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兒時歌謠指引尋親路 失散13年聾啞孩子終回家

來源:無線淮安 時間:2020-04-28

在外流浪13年,心中卻始終記得兒時父親教唱的一首有關家鄉的歌謠,近日,在淮安公安部門的大力協助下,聾啞小夥孫兆亮終於與失散已久的父母親人再次團聚。

江蘇淮安:兒時歌謠指引尋親路 失散13年聾啞孩子終回家

4月20日上午,一位衣著樸素乾淨、揹著揹包的小夥子走進了盱眙縣公安局盱城派出所,並將一封書信遞給值班民警蔣必豹。通過信件內容民警得知,小夥名叫孫兆亮,是一名聾啞人,13年前,他因迷路被陌生人帶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並從此開始了乞討生活,十幾年間,他從安徽流浪到浙江,一直居無定所。雖然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人,但是他卻依稀記得父親小時候教過的一首童謠,“我愛家鄉、我愛盱眙……”於是這些年裡,他不時向身邊人打聽有關家鄉的消息,直到三年前,一位好心人告訴他,江蘇淮安有個盱眙縣,也許就是他要找的地方,由於沒有什麼文化,好心人又幫他寫了這封求助信。隨後,孫兆亮從杭州一路乞討、幾經波折終於回到了盱眙。

江蘇淮安:兒時歌謠指引尋親路 失散13年聾啞孩子終回家

經過了解,孫兆亮稱自己曾經在聾啞學校念過書,民警立即聯繫了盱眙縣聾啞學校。經過對十幾年前的老師進行走訪,確認當時的確曾經有學生走失過,並且孩子的父母應該住在縣城陡溝巷附近。民警隨後帶著孫兆亮又來到了陡溝巷一帶尋訪,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地的一位老太太田蘭英一眼認出了青年。田老太回憶,自己是孫兆亮一家當時的房東,孫兆亮的父親叫孫保華,老家在揚州高郵,母親叫倪飛,是盱眙縣舊鋪人。13年前,孫兆亮走失後,孫保華一家人找了很長時間,她還找出一箇舊得發黃的小本子,上面還記著孫保華的聯繫電話。民警立即通過電話與孫保華取得了聯繫。此時,孫保華正在外地,得到消息後,他立即與大女兒連夜趕回了盱眙。骨肉分離13年後終於再次團聚,早已哭幹了眼淚的母親緊緊抱著兒子,泣不成聲。大姐也心疼地抱著弟弟任激動的淚水流淌。

江蘇淮安:兒時歌謠指引尋親路 失散13年聾啞孩子終回家

江蘇淮安:兒時歌謠指引尋親路 失散13年聾啞孩子終回家

孫保華告訴記者,自己有兩兒兩女,孫兆亮年紀最小,回憶起當時兒子走失的原委,他仍然充滿了深深的自責。2007年5月23日中午放學,小兆亮為了買一個玩具賴著不走,孫保華一氣之下自己一個人回了家。他本以為兒子會獨自回家,不曾想租住在城市的孩子迷路了。兒子這一走就是13年,孫保華和妻子找遍了周邊縣市,大女兒孫翠霞還還曾經到電視臺的尋親欄目求助過,但卻始終沒有孫兆亮的下落。

江蘇淮安:兒時歌謠指引尋親路 失散13年聾啞孩子終回家

目前,盱城派出所正在積極協調幫助孫兆亮解決戶口問題,他們也希望孫兆亮能夠儘快從顛沛流離的生活中迴歸正軌,享受屬於他的幸福。

記者:蔡培剛 謝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