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地所在塔里木河與印度河流域乾旱風險研究中獲進展-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蘇布達、副研究員陶輝與國內外多家單位研究人員合作,經過長期持續研究,在塔里木河與印度河流域乾旱風險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科研成果於近期在地學期刊Earth's Future發表,文章題為"Comparison of Changing Population Exposure to Droughts in River Basins of the Tarim and the Indus"。

  乾旱是發生頻繁、影響範圍廣的自然災害。以喀喇崑崙山為分水嶺,塔里木河流域與印度河流域相毗鄰,都是氣候變化的脆弱區,也是水資源短缺地區。水資源供給的大部分來自高山區冰雪融水補給。長期以來,隨著氣候變暖和人口的持續增長,乾旱成為困擾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在氣候和人口動態變化情景下,兩個流域乾旱影響的人口數量變化特徵尚不清楚。

  新疆生地所研究團隊通過5個全球氣候模式模擬,並經過降尺度和偏差訂正的結果,評估了以SPEI作為指標的乾旱時空分佈和演變趨勢。採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ntensity-Area-Duration”乾旱事件辨識方法,辨識了塔里木河與印度河流域2021至2065年不同等級的乾旱事件頻次;在不同共享社會經濟路徑下塔里木河與印度河流域人口發展變化特徵認識的基礎上,對塔里木河與印度河流域不同等級乾旱事件影響的人口開展了比較研究。

  研究發現,塔里木河與印度河流域目前人口暴露度分別為200萬人和3000萬人,分別佔到流域總人口的25.0%和20.9%。2021-2065年,在RCP2.6、RCP4.5、RCP8.5情景下塔里木河流域年平均暴露度分別為650、730和760萬人,分別是總人口的61.5%、66.5%和72.1%;而對於印度河流域則為1.06億、1.35億和1.11億人,分別佔印度河流域總人口的30.9%、35.1%和33.1%。在不同等級的乾旱中,塔里木河與印度河流域極端乾旱的暴露人口增加最為顯著(如圖)。針對乾旱事件強度和影響範圍,塔里木河流域乾旱危險性要比印度河流域更為嚴重,但印度河流域受到乾旱影響的人數已經並仍將遠大於塔里木河流域。

  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是新疆生地所博士生王安乾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副教授王豔君,通訊作者是新疆生地所特聘研究員蘇布達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姜彤。

新疆生地所在塔里木河與印度河流域乾旱風險研究中獲進展

  圖:塔里木河流域(a)和印度河流域(b)在1961-2005年和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2021-2065年中等、嚴重和極端乾旱的人口暴露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