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數字經濟”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電 (劉亮)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28日在參加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時稱,未來,中國“數字經濟”仍有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她表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需要有適應數字時代的政策,面對數字經濟帶來的挑戰時也要明確底線和邊界。

當天,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清華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承辦的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舉行,江小涓在參加該論壇時作上述表態。

江小涓表示,近年來,中國通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數字經濟的產出和比重在明顯提高,當前中國數字經濟的排位已躋身世界前列。未來,數字經濟將是中國經濟重要的增長點。

江小涓指出,互聯網總時長是數字經濟發展很重要的“天花板”約束條件,2018年以來,儘管中國互聯網總時長增速有所放緩,但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先進機器人、3D製造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支撐下,中國數字經濟將會持續發力,預計到“十四五”末期,中國數字經濟整體形態將會初步形成。

她表示,數字技術提供了新的消費場景,遠程視頻授課、遠程會診制度、智能體育、無人駕駛汽車等都是基於數字技術創造的新消費場景。隨著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更多的消費場景也將會在未來湧現,同時數字化消費將創造重量級的新消費。

江小涓也強調,數字經濟機遇與挑戰並存。公共領域是目前數字消費的新空間,但是否准入才是真正挑戰。

她表示,下一步數字技術應用場景的發展應當准入和監管並重。對於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不僅要明確底線與邊界,制定相應的政策,更需要全社會共同攜手應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