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宸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員工徐俊昌:高危垃圾我來清

編者按: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最閃亮。“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浙江新聞客戶端今起推出一組先進典型,他們是來自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一線和各行各業的代表。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汲取精神力量,共同奮力推進我省“重要窗口”建設。

杭州宸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員工徐俊昌:高危垃圾我來清

徐俊昌正在維修車輛。聶偉霞 攝

“歡迎我們的抗疫英雄平安歸來!”4月26日中午,杭州市拱墅區城市管理局應急搶險中心的“徐俊昌勞模工作室”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4位原同事自發聚在一起,為徐俊昌辦了一個簡短而熱烈的歡迎兼歡送儀式。45歲的徐俊昌有些靦腆,黝黑的臉上露出憨憨的笑。由於連續加班維修車輛,他的兩眼佈滿血絲。

“20多天前就想舉辦這場儀式,想不到,他馬上被調到新崗位,直到今天才有機會補上。”應急搶險中心職工陳文良說。4月1日,應急搶險中心高級電焊工徐俊昌完成居家醫學隔離觀察戶垃圾清運任務後,被調到拱墅區城管局杭州宸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任祥符街道公廁管理班長。

疫情期間,為處置拱墅區居家醫學隔離觀察人員家庭產生的生活垃圾、廢棄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和消毒棉等高危特殊垃圾,2月1日起,拱墅區城管局組織醫廢垃圾清運黨員突擊隊,負責上門收集、清運垃圾。徐俊昌把生病住院的母親託付給妻子,第一個報名參加。據統計,從2月1日到3月31日,徐俊昌和6位垃圾清運班組成員共上門收集垃圾5138戶次,清運垃圾15噸。

穿上防護服,戴上帽子、手套、護目鏡,每天早上8時至晚上10時,徐俊昌和同事挨家挨戶上門收集垃圾,然後投放到垃圾桶,再運到祥符街道衛生院統一的垃圾集置點無害化處理,最後由專車運往醫療垃圾焚燒點焚燒。

“最高峰的時候,有200多戶隔離戶。但是我們仍以日產日清的標準進行收運。”徐俊昌回憶。各隔離點分散在不同小區的單元和樓層,有些老小區沒電梯,身穿防護服的徐俊昌跑上跑下,不一會兒衣服就被汗水浸透。

裝滿垃圾的垃圾桶每隻重100多斤,徐俊昌和清運班組成員一趟趟地搬上車,運到垃圾集置點,最多一天運了30多桶垃圾,磨破3雙手套。“有時候,遇到沒紮緊的垃圾袋,垃圾撒在地上,需要我們重新裝袋,挺危險的。”徐俊昌回憶說,幸運的是大家都安全地挺過來了。

“雖然到了新崗位,但應急搶險中心有電焊工的活還得找徐俊昌。”陳文良說,同事們一個電話,他毫無怨言地兩頭跑,白天沒空就晚上來加班。

和普通電焊工不同,徐俊昌的作業對象是環衛機具設備,有垃圾車、運糞車等,維修之前雖然經過沖洗,但還是又髒又臭。自2002年從河南老家來到杭州,徐俊昌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幹了18年。

除了髒和臭,環衛電焊工的危險性也非常高。因為吸糞車罐體內有殘渣積垢,焊接時遇熱會釋放出沼氣,容易引起爆炸,雖然各項安全措施都到位了,但每次作業仍需要像“排雷”一樣小心。這些年,愛鑽研的徐俊昌發現電焊設備設計上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20餘條,降低設備故障率,為公司節約運行成本數百萬元。

2008年,徐俊昌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而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很多企業和公司都試圖挖他,可徐俊昌總是一口回絕。他說:“是單位給了我工作,讓我學習技術,還給了這麼多榮譽。只要單位需要,我會在環衛崗位上幹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