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性格》/作者:奧托·魏寧格

人們對於兩性的探討就像對愛情的追求一樣,孜孜不倦。可是一般對兩性的探討喜歡將男女置於不可調和的對立面,無端地激發出更多的矛盾,以至於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無解境地。也正因此,《性與性格》這本哲學著作才更加能給人一種耳目一心的感覺,它以一種與眾不同的角度剖析男女兩性。下文的讀書札記來自百畝林的《人人都是雌雄同體:讀奧托﹒魏寧格〈性與性格〉》。

——————-

“也許整個歷史上還不曾有人像他那樣,不到21歲時就寫出了像《性與性格》這樣在科學上如此成熟、哲學上如此富於獨創精神的著作”——正如此書德文出版者所說,《性與性格》確實是“最值得閱讀,最富有獨創性”的一本書。

它的作者,十九世紀奧地利著名哲學家奧托﹒魏寧格也極富傳奇色彩。《性與性格》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生前發表的唯一著作。此該書出版於 1903 年,出版後,魏寧格說:“我面臨著三種可能:絞架、自殺,或者連我自己都不敢想像的輝煌。”果真,同年只有 23 歲的魏寧格特意採用了一種帶象徵意義的舉動,在他視之為最偉大天才的貝多芬故居舉槍自殺。之後這本書空前轟動,被譯成多種語言,暢銷歐洲。連弗洛伊德後來也不得不承認,魏寧格確實“頗具天才”。其友人拉帕波特整理他的格言式隨筆,發表為《最終的事物》。這兩本書,便是彗星般的魏寧格留存於此世的全部。

筆者最早注意到《性與性格》,是在瑞﹒蒙克所著的《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一書中。蒙克談到,作為 20 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語言哲學、分析哲學、邏輯哲學的創始人維特根斯坦,對《性與性格》大為推崇,14 歲時就已經讀到此書,為之傾倒,甚至要效仿其自殺。“必須成為天才,否則去死”的念頭糾纏了少年維特根斯坦整整 9 年,直到他在劍橋遇見羅素,“羅素明確地向他確認了他的天才特質,才讓維特根斯坦那顆狂暴的心安頓下來。”——可見魏寧格對維特根斯坦影響之深。

《性與性格》被譽為不可多得的天才之作。儘管圍繞該書的爭議喧騰百年,但一直以來其對西方文化產生的影響不可估量,在維特根斯坦、佛洛依德、卡夫卡、勞倫斯、喬伊斯和波伏娃等人的著作中都能讀到魏寧格思想的影子。它不但提出了帶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兩性關係問題,而且從哲學、邏輯學、倫理學和心理學等多個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反傳統的探討。他在本書中創立了被西方學術界成為“人類雌雄同體”的獨特理論。

性別的中間型態

本書以“性別的中間型態”為立論基點。在魏寧格看來,現實中不存在絕對意義的男性與女性,每人都是雄性和雌性這兩種類型素質的混合體。一個人的基本性格取決於兩者的比例及構成方式。完全的男人和完全的女人只在理論上存在,不在現實中存在,因為所有人都同時具有雄性成分和雌性成分,只是比例有所不同。

如果用 A、B 分別表示男人、女人,用 M、F 分別表示雄性、雌性特質,那麼正常情況下,一個男人和女人可以是這樣的:

A=3/4M+1/4F 即:男人雄性人格佔 3/4,雌性人格佔1/4

B=1/4M+3/4F 即:女人雄性人格佔 1/4,雌性人格佔3/4

當然,也可以是:

A=4/5M+1/5F 即:男人雄性人格佔 4/5,雌性人格佔1/5

B=1/5M+4/5F 即:女人雄性人格佔 1/5,雌性人格佔4/5

或者其他任何比例,但A不可能是全 M,B 不可能是全 F。

如果畫一條線段 AB,中點為 0,雄性與雌性分別居於線段的兩端 A 和 B,越靠近 A 點,雄性成分越大,雌性成分越弱;越靠近 B 點,雌性成分越大,雄性成分越弱;在中點 0,雌雄比例各佔 1/2。

因此,從性別的角度看,現實世界男女都可以被看作兩個極點之間的搖擺,沒有任何個體處在任何一個極點上,每一個個體都處在兩個極點之間的某個位置上。

性吸引力的奧秘

對於異性,每個人都有自己明確的,個性化的趣味。“談到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性趣味時,你馬上會想到一個人對特定顏色頭髮的偏愛,這似乎當然能說明:這種表現的如此鮮明的偏愛,一定是深深地根植於人的天性中”因此,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對那個男人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姑娘,個個都使他想起以前愛過的那些姑娘;不少再婚的男人第二任妻子身上往往有著前妻的影子。比較一下被某個著名男子愛過的女人們的肖像,我們就幾乎總是會發現,這些女人彼此都十分相似,再不明白,可想想鞏俐、章子怡之於張藝謀。顯然,性吸引力有其奧妙之處。

