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復甦了!NASA宣佈太陽已經進入新一輪週期

號外!號外!太陽活動度過了極小期,已經進入新一輪週期,即第25週期。

在當地時間2020年9月15日舉辦的一場媒體活動中,美國宇航局NASA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專家,討論了他們對新一輪太陽活動週期的分析與預測,以及未來空間天氣對地球上的生活與技術、太空中的宇航員的影響。

專家小組宣佈,太陽極小期出現在2019年12月,這意味著我們的太陽現在已經進入新一輪週期,即第25週期。由於太陽活動變化無常,因此需要事後數個月的觀測與分析才能確定這一事實。據科學家預測,太陽活動將不斷變活躍,於2025年7月達到第25週期的最大值。

太陽復甦了!NASA宣佈太陽已經進入新一輪週期

上圖呈現了第24週期中處於極大期(左,拍攝於2014年4月)和極小期(右,拍攝於2019年12月)的太陽,可以看出兩者存在明顯差異。2019年12月是太陽活動第24週期的結束,也是第25週期的開始,此後太陽活動將不斷變活躍,直到2025年達到最大值。嗯,我們的太陽,復甦了!

太陽活動週期是人類根據長期觀測總結出的一種規律——太陽活動大約以11年為週期不斷變化,從低迷的極小期到活躍的極大期再到低迷的極小期,如此往復循環。太陽黑子和太陽耀斑是評判太陽活動的重要指標,當太陽活動處於極大期時,黑子和耀斑頻發,反之亦然。

太陽復甦了!NASA宣佈太陽已經進入新一輪週期

天文學家將1755年到1766年的太陽活動週期定為第1週期,2019年12月太陽活動結束了第24週期,進入第25週期。

那麼問題來了,太陽活動變化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太陽活動變化並不會導致太陽輻照度出現明顯變化,因此單週期內不會對地球氣候造成直接性影響。統計學上的研究顯示,地球氣候與太陽活動的關聯是世紀性的。

實際上,太陽活動變化的影響更直接地表現在空間天氣上。當太陽活動變活躍時,太陽黑子和耀斑也隨之增加,猛烈的太陽風暴向地球襲來,不僅會催生絢麗的極光,還會對人類的電力和通訊設施,以及太空中的宇航員造成負面影響。

太陽復甦了!NASA宣佈太陽已經進入新一輪週期

比如,1859年的卡靈頓事件(發生在太陽活動第10週期),一場有記錄以來最強的太陽風暴幾乎催生了全球性極光,同時導致電報系統失效,引發一些電報塔架和電報機著火。

所以,研究太陽活動週期是對於空間天氣預報而言至關重要。科學家們目前正在研究空間天氣預測模型,希望有朝一日能像預報地球天氣一樣預報空間天氣。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空間天氣預報中心的太陽物理學家道格·比塞克(Doug Biesecker)表示,太陽活動第25週期的整體強度預計與上一輪週期一樣,將低於平均水平,但也並非沒有風險。

當然,在宇宙面前,人類只不過是好奇而無知的孩子,對於太陽以及太陽活動週期還有大量謎團等待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