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而努力,知道這三點就夠了

“要不要去閱覽室?”

從起床到現在這個問題就一直揮之不去的盤旋在腦海中。

不去了,昨天怪忙的,今天剛好休息日,放鬆放鬆一下不好嗎?

可是,你今天要完成的事情怎麼辦?雖然不怎麼緊迫可以推遲,但是生活瑣事以後會越來越多的。

去?不情願,不去?好像也無關緊要。

當我還在猶豫不決,並打算對此不了了之時,打開朋友圈,一張閱覽室的全景圖剛好落入眼簾,真的是座無虛席。瞬間,這讓我想起了凌晨四點半的哈佛大學圖書館場景,同樣也座無虛席。

你為什麼而努力,知道這三點就夠了

不得不讓人自愧不如。

當你還在為要不要努力而掙扎時,那些比你還優秀的人,已經在快馬加鞭了。

1,努力,才能克服焦慮

有一句醍醐灌頂的話是這樣說的:“一切的焦慮,都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引起的”

對此深信不疑。

常常聽舍友小劉滿腹牢騷的抱怨事情好多,這個月參加學校的創業培訓課一直在緊湊進行中,佔去了小劉幾乎所有的課餘時間,這會這個作業要交了,那會那個項目有事了。

有些忙不過來是真的。

這不,她乾脆兩手一攤,在宿舍抱怨完,撂下一句“愛誰誰幹。”就躲進被窩追劇去了。

第二天起來仍舊繼續抱怨,活生生陷入了一個自縛式無限焦慮的死循環。

她想著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可是常常一邊懷著焦慮,一邊忽視行動。

當她還在抓耳撓腮時,接到了部長的一個電話,要她現在趕緊和另一個部友聯繫一起趕過去幫忙。

部長都下命令了,哪敢輕易推脫呀,生活總是這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毫無防備。

你為什麼而努力,知道這三點就夠了

不過,後來轉變後的小劉跟我們聊天提起她這段經歷時,她顯然變得有些心平氣和了。這還得歸功於她那個部友那句平平常常卻自帶魔力的話呢。

那個部友比她事還多,但是,與她不同的是,她從來都是不緊不慢的處理著,在她身上感受不到半點的焦慮感。而就是那句“這年頭,誰手裡還能沒兩樣事”的話,被部友輕輕鬆鬆的說出來剛好鎮定了一向焦慮著的小劉。

她反思著自己為什麼不能有部友的一半淡定,歸根到底還是由於做得太少了導致的。

所以,如今我們才能看到一個行動力十足的她。

以前那個愛抱怨,渾身自帶焦慮的她,不知不覺也已經遠去。

八十年代時鄧小平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那麼,行動,便是制勝一切焦慮的法寶。

2,努力,你的目標才能達成

我們一生都在追求中,追求有大小,世上沒有不勞而獲,想要達到追求的目標,無一列外,需要我們付出努力。

考上理想的大學,是高中生的目標,如果只是想想,不去好好學習,踏踏實實的把作業做好,在某年六月,那個夢想飄揚的季節裡,又怎能真正實現你展翅高飛的美夢?

前段時間,聽說學姐終於被心儀的研院錄取了。要知道,為了這個研院,她努力奮鬥了兩年。很多與她一起同行的考研友都放棄了時,她還在努力,她被生活的壓力壓倒喘不過氣時,她還在努力。

你為什麼而努力,知道這三點就夠了

只因,她心中一直有種信念,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沒有什麼是努力到不到的遠方。

所以,她一直努力著,一年不行,那就再戰一年!

想要的,就自己去爭取,只能自己去爭取!

一直很喜歡那句話“想到和得到之間,還差一步,那就是做到!”

是呀,努力去做到吧!

3,努力,才能遇見優秀

我們都有著自己的生活圈。包括朋友圈,社交圈,學習圈等等。

有人說:“透過你的圈子,可以清楚你的為人”這句話很有道理。

陳姐是一名寶媽,有著兩個不大的孩子,但是,認識她的人都稱她為:陳老師。

她不是學校的老師,只是自己開了一個輔導機構,平日裡會去很多地方參加各種各樣的教育培訓,認識了很多優秀的人,同時,自己一有時間就會在本地開展教育宣講活動,幫助別人變優秀。

你為什麼而努力,知道這三點就夠了

她的朋友圈都是關於教育方面的知識分享,認識的,也是一起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陳老師還會在業餘時間學學寫作,於是,也結交了很多寫作方面志同道合的好友。

從她的教育圈以及寫作圈裡,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充滿樂觀,熱愛生活的陳姐。

而陳姐說,她最大的收穫其實是在這些圈子裡,遇見了很多優秀的人,也遇見了優秀的自己。

而這些,都離不開努力的功勞。

不放棄努力追逐,才能抓住遇見優秀的可能。

你所遇到過的人,經歷過的事,以及思考過的問題,都將成就你的人生。

4,

上天,在時間上,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不少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

可是,給同樣的時間,同樣的任務,卻會有不同樣的效果產生。

為什麼?

因為,有的人把時間拿去玩而不是去努力付出了,所謂的成功自然也不會找上門來。

而有的人,卻把時間拿去奔跑了,哪怕跑的可能比烏龜還慢,但只要沒放棄,就還有無限可能在前方等待著。

所以,趁時光正好,年華未老,努力吧!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