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商業觀察】滄州四大商圈千家鋪面閉店率近30%

【滄州商業觀察】滄州四大商圈千家鋪面閉店率近30%

【滄州商業觀察】復業潮與閉店潮相繼 滄州四大商圈千家鋪面閉店率近30%

世界上本就沒有永恆

它每天都在變,甚至不曾被人察覺。

疫情危機下,各行各業都難逃衝擊,實體商業首當其衝,雖然目前各購物中心已然悉數復業,但就在一波復業潮中,閉店潮也隨之而來。實體商業何去何從?

1

同天必勝客欠租停業,實體商業閉店早是常態

上週末,拼仔的同事發來一張照片到群裡,“實體商業受這輪黑天鵝影響太嚴重了,蕭條。”

【滄州商業觀察】滄州四大商圈千家鋪面閉店率近30%


【滄州商業觀察】滄州四大商圈千家鋪面閉店率近30%

如上圖,主題便是“必勝客因欠租停業,大概率已正式退出同天商圈。”

這意味著,必勝客在滄州市區將僅剩老華北一家店面。其關張只是一個刺眼的標誌,近日拼仔就重新用腳步探訪了滄州幾大商圈疫情漸緩後的經營現狀。參考樣本1000家鋪面。調查結果呢,情理和意料之中,但又有新的發現。

先看數據吧

參考樣本區域:老華北頤和新世界街區/同天及新華北頤和新天地街區/榮盛國際購物廣場內/萬潤悅港城MALL內。

老華北頤和新世界街區:參考樣本約400個,閉店120個,其中空置約20間,暫停營業100間,這其中轉讓出售又有20家。閉店率30%。

同天及新華北頤和新天地街區:參考樣本約111家,閉店未營業16家,其中轉讓出租2家。閉店率接近15%。

榮盛國際購物廣場,參考樣本353個,閉店總數132。其中包括即將開業店鋪約9個,轉讓店鋪13個,空置35個,關張35個,未營業41家。綜合閉店率37.4%。

萬潤悅港城商業及街區,共129個參考樣本,其中商業內79個參考樣本,商業街區50個參考樣本。閉店11,招商31。綜合閉店率32.5%。

【滄州商業觀察】滄州四大商圈千家鋪面閉店率近30%

綜合到近30%的閉店率,在意料之中。實地探訪的獲悉和感受令我有些驚訝的是大部分業主表示這個數據為常態,疫情讓實體經濟的衰退和無奈顯得更加刺眼了。

頤和新世界一位房產經紀從業者和拼仔說這裡在年前也大概是這樣吧變化不很大,這兩年轉讓的鋪面議價空間很大。疫情對個別行業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如教育機構。

黃金檔的榮盛購物廣場,客流比較稀落,餐廳老闆跟拼仔說“確實有疫情衝擊,但也還好吧,咱們這兒商業氣氛確實不比一二線城市,老華北那邊應該好些。租期到後準備做點新項目”

上海廣場一服裝買賣老闆說:“生意還是可以,但實體店鋪的功能愈發弱化了,更多是提供一個取貨的服務。很多同行都將主戰場轉到了線上。高房租顯然成為了一筆低迴報的投入。”

大概我們可以把調查結果總結為,滄州市區最熱門兒的商圈經營狀況不佳,併為常態,呈漸弱趨勢。疫情影響,和大的經濟環境,令其本就不樂觀的狀況雪上加霜。

2

大環境:疫情下電子商務優勢再凸顯

消費能力和慾望降低 實體商業步履艱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全國方面,樂天、金博大這樣的巨頭頻頻傳出閉店。其實必勝客早在去年就已官宣全球閉店五百家。

究其原因,如上文所說也許疫情的影響只是讓實體商業的艱難變得更加刺眼了,歸根結底還是線上切走了實體商業的蛋糕。實體閉店潮近些年不是一次兩次的被提起了呀,電子商務如日中天,不少業內人悲觀表示實體商業窮途末路。此番疫情的催化,實體更加壓力山大。

據中國商務部最新發布的零售銷售數據,今年春節黃金週全國零售銷售額為5000億元,相對2019年同期下跌50.5%。贏商大數據對全國約2000家購物中心客流數據採樣統計,1月購物中心客流均值相對2019年同期下跌25.6%,2月(疫情爆發期)相對2019同期大跌78.3%近八成。其預期3、4月或許平均下跌幅度將超過50%。

補充一點,就在昨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0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居民收入指數明顯下降,61.8%的居民認為收入能達到基本不變,27.5%的居民認為收入減少,這個比例比上季上升15.4個百分點。收入信心指數為45.9%,比上季下降7.2個百分點。42.3%的居民認為“形式嚴峻,就業“難”或“不準”。居民消費意願降低,同時儲蓄意願上升。

這是我們都要面對的,疫情下的商業的艱難會催化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嗎?

3

一盤難棋,自救是必要自新應持續

這個時代的商業遊戲規則變了!去年,曾經萬人空巷的渤海大廈終究在城市煥新大潮下消失在了市民的視野中。幾年前,老華北一次煥新重裝,新的業態佈局令其煥發第二春。

面對當前,在疫情中探尋實體商業契機,是從業者的大課題,自救是實體商業最好的出路嗎?

疫情的突如其來,“宅”經濟的逆勢而起、“互聯網+”模式的爆發式發酵,實體慘淡,線下商家高速轉型創新或是必行之路。

聊回到這座城市,聊回到咱們首段落的落地數據。滄州幾個最具代表性的實體商業圈近年來呈現明顯分化,老華北似乎仍然一枝獨秀,卻已然無法帶著其商業街區起飛。另一個思考是:其內容在飛快的時間變化和如此多的不確定性中還能持續滿足用戶的需求嗎?這個問題留給時間。其它商圈呢,更多的情況或如調研表象,更像是溫水青蛙。

優秀的實體商業一定是被城市需要的,這毋庸置疑。

【滄州商業觀察】滄州四大商圈千家鋪面閉店率近30%

文章的最後,拼仔就把問題再次拋給大家吧,當作一期臥談會聊吧。#對於滄州這樣一座城市來講,後疫情時代我們更缺的是消費能力還是更優質的實體商業體驗呢?#

這是一篇僅呈現了50%的內容,臥談會讓更有發言權的市民和實體商業從業者展開聊一聊也挺好。

希望我們的城市會更好。

扛過去的坑,都將是未來的財富。

來源:原創 獅城拼仔 血拼滄州樓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