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黑煤場 今朝桃李園 ——平頂山光華路街道程莊村轉型發展小記

4月27日,在平頂山衛東區光華路街道程莊村北邊的山崗地上,一片片桃樹已經掛果,村民在田間忙碌著修剪枝葉。看著這一片綠意蔥蘢,你可能怎麼也想不到,兩年前,這裡大大小小的煤場70多處,目之所及多為黑色,若遇到大風天氣,粉煤灰可“遮天蔽日”。

2018年初,衛東區委、區政府重拳出擊,採取嚴厲措施,全面取締煤場,有效遏制了環境汙染行為。去年,根據“森林河南”建設統一部署和我市北部山區生態修復要求,光華路街道黨工委採用起底覆土方式,全面對該區域煤場進行土地平整和整治,在煤矸石上覆蓋了土壤,恢復了植被。

平整後的土地怎麼利用?如何更讓群眾有長遠收益?光華路街道決定引領程莊村發展以果樹種植為主的集體經濟。

該街道積極聯絡河南農業大學,邀請農業專家對此處進行勘察和規劃,根據環境和土質選取了7個品種的桃樹苗,以“春季花滿山,夏秋月月果”進行規劃,分區域構建梯田,佈局栽植果樹,形成了立體化種植模式。

“去年我就來果園裡幹活了,澆水施肥,修剪枝條,每天起步60塊錢,家門口下地幹活——可美。”今年66歲的程莊村村民吳金說。

“合作社現在種植了桃樹120畝、李子樹70畝、杏樹40畝、柿子樹30畝。”4月22日,王群鋒向記者介紹了新成立的河南烏金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情況。王群鋒是河南烏金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從附近“挖來的”專家,有著20多年果樹種植管理經驗。他十分看好這片土地,全力幫助合作社發展。

“這都是去年種下的桃樹,今年已經掛果,到6月就可以來吃上桃了。”王群鋒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