅國家普查,一定保證讓每一位普通群眾吃得起豬肉,吃得到豬肉!(代蕊)

END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編:唐霓

編審:易新林

監審:楊金敏

恢復生豬生產,“十二條措施”穩了民心

關注旺蒼髮布

恢復生豬生產,“十二條措施”穩了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