那麼,性吸引力的規律到底在哪裡?魏寧格予以了揭示:男女間的吸引,完全在於他們身上雄性性成分和雌性成分的比例是否最為互補,形象地說,一個具有 3/4 雄性成分 +1/4 雌性成分的男人,最吸引他的是1/4雄性成分 +3/4 雌性成分的女人;一個具有 4/5 雄性 +1/5 雌性的男人,最吸引他的是 1/5 雄性成分 +4/5 雌性成分的女人 ,其他的比例諸如類推;雌雄各半的男女往往被雌雄各半的男女所吸引。在現實生活中,男女間的大部分交往也符合這個模式。

我們可以分析那些一見鍾情的男女,還有那些深情款款的神仙眷侶,無一不屬於這種互補的模式。我們常看到桀驁不馴直男被溫柔如水的女人所吸引,而纖弱的娘炮男愛上的是往往是豪放爽快的女人,有人見過娘炮男喜歡溫柔女的麼?直男與是豪放女之間來電也很少見。

情人眼裡出西施太正常不過。魏寧格認為,我們應當隨時準備承認:一個男人會認為一個女人是美麗的,而從審美角度上看,那個女人不但可能貌不驚人,而且甚至是醜陋的。其實一點都不奇怪,都是雙方的雌雄成分比例在起作用,是生物性的奇妙選擇。查爾斯王子為什麼放著枕邊人、年輕美豔的戴安娜王妃不愛,偏偏要喜歡別人的妻子、又老又醜的卡米拉,一定是雌雄比例在起作用,否則無法解釋。

當然,這是在理論上說的。我們不能排除後天和社會等因素的影響。我們難以想象一個十足女人味的女人會喜歡一個娘娘腔的男人,但是生活中他們卻很有可能結合在一起,因為生活並不總是完全符合理論和邏輯的。何況很大部分的男女結合並不都是出於愛慕,而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

魏寧格的總結是:“男女的結合本質上是彌補自己人格上的不足”!一個正常的男人和一個正常的女人結合,應當是這樣的:

A+B=3/4M+1/4M+3/4F+1/4F=M+F,或 A+B=4/5+1/5M+4/5F+1/5F=M+F,或者其他諸如此類的比例,男女的雄性人格和雌性人格分別得到互補,形成最完整的M和F。

因此,魏寧格進一步認為,最強壯、最健康的後代全都來自一種結合,其中性的互適性都達到了最大程度。正如一句老話所說,“來自愛情的孩子”最終證明是最健康強壯,最富於生命力的。因此,對改良人類感興趣的人,必須從純衛生學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去反對通常那種出於利益考慮而結成的商業式婚姻。

同性戀的正當性

對迷戀同性的傾向(無論是否伴隨著對異性的厭惡),魏寧格都做出瞭解釋。他認為,不能把同性戀看作一種病態,現實中一切有機體都具有同性戀和雌雄同體的潛在傾向.每個人身上都有同性戀的原基,無論其形式是多麼微弱,它聯繫著異性特徵的或多或少的發育。越靠近 A、B 兩端的人,同性戀的傾向越弱;越靠近 0 點的人,同性戀的傾向越大。

按照魏寧格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鑑於任何人都存在某個程度上的同性戀和異性戀傾向,而最終決定我們性傾向歸屬的,在本質上則當然是性結合均衡法則,而不是對方的性別。而在一個人性結合達成均衡的情況下,有的人可能會一直和異性結合,形成異性戀;有的人一直會和同性結合,形成同性戀;有的人則會一直和兩性保持親密關係,形成雙性戀。這些在表面上的結合方式,則和人類個體感到最大滿足的性體驗、社會和傳統壓力等表層的社會因素有關。

因此,魏寧格認為:“當今,不少人都在強烈主張不同的個體都應當享有各自的權利,儘管如此,支配人類的卻只有一條規律,正像世上只有一種邏輯而不是好幾種邏輯一樣。我們違背了這條規律,違背了根據違反法律量刑處罰的理論,去禁止同性戀者的行為,而同時卻允許異性戀者們任意胡為,只要雙方能避免公開的醜聞就行。站在更符合人性的立場上,站在未被‘懲罰就是威懾’的教育理念玷汙的刑律的立場上,我們可以說,對性倒錯的唯一合情合理的療法就應當是:允許這些人到另一些性倒錯者中去尋找並獲得自己需要的對象。”

