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產量達不到預期,想要穩產高產,做好2準備4管理2預防是關鍵

說起蘆筍,相信大多數朋友多都對它不陌生,畢竟蘆筍是十大名菜之一。蘆筍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還具良好的保健功能,因此蘆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毫不誇張的說,就算是國宴也都少不了這道菜。對於種植蘆筍的農戶而言,蘆筍的確具有較高的種植效益。但是在蘆筍實際栽培生產過程中,以及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面臨著一些問題,從而影響蘆筍的品質及產量。

本文,將針對蘆筍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進行詳細解析,希望對有有意於栽培蘆筍的朋友提供技術參考。

蘆筍產量達不到預期,想要穩產高產,做好2準備4管理2預防是關鍵

一、做好播種前準備工作

1.種子處理

蘆筍種子處理無非就是將秕種子淘汰掉,以及對種子進行集中催芽處理,這樣做是為了確保種子的出芽率,以及促進種子快速出芽。其實方法很簡單,只要有水就能完成這兩項操作。首先,我們可以將選好的種子放入清水中,秕種子就會自動浮在水面上,我們只需要將漂浮起來的種子清除掉就行了。最終留下來的種子,也需要進行清洗和浸泡,浸泡時間大約在48小時,說白了就是兩天兩夜。浸泡種子時要注意水的溫度,一般30℃左右的溫水就可以。在浸泡的過程中,種子會吸水膨脹,之後我們需要將種子撈出來控幹,並且用溼潤的紗布或者毛巾包起來,然後將種子放置在25℃~28℃的環境中,耐心等待幾天種子自然會露出白牙,那麼我們就可以將出芽的種子直接播種了。

2.苗床製作

蘆筍生長對土壤的要求比較嚴苛,我們在選土的時候最好選擇沙質土。此外,我們還要給苗床施用一些基肥,這樣才能確保蘆筍在成苗期能夠順利的生長髮育,因此基肥對於苗床製作而言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準備的基肥有過磷酸鈣、氯化鈣、石灰、尿素以及附屬的有機肥,並將所有的基肥混合均勻,然後撒在苗床土壤中,最後在對苗床土壤進行一次耕翻。當然了,苗床製作工作到這裡並沒有結束,我們還需要等一個禮拜左右,再向苗床中施入一次三元複合肥。等到我們即將要播種的時候,最好能對苗床土壤進行消毒滅菌處理,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或減少蘆筍苗受病蟲害威脅。

蘆筍產量達不到預期,想要穩產高產,做好2準備4管理2預防是關鍵

二、培育健壯幼苗

1.適時播種

如果我們已經做好了種子的催芽工作,就要儘快將種子進行播種,否則播種時間過晚會弄傷胚根。蘆筍種子發芽對溫度要求比較嚴格,一般來講,有利於種子發芽的溫度在25℃~30℃之間。那麼我們在播種的時候,就要將土壤溫度控制在10℃~30℃之間,溫度稍微低一點沒有關係,但溫度千萬不能超過30℃,否則高溫條件下會影響種子的發芽率。根據蘆筍實際栽培情況來看,我們通常都是在穀雨至芒種期間內進行播種的。播種結束後,一定要用土壤將種子覆蓋嚴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大家用草簾或者稻草覆蓋在苗床上,這樣做是為了提高苗床的保溼性。

2.苗床管理

等到蘆筍出苗之後,我們就需要將苗床上的覆蓋物全部徹撤掉。由於受季節氣候的影響,外界環境溫度會逐漸提升,假如環境溫度過於高,那麼我們就要做好遮陰工作,以免高溫條件影響幼苗正常生長。當蘆筍苗株長到70釐米左右高度的時候,我們應及時做好追肥工作,每次追肥時間應間隔20~30天。追肥時應以尿素、氯化鈣或三元複合肥為主。蘆筍苗株生長過程中如果遇到乾旱天氣,我們一定要及時做好澆水工作,要確保土壤處於溼潤狀態。反之,如果蘆筍苗株生長過程中遇到雨季,我們就好及時做好排水工作。雨後土壤會比較黏重,不利於苗株根系的生長髮育。因此,我們應該在苗床土壤幹了之後及時鬆土,這樣才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為苗株創造適宜生長的土壤環境。

蘆筍產量達不到預期,想要穩產高產,做好2準備4管理2預防是關鍵

3.起苗移栽

我們將蘆筍苗進行移栽之前,首先應做好田間基肥管理工作。一般施用的基肥有土雜肥、過磷酸鈣、尿素、以及氯化鉀。如果想讓蘆筍苗定植後能夠順利的生長,那我們在起苗的時候就應該帶土起苗,土塊最好切成大小一致的方形。根據蘆筍實際栽培情況來看,通常都是每年的5~6月份之間進行移栽的。

4.採收期管理

在蘆筍採收之前,大概收穫前4個月的時候,我們就要多次施肥,增加田間土壤肥力。當蘆筍處於採收期的時候,我們需要及時補施接力肥。剛開始施肥的時候,我們可以開溝土施入肥料,然後用灌水的方式衝肥。如果說田間土壤肥力不足,那麼我們就要隨時補充施肥。在蘆筍採收過程中,我們要給蘆筍的幼芽培土,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軟化蘆筍的嫩莖。要注意的是,培土工作要在採收前半個月時間進行。蘆筍採收結束之後,為了方便下一輪的種植與採收,我們要做好轉莖留棵工作。

蘆筍產量達不到預期,想要穩產高產,做好2準備4管理2預防是關鍵

三、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蘆筍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嚴重時亦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田間減產損失。那麼我們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就應該以預防為主的防治原則,儘可能的進行無公害防治。那麼我們在進行病蟲害的時候,就應該以農業預防為主,多施一些有機肥,這樣植株的長勢才能強壯,對病蟲害自才具有低於能力。

結語:想要提高蘆筍的種植產量,重點是要掌握科學的防治技術,並且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減產損失。蘆筍種植過程中,就應該從播種、育苗、施肥、田間管理、採收等環節入手。病蟲害防治的時候,各項環節都要採取有效果實,儘量將損失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