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方言,傳承文化——移民城市保護蘇州話的意義

蘇州是一個移民城市,根據2019蘇州市公安局發佈的資料顯示外來人口占了蘇州總人口的60%,剩下的40%戶籍人口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過去二十年落戶蘇州的外來人口,所以使用蘇州方言的人口是少數派。因為語言使用的特點,蘇州方言的使用正在萎縮,怎麼樣才能保護我們的吳語和語言背後的文化?

根據蘇州教育部門的數據統計,2017年9月蘇州市小學一年級適齡新生預計14.3萬人(其中戶籍人數6.4萬人、外來人口7.9萬人),外來人口的小學生超過55%,戶籍人口中估計有一半也是落戶的外來人口,00後、10後會說蘇州話的孩子比例預計在20-30%之間。

好在蘇州電視臺有蘇州方言脫口秀《施斌聊齋》和《李剛評話》,蘇州廣電也有吳語節目《蘇阿姨談家常》和《阿萬茶樓》。在電視節目裡,依然有一方屬於蘇州話的天地。

蘇州公交系統旅遊線路自2011年12月開始,使用吳語報站,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來蘇州旅遊的外地遊客感受蘇州的文化氣息。有意思的是2016年蘇州公交系統升級,有段時間不用蘇州話報站(老系統報站是司機摁鍵,公交公司擔心路況複雜分心不安全),很多蘇州市民投訴,經過網絡投票,58%的網友支持恢復蘇州話報站,最終又把蘇州話報站加到了新系統裡。

有熱心蘇州方言保護人士的部分社區、部分學校時常也會推出一些蘇州話培訓,吳語講故事等等活動。

守護方言,傳承文化——移民城市保護蘇州話的意義

守護方言,傳承文化——移民城市保護蘇州話的意義

為什麼要保護蘇州話?

第一,吳語系覆蓋範圍廣,是我國七大方言之一,蘇州話是吳語系的核心語言,保護蘇州話,就是保護吳語系。

第二,蘇州話承載了大量優秀的傳統文化,比如宛轉悠揚的蘇州評彈,和百戲之祖的崑曲,都是以吳地方言和江南文化為生生不息的來源。

第三,文化的多樣性,語言是鮮活的歷史化石,傳說典故、人文地理、民族融合的溯源,都要以單獨語言文化的保存和研究為基礎。

對於很多老蘇州來說,蘇州方言與其說是傳承一種文化,不如說是承載的是一份是鄉愁,當全國各地的移民湧入蘇州,口味上由甜轉辣,菜場裡外地語言討價還價,故鄉彷彿是異鄉。

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滄海桑田,多少人回不去故鄉,吳語方言,軟糯綿長,希望人們保護蘇州吳語的努力能夠引起社會的共鳴,還能為老蘇州人留住舊時光,也給新蘇州人帶來溫暖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