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西方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過一句名言,“教育是廉價的國防,在順境中是裝飾品,在逆境中是避難所。”

所以,日本二戰結束後,不到兩個星期,所有小學就在被炸開的廢墟中全面開課!

日本教育能夠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無非有三點原因!

①日本重視教育,二戰結束後的光速開課就是最好的例子;

②日本社會對教師非常尊重;

③日本幼教功不可沒。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提到日本幼教教育,相信各位寶媽印象最深的就是“裸體教育”,先撇開這點不談,對我們國家來說,日本幼教有哪些可鑑之處?

日本幼教5點方式值得借鑑

1.簡樸環境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在日本,無論是公立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室內環境都相對簡樸,看不到一點科技進步的標誌。

正常而言,除了電視機、鋼琴和手提式收錄機顯得稍微“高級”一點,剩下的也就是普通的黑板、桌椅和玩具了。

提到孩子們的玩具,無非是包裝箱、報紙、尼龍繩和竹製筷子。

然而孩子們沒有絲毫嫌棄,聚在一起塗鴉、剪貼、玩弄。

相對而言,我國幼兒園的硬件設施就太好了,“五機一幕”是標配,分別是電視機、VCD機、收錄機、攝影儀、飲水機、投影銀幕。

孩子們的玩具也種類繁多,就連兜媽都有些想玩呢!

為什麼日本幼兒園如此簡樸?

一方面是他們想通過環境進行教育,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另一方面是孩子在簡樸環境下學習,有助於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對孩子性格也有促進作用。

2.孩子自己整理揹包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曾經,我們對日本人嚴苛麻煩的垃圾分類嗤之以鼻,然而現在我們部分地區卻已經開放試點採取這一措施。

日本人對細節方面非常看重,不僅是垃圾分類,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展現的淋漓盡致。

要知道,日本幼兒園需要媽媽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這些包有書包、裝餐具的包、裝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

孩子們要把自己的各種包分類整理好放在統一的地方,這可以從小鍛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培養孩子的耐心。

3.小孩拿包,大人空手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國內中小學有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學校周邊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在街道上飛快地奔跑,而父母猶如“保姆”在後面幫孩子揹包。

這種現象屢見不鮮。

然而若是這種現象出現在日本,恐怕會被日本家長認為是“異端”。

日本家長和老師認為培養孩子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要從小鍛鍊孩子的責任感和吃苦能力。

所以日本家長在接送孩子的時候,一律空著手,各種包都由孩子揹著。

這種對比著實令人深思,試想一下,日本幼兒園的孩子都自己背書包,而我們的小學生還需要家長“照顧”,不免覺得有些諷刺味道

4.孩子獨立脫穿衣服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日本幼兒園跟中小學一樣,都有自己的統一服裝,春秋換裝、

孩子去幼兒園時要穿幼兒園的套頭衫、短褲、戴蓓蕾帽(夏天換草帽)、自己的鞋子。

孩子到了幼兒園後,就要把套頭衫脫下來,換成玩耍時的罩衣,鞋子也要脫下來放到統一的櫃子裡,換成白色的芭蕾鞋,若是到操場玩的時候,再重新換自己的鞋子。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是不是看起來很麻煩?換來換去,固定一套不好嗎?

然而日本孩子每天早上都要重複這套換衣程序,並且都是獨立完成,日本媽媽們只是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從不伸手幫忙。

5.禮儀教育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日本幼兒園不會教任何正式科目,英語、數學等學科根本不會出現在課堂中,他們甚至不會給孩子準備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

不過,孩子們可以通過這些繪本學到基礎的禮儀知識,例如“謝謝”!

簡而言之,日本幼教值得我們借鑑和深思的地方並不少,然而有一種教育爭議也比較大,那就是“裸體教育”。

“裸體教育”飽受爭議,早教or超前教育?

在日本,不少幼兒園都實施過“裸體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孩子們在幼兒園這個公共空間裡,不論男孩女孩都一起脫掉上衣,光著上半身上課、吃飯、遊戲等等。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聽起來有些變態吧?那麼……

日本幼教為什麼實施“裸體教育”呢?

