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開國諸將為什麼會接受杯酒釋兵權?

前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句話的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死了,獵狗也就可以吃掉,鳥兒被射完了,弓箭也就可以藏起來了。說的是春秋末年越國大功臣范蠡對另外一位大功臣文種所說,想通過這句話告訴他趕緊離開越國,不然沒有好下場,畢竟越王勾踐只能是一位能共苦,但不能同甘的君主。文種認為事不至此,結果最後文種還是被勾踐逼的自殺而亡。自古像文種和勾踐這種功臣與君主的關係就難以善始善終,原因是因為君主功業已成,就會對功臣產生猜忌,製造矛盾,這其中掌握兵權、又有威望的的開國將領就更容易讓君主感覺到威脅。漢高祖劉邦在韓信和彭越等一甘大將的幫助下定鼎天下,成就千秋功業,但是最後韓信和彭越等人都因為被漢高祖所忌憚,落得個身首異處的結局。開國將領和一般功臣不一樣,他們有兵權、有膽略。打天下的時候開國皇帝必須給與他們足夠的兵權才能戰勝敵人,但是治天下的時候,這些大將作用就小了很多,反而他們手上的兵權和他們的能力對於皇帝來說成了定時炸彈,說不準哪天窩裡鬥,定時炸彈的拆除對於皇帝來說成了必須要去做的事情,至於如何拆歷朝歷代都是一個大難題,稍不注意,危及江山。宋太祖武人出身,竟然比文人皇帝的政治手腕還要高超,僅用一手杯酒釋兵權就拆除了這個定時炸彈,效果堪稱完美,過程堪稱教科書。那麼為什麼幫宋太祖打江山的開國諸將會在一杯酒下就放棄了自己的兵權呢?

個人認為和杯酒釋兵權的發生背景,以及開國諸將的得失有關。

宋朝開國諸將為什麼會接受杯酒釋兵權?

一、杯酒釋兵權為什麼會發生?

1、唐末以來的發生的事情讓宋太祖擔憂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勵精圖治,重用一批能臣干將,打造出了開元盛世,被譽為盛唐巔峰。人都有惰性,唐玄宗也不例外,功業大成之後在內重用楊國忠等庸碌之輩,在外受安祿山之輩矇蔽,任由他們不斷壯大勢力,引發了安祿山之亂,把唐朝從神壇踢落回了凡間。最後安祿山之亂雖然被平定,但是國家實力已然大損,無法做到犁庭掃穴、徹底清除安祿山遺留下來的勢力,很快那些勢力又開始抬頭,最終導致唐朝中後期陷入了漫長的藩鎮割據期,各藩鎮的節度使們對朝廷陽奉陰違,聽調不聽宣。一直到唐朝末年形成了梁、晉、岐、燕等勢力更大的割據勢力集團,最終老朱家憑藉著強大的軍力成為了勝利者,但是在四周的敵人還沒有被完全消滅的時候老朱家兩代人亂來一通,內耗嚴重,很快就被軍事力量更強大的老李家所滅,建立了後唐,緊接著老李家的這位驕子迷失了自我,兵變身亡,這時老李家兵權最大的李嗣源被擁立為皇帝。李嗣源死後,助他登上帝位的老石家因為兵權大而被繼位皇帝所忌憚,雙方鬧的不可開交,最後後唐為被契丹所亡。緊接著老石家通過割讓燕雲十六州換取契丹的支持建立了後晉,皇位傳到了他的養子手上時,又被擁兵自重的老劉家所滅,建立了後漢。後漢最後又被手握兵權的老郭家所滅,建立了後周,老周家的皇位傳到世宗柴榮手上,柴榮非凡人,他意識到那些個軍權在握的大將們對於後周江山的危害,一邊著手大力培養自己的親信擔任各級將領,另外一邊推行軍事改革,決心扭轉這種誰的兵權大誰就當皇帝的局面,可惜英年早逝。後周江山最終卻被他一手培養的趙匡胤所篡奪,建立了宋朝。趙匡胤是這種混亂局面的幸運兒,這種幸運他是堅決不允許再發生在別人身上,他很擔心自己手下的諸將哪一天也奪走他老趙家的江山。

宋朝開國諸將為什麼會接受杯酒釋兵權?

