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 | “八路”頭上的髮膠,讓歷史蒙塵

說起抗日神劇,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褲襠藏雷”“手撕鬼子”“子彈拐彎”等明顯違背科學常識的情節。近年來,此類誇張的鏡頭已鮮少出現在大眾視野。

微信截圖_20201116200258.png

然而時隔多年,又一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因為雷人而登上熱搜榜。這部劇不僅名字帶“雷”,劇情、人設、演技、服裝、佈景更是“五雷轟頂”。

首先必須承認,這部劇雷得“非同尋常”。網友們議論的焦點普遍集中在細節問題:男主角抹了太多髮蠟;戰地女護士妝容太精緻;八路軍獨立團團部設在豪華別墅;野戰醫院敞亮規整……和以往的抗日神劇相比,這部劇至少沒有違背科學常識,也算是一種“進步”了。

微信截圖_20201116200450.png

這部雷劇的癥結在於嚴重缺乏歷史常識。儘管劇方拿著幾張老照片有模有樣地回應了相關爭議,但這種抬槓式的回應顯然是在混淆視聽。男主角臨危不亂,炮彈來襲時依然鎮定自若地吐槽咖啡放了太多糖,如果說這是法國留學和黃埔軍校培養出來的底氣,那麼在槍林彈雨中叼雪茄又是哪所軍校養成的霸氣?八路軍一字排開向前衝,國民黨軍拿著小手槍奮勇衝鋒,身為團長、師長的男主角又是從哪個國家學到這些戰術的呢?

微信截圖_20201116200532.png

一方面想突出人物的智勇雙全,另一方面卻不停暴露主角的智商缺陷。編劇在人物設定方面的內在邏輯難以自洽,其實正反映出他本人對於“戰鬥英雄”的形象毫無概念。與之相比,髮蠟、妝容、別墅等現代和歐化的藝術表達則直接出賣了導演對於時代背景的無知。

比“信息無知”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套路無知”。這部劇雖以抗戰為題材,卻主打“青春偶像”。劇方在宣傳時貼上“抗日偶像劇”的標籤,更在回應爭議時反過來責怪網友們的“鮮肉歧視”。其實“青春”無過,“偶像”亦無罪。張譯31歲飾演孟煩了,王寶強27歲主演《我的兄弟叫順溜》,年齡不是決定抗戰劇演員的最高標準。《戰長沙》中的楊紫和《八佰》中的歐豪也證明了“小鮮肉”和抗戰題材並不矛盾。

timg.jpg

問題在於早已陷入套路而不能自拔的“青春偶像劇”。精英人設、濃妝豔抹、秀場服飾已經成為偶像劇主角們的標配。與之形成對照的是無比空洞的劇情和流於表面的言情。大家深諳這些爛俗的套路,卻也總有人會為自己偶像的“熒屏初吻”買單。這就給了偶像劇製作團隊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但也因此毀掉了一個個職場題材,又催生出一部部大同小異的玄幻劇。

當然,以上種種偶像劇尚且稱得上“無公害”,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粉絲群體的追星需求。然而這一次,當偶像劇“出圈”,和抗戰題材“跨界合作”,溢出屏幕的違和感就讓人無法坐視不管。

抗戰題材不同於簡單的戰爭題材,這是因為抗日戰爭是一場事關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無數中國百姓被日軍殘忍殺害,更有無數英烈壯烈犧牲。雖然中國人民是抗日戰爭的勝利者,但這場勝利不是中國軍人抽著雪茄、喝著咖啡贏下來的,而是用鮮血換回來的。

對於這段歷史,國人的心情是複雜的。我們既為民族的堅韌喝彩,又為民族的創傷流淚。拍攝抗戰題材的影視劇,正是要還原那段崢嶸歲月,喚醒民族記憶,激發愛國熱情。從這個意義上講,任何導演啟用任何演員拍攝抗戰題材的影視劇,都不能違背這個主旋律,更不能將主旋律作為背景,進而歪曲歷史、夾帶私貨。

8601a18b87d6277f920f8deccf228637e824fce3.jpeg

這部打著“亮劍”旗號,實則“亮瞎”觀眾的抗日雷劇目前已經停播。此類劇集不僅讓歷史蒙塵,更讓歷史蒙羞,是該打住了!

作者:孫欣祺

編輯:孫欣祺

責任編輯:楊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