因此,魏寧格認為,半男半女的人需要的性互補對象,也應該是同樣半男半女的人,這才符合這個規律的要求.這就解釋了一個事實:性倒錯現象往往出現在性格相似者身上,而極少在性格正常者身上見到.性吸引力是雙向的,因此,性倒錯者才會如此容易識別出對方.正因為如此,人類社會的正常成員很少知道同性戀現象究竟能在多大範圍內出現。

魏寧格還特別提到,男人之間的友誼當中全部存在著性的因素,無論這種因素在其友誼中是多麼無關緊要。但我們只要記住一點就足夠了:沒有某種能把男人吸引到一起的吸引力,就不會有友誼。男人之間的友愛,保護和偏袒,大多都由於他們之間存在著無可置疑的性相容性。筆者暗自揣測,羅素與維特根斯坦、愛默生與梭羅這兩對師生之間,都曾經有深厚的情誼,是否也存在這種他們本人也未曾意識到的性相容性呢?

魏寧格認為,在老年男人當中,也可以發現類似青年男人的性友誼的情況,例如,隨著老年出現的器官萎縮,男人潛在的雙性戀傾向就會出現.這大概就是這麼多 50 歲以上的男人犯猥褻罪的原因.

天才與雄性的特質緊密相連

魏寧格認為才能可以被繼承,天才卻是根植於個體之中,無法被繼承的東西。每一個天才都有著強烈的個人印記,他們所代表的是發展地最為完善、最為強烈的自我意識。天才們往往感到痛苦,但也因此獲得了更廣闊的體驗,並能夠與最多人產生最深遠的連接,天才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深刻和寬廣。換言之,天才所代表的就是宇宙的中心,是道德,是人類倫理的最高準則。這一段描述激動人心,魏寧格無不驕傲地說:“要描寫一個人,你就必須去理解這個人;而要理解這個人,你自己就必須像這個人”。

他接著寫道,男性的特質與這種天才緊密相連,儘管不是每一個男人都是天才,但天才只可能來自於男性的意識之中。他認為從古至今,女人中從未出現過天才,這不是因為女人沒有給與足夠的機會接觸藝術或文學,這是因為女性根本就是意識低下的生物,她們從來不曾像男人具有鮮明自我意識,因此也就不可能發展處像天才那樣完善強烈的自我意識。在這裡,魏寧格用了一個詞來表現女性的意識狀態,那就是“涵擬”。我們對外界事物的認知,總是一個概念逐漸明晰的過程,從對一個事物有所認識,到這個事物的概念完全澄清,這中間有一段濛昧不清的狀態,這就是“涵擬”。魏寧格認為女性的自我意識永遠處在這種“涵擬”的階段,她們無法認識自我,沒有自我,是無意識的。

他提出婦女解放的唯一途徑:“不是要把女人從男人那裡解放出來,而是要把女人從女人自己身體解放出來。”根據以上闡述我們可以得知,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要求女人拋棄掉身上的雌性氣質,讓自己的雄性氣質儘可能發揮,從而獲取自我意識的成長,從無意識,無實體,變成有意識,有實體。用魏寧格的術語來說,只有當道德最後真正著根於女人的身體內時,女人才可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婦女解放。

值得提出來的是,魏寧格把天才與雄性的特質緊密相連,這是筆者在閱讀本書時迷惑不解的地方。似乎和叔本華一樣,魏寧格也是一位女性歧視者,另外他自己身為猶太人,居然是個反猶太主義者,不可思議。這也正是他一百多年來充滿爭議的地方。

正如有人所說的,人類歷史上也許是從未誕生一個偉大的女性畫家或音樂家,但魏寧格並沒有列出任何證據表明,女性在對藝術和文學的接觸上,獲得了和男性同等的機會,接受了和男性同等品質和強度的教育培養。即便這種培養是一樣的,也有各種各樣的社會原因,比如婚姻和對子女的養育等,使這些女性放棄了對藝術和文學的更高追求,或失去了繼續深造的機會。這些中斷都有其外部原因和歷史背景,在這裡卻被魏寧格一併忽略,把女人的無所成就一股腦兒怪罪在女人身上,認為完全是女人自己造成的,這未免太失公允。

——————–———————

《性與性格》/作者:奧托·魏寧格

原標題:Sex and Character: An Investigation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作者:奧托·魏寧格 (Otto Weininger)

評分:8.5

《性與性格》是奧地利猶太裔哲學家奧托·魏寧格 23 歲時發表的著作,也是他生前發表的惟一著作。一百年來,《性與性格》一直在被研究和爭論。人們對它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或舵拍案喝彩,或對它口誅筆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不同於一般的性心理學專著,更不是坊間常見的那種打著性學旗號的庸俗讀物。它不但提出了帶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兩性關係問題,而且從哲學、邏輯學、倫理學和心理學等多個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反傳統的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