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為一畫作配詩,簡單明瞭,為何年年選入小學課本?

古詩除了其文字中描寫的意境之美以外,還有獨特的一點:很多古詩都可以體現為形象的畫作。

在《詩詞大會》中有一個環節,就是選手根據康震老師做的畫來猜詩句,且往往選手們的搶答速度總是快於一幅畫作的形成速度。

這說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這畫面不僅僅在於詩中,更在於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且人人不同。在初讀詩時便已經形成,再隨著深入理解去細細雕琢。

蘇軾為一畫作配詩,簡單明瞭,為何年年選入小學課本?

不僅僅詩可成畫,畫亦可成詩,宋代偉大詩人蘇軾就曾經為一幅畫賦詩兩首,流傳千古。其中,我們最熟悉,也被屢次選入小學課本的便是這一首《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lóu hāo)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首詩為何能千古流傳,且成為小學生必背篇目呢?

蘇軾為一畫作配詩,簡單明瞭,為何年年選入小學課本?

1、動靜相生,色彩明麗,一字一句頗富美感

詩中的“蔞蒿”兩字字音常常被讀錯,考慮到此,筆者已經為其註上了拼音。

兩字均為草字頭可見與植物有關,所以“蔞蒿”就是一種生長在春天的草本植物,也是我們現在煮火鍋很喜歡的一道菜,同樣也是一味藥物。

竹林之外的桃花已經三三兩兩地盛開了,水中的鴨子們在無拘無束地嬉戲著,大概這江中的水已經回暖,它們也是最先覺察到的了吧。

蘇軾為一畫作配詩,簡單明瞭,為何年年選入小學課本?

你看,還有不遠處地面上,參差不齊的蔞蒿在奮力地生長著,蘆葦也抽出了嫩芽,河岸邊大群的河豚已經從遠方趕了回來,這產卵的季節即將到來,它們也準備逆江而上。

整幅畫面中,有靜態的“桃花”“蔞蒿”“蘆芽”,有動態的“河豚”,動靜結合,顯示出春的生機。

又有桃花的粉紅,蔞蒿的嫩綠,江水的清澈,各種鮮豔顏色的碰撞,給人視覺上的衝擊。單是讀文字,便能在頭腦中出現一幅生機勃勃,萬物復甦的春景圖。

蘇軾為一畫作配詩,簡單明瞭,為何年年選入小學課本?

2、此詩不僅僅是文字的簡單堆砌,而是對畫作的形象再現

很多人在初讀此詩時,不能理解題目中的“惠崇”之意。在這裡,就有一些知識滲入其中了。

“惠崇”是一個人名,且是一位僧人,他是北宋時期的一名畫畫大師。他的畫,形象傳神,總是讓看到的人喜不自禁。

《春江晚景》便是他諸多畫作中的兩幅作品,一幅是“戲鴨圖”,另一幅是“飛雁圖”。

蘇軾為一畫作配詩,簡單明瞭,為何年年選入小學課本?

這兩幅畫在當時非常有名氣。一日,蘇軾看到之後,亦是喜上心頭,被畫作中栩栩如生的鴨子和飛雁所吸引,也被畫面所展示出來的春的氣息所感染,靈感迸發,便為此提筆,作下詩篇。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首《惠崇春江晚景》就是他為“戲鴨圖”所提的詩。

可惜的是,惠崇所畫的原圖沒有被保留下來,已經無跡可尋,但也好在有蘇軾的詩作為後人留下了這樣一幅可追憶的資料,能跟著詩作去欣賞那個年代原生態化之下的春景圖,這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蘇軾為一畫作配詩,簡單明瞭,為何年年選入小學課本?

3、“詩”與“畫”不同的展示形式對讀者內在感受的影響

我們常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兩者的結合體,其實從各自特點出發而言,詩更有寬泛、深邃的內涵。

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兩者所呈現給讀者的可接受空間。

一幅好的畫作,可以直接對讀者進行視覺衝擊,但基本畫面上有什麼,讀者觀察到的就是什麼,延展空間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如果是詩作,便是“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這首《惠崇春江晚景》圖,不同的讀者頭腦中所加工想象出的便是不同的畫面。

這也是這首詩能給讀者以及學生們的啟發,其實我們背誦的並不是是本身,而是穿過詩作,對我們內在審美的影響,是一種美的享受。

蘇軾為一畫作配詩,簡單明瞭,為何年年選入小學課本?

在其他的一些詩詞作品中,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大家在讀詩的時候不妨也可以試著順著文字去想象畫面,一定會有一種新的體驗。那麼,你還知道哪一首詩作中也包含唯美畫面呢,歡迎大家討論。

(本文完)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詩姐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