2、 宋太祖和諸將的莫逆之交

宋太祖出身將門,性情豪爽,參軍之後廣交朋友,他選擇朋友的首要條件就是要一起在戰場上拼殺過、患難過,其次人品要紮實,關鍵時候不能扯他的後腿。先後結交了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韓重贇四人,李繼勳是當時五人中地位最高的,在大家還是大頭兵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個小軍官了,平時大傢伙就在他的組織下學習武藝、交流作戰心得。五人的感情一日勝過一日,在周世宗發起的高平陵之戰中五個兄弟互相照顧,殺敵立功,戰爭結束後都成了軍官,不久李繼勳又從殿前都虞侯升遷為永州防禦使,上任之前他極力向皇帝推薦眾兄弟中武藝最高強的趙匡胤頂替他之前的位置,皇帝正愁自己如何培植新的軍官來制衡那些大將們,就應允了,待到李繼勳再升官的時候,繼續向皇帝推薦趙匡胤來接替自己的位置,皇帝繼續應允。李繼勳就是這樣像一位哥哥一樣牽著趙匡胤的手一起往前走。同李繼勳一樣,趙匡胤在升官的時候,也不斷向皇帝舉薦石守信來接替自己原來的位置,石守信也很感激趙匡胤,二人關係越來越好,陳橋兵變最關鍵的時候也是石守信打開的城門,最終才讓趙匡胤當上了皇帝。

宋朝開國諸將為什麼會接受杯酒釋兵權?

要說這幾個兄弟關係真是沒得說,李繼勳一路帶著趙匡胤,趙匡胤一路帶著石守信,石守信又一路帶著王審琦,石守信從殿前都虞侯上去時,不忘把王審琦給頂上來。眾位兄弟就是這樣相互扶持,一起往前走,也是眾兄弟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擁立趙匡胤當上的皇帝。宋太祖和他手底下的很多開國大將都是這樣子從大頭兵就開始的友誼,大傢伙一起在戰場上流過血,一起喝酒一起吃肉,這是過命的交情。

宋太祖一邊擔心唐末以來的故事繼續重演,另外一邊又和手下的大將們有著深厚的交情,不下手,故事可能要重演,下死手,又都是和自己關係很鐵的兄弟,最後只能通過杯酒釋兵權來解決問題了,既杜絕了故事重演的可能,又保住了兄弟們的性命。

宋朝開國諸將為什麼會接受杯酒釋兵權?

二、杯酒釋兵權中諸將的得失分別有什麼?

1、杯酒釋兵權讓諸將失去了調兵權

唐末以來的藩鎮能得以不斷髮展和強大很重要的原因是藩鎮的節度使和朝廷一樣擁有徵兵權、調兵權和統兵權,他們想讓軍隊做什麼就可以直接去做。五代後期節度使不像唐末那麼大的權力了,但是依然有調兵權和統兵權,趙匡胤能得以黃袍加身主要就是因為他們幾個兄弟有調動軍隊的權力,假如朝廷沒有賦予他們調動軍隊的權力,那麼能夠響應他的士兵就不會很多。趙匡胤深知這種軍事制度最要命的地方就在於大將們都有調兵權,這很不可控,所以他用杯酒釋兵權把諸將的調兵權收歸中央機構---樞密院,並未動大家的統兵權,地位還是有保障的,像石守信雖被皇帝拿走了調兵權,但是自己還擔任著天平軍節度使,還是可以帶兵打仗。

宋朝開國諸將為什麼會接受杯酒釋兵權?

2、杯酒釋兵權讓諸將得到了更好的命運

宋太祖已然決定拿走諸將的調兵權,自然也是做出了萬全準備,一旦魚死網破,大家都落不到個好,相反,大家接受了杯酒釋兵權,皇帝的忌憚之心也就消除掉了,對於諸將就會更加信重,像王審琦被拿走調兵權以後出任了忠武軍節度使,最後還升為同平章事,死後被追封為秦王,假如他當時和眾兄弟一起反抗的話,就算把宋太祖拉下馬,他最大的結果不也就是封個王嗎?畢竟比他牛的還有人,皇帝還輪不到他坐;假如宋太祖沒有杯酒釋兵權,而是直接來狠的,王審琦還能滿門富貴嗎?畢竟帝王一怒、血流長河。比起這兩個結局,杯酒釋兵權給他帶來的命運無疑是最好的。

諸將在杯酒釋兵權後並非就失業了,而只是把調兵權統一交給朝廷,由朝廷來進行統一安排,他們就負責帶兵,他們的人生價值一樣可以繼續發揮。同時,杯酒釋兵權讓宋太祖對他們的感情和信任都加深不少,身前身後都榮寵到了人臣巔峰。

宋朝開國諸將為什麼會接受杯酒釋兵權?

結語軍事制度關乎國家穩定與發展,唐末以來百姓苦於戰爭的時間太久了,杯酒釋兵權既是宋太祖為趙家天下穩固而勢在必行的事情,也是天下百姓的民心所向。涉及到諸將自身的核心利益部分並未剝奪,個人和家族都反而更加富貴繁榮,這樣一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諸將當然能夠接受。

參考文獻:

《宋史》

《宋朝軍制初探》

《細說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