1.日本幼兒園官方說法,裸體教育有利於刺激孩子大腦發育,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2.日本提倡從小鍛鍊孩子抗寒能力,“裸體教育”有助於孩子提升抵抗力,減少生病次數。大概,這就是日本女孩升學後,冬天能穿短袖短裙的原因吧;

3.日本重視性教育,我們正面思考這樣做會模糊孩子的性別意識,但日本反向思考就會發現這樣做也可以幫孩子更好地認清“男女本質”。

4.打消羞辱感,任何身體都是最美的。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日本文學家黑柳徹子在《窗邊的小豆豆》第五章中就講過類似的故事:

小豆豆和其他一年級同學去游泳池游泳,不過小林校長並沒有讓孩子們準備泳衣,等到游泳時,大家都是脫下衣服光溜溜地下水。

無論是身材瘦小的孩子,還是有點發胖的孩子,也不管是男孩女孩,通通都是原來剛出生時的樣子。

小林校長為什麼這麼做?

①男孩和女孩若以詫異的眼光打量彼此身體的不同,那是不值得的;

②讓孩子們懂得“硬要把自己的身體在別人面前躲起來,那是不正常的,什麼樣的身體都是美的。

當然,大部分網友看到日本的“裸體教育”,都覺得有些毀三觀。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說起來,我們國家雖然沒有出現過“裸體教育”,但是孩子光溜溜出去玩卻是曾經真實存在的。

譬如,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的時代,或者在鄉下偏僻地區,大部分孩子在5歲前都是光著身子出去玩,女孩最多也就多個肚兜!

沒辦法,那時候我們窮啊,而且還有生活資源短缺的情況,有衣服就先給大人和上學的孩子解決,小孩子只能露腚了!

站在這個角度思考的話,日本幼教“裸體教育”也就沒那麼毀三觀了。

不過,現在時代進步了,大部分孩子都不會出現窮得穿不起衣服的情況,我們站在現代人的角度看,日本幼教的做法值得商榷。

它是早教or超前教育?這就是一道辯論題,而辯論題通常是沒有答案的,就看誰的口才更棒了!

如何讓孩子更好的學習“性教育”?

提到性教育,這是我國教育界一直備受爭議的話題,許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應該儘早接受性教育,可是做法卻背馳而行。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1.

譬如,沙溢兒子安吉四歲時,電視上正好出現接吻鏡頭,沙溢就讓安吉給自己倒水去,等到電視上第二次出現接吻鏡頭時,沙溢故技重施,然後就被安吉回懟:

“爸爸,你是看到別人親親就口渴嗎?”

由此可見,就算是4歲的孩子,對性也有一定的認知,父母盲目逃避對孩子的性教育,並沒有益處。

2.

前些年,一套寫給中國小學生的性教育教科書成為了“網紅”,不過它的壽命有限,很快就被一位寶媽的吐槽“封殺”了。

日本幼兒園“裸體教育”走紅,男女赤裸相見,這種方式是否可取?

這位杭州媽媽在微博上吐槽,“現在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學習(性教育)了嗎?這書這樣編輯真的好嗎?最後那句我都看不下去了,確定這學校裡發的不是一本假書?”

二年級開始學習早嗎?其實兜媽覺得已經晚了,現在幼兒園孩子遭受老師猥褻的還少嗎?

由此可見,很多時候,父母心裡知道應該讓孩子接受“性教育”,而在面臨“性教育”問題時,這些父母又會本能的讓孩子逃避。

所以,想要孩子學習“性教育”,就要做到以下三點:

①對於孩子性的問題不迴避,大大方方地給孩子解釋,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就拿這個《小學生性教育》課本為例,孩子失去了課本,可能會通過黃色網站等其它不良途徑瞭解,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②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家庭生活中,男女分工不同,父母可通過各自工作,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③根據孩子性別進行合適的穿衣打扮指導。

兜媽寄語

說到底,日本的幼教大部分細節都值得借鑑,唯獨這個“裸體教育”不符合國情,我們中國人本來就臉皮薄、含蓄,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一方水土一方人嘛!

那麼,各位寶媽、奶爸,如果把日本“裸體教育”是早教or超前教育看成一個辯題的話,你們是當正方還是反方呢?你們是什麼觀點?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

兄妹因“迷你世界”跳樓,手術前父親一舉動遭聲討,這家長也配?

媽媽帶娃vs奶奶帶娃有啥區別?看過這組對比圖,實在不能再形象

來自白粥的異議:張文宏沒“崇洋媚外”,34萬人贊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