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靈讀古文之《宿白馬寺》再品張繼,讀出家國情懷

宿白馬寺

張繼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宿白馬寺》是張繼所作,雖然沒有《楓橋夜泊》那麼出名,但還是一首好詩。題目的意思就是夜宿白馬寺。也就是借住,客行異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白馬馱經這個事情已經沒有了,只能在這斷掉的碑刻和殘破的古剎中見得一絲蹤跡。

首聯和頷聯說了兩件事,一是時光飛逝,二是白馬寺破舊不堪。是一個古今對比,白馬馱經這個是漢代的,唐代那叫唐僧取經。白馬寺如今的破敗,而帝都長安的慈恩寺如今一片鼎盛,這是一層對比。以此來張繼的悲傷,人們只記得眼前卻忘了過去,這才是悲哀的。由此奠定了本詩的基調 ,傷。傷在哪?傷在眼前的實景斷碑殘剎,傷在心上,人們看重眼下唐僧取經,不記得過去白馬馱經。

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秋風蕭蕭在茅屋中都能聽到,下了一夜的雨,這雨聲更讓人想家了。頸聯和尾聯。變換角度從秋風,夜雨,這兩個本來就讓人感覺淒冷的環境入手,通過環境渲染內心的傷感,茅屋在秋風的吹動下,怎麼能讓人睡的安穩?再加上一夜的秋雨冷入心扉,還是對一個借宿在外的旅人來說,整個內心是無比的傷感的。有人說最後羈思濃是寫作者的思鄉之情,鳳靈覺得沒錯,但鳳靈覺得是羈旅帶來的思考,有旅者的思鄉,有對過去的懷念,有對現實的感傷,白馬馱經也可看成唐朝起初的盛世,這樣斷碑殘剎就是現在安史之亂導致的國破山河在,到處都像白馬寺一樣。茅屋外的秋風和夜雨就是寫現在的國家環境了,這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鳳靈覺得是張繼的第二重意思,張繼的背井離鄉不是他所願,同樣無數人的背井離鄉都不是自己所願,這是對現實的無奈與悲傷。張繼在通過這首詩表達自己對這個時代的感傷。

鳳靈覺得張繼這首詩是借白馬寺以小言大,既是借古諷今,也是寫對現在的真實寫照,包含了對興衰的感悟,也有對家人的思念,更是有著一股家國情懷,充滿無限的哀傷。

鳳靈讀古文之《宿白馬寺》再品張繼,讀出家國情懷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