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快要結束,從2010年開始,後搖音樂逐漸為大眾所知曉,國內也不斷的湧現新興的後搖力量。

惘聞、文雀、沼澤都是業界響噹噹的樂隊。發光曲線是其中一個不溫不火的名字。

從“迷宮”樂隊蛻變成“發光曲線”,在首張同名專輯中,就以各種豐富的元素,以後搖為根基,將迷宮的新生帶入視野。和眾多的地下樂隊一樣,他們也有曲目不幸被禁(《不安門》)。第二張專輯《迷航》則把後搖元素變得更弱,薛染帶來了更多讓人思考的歌詞。今年夏天,他們帶來了《荒野星》,不僅僅是音樂形式更偏向於電子樂,他們加入了更多的藝術手法——跨界合作、詩歌、朗誦和語言體系。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荒野星》封面

說到發光曲線,就必須聊薛染——樂隊的創建者。

2007年,20歲的他來到北京,在此之前,這位山東樂陵青年,已經有過玩搖滾樂的經驗。初中時他接觸到了木馬、舌頭等樂隊的音樂,迷上了搖滾,不久就輟學,打零工討生活,還組建了一隻叫“復仇公園與馬戲團歷險記”的樂隊。薛染的家庭背景並不差,是一個書香門第,成績不差的他輟學是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為。對此,薛染的回答是“幾千年的歷史中的文人也好藝術家也好拓荒者也好沒幾個上過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何必浪費時間呢。人需要的是覺醒,那來自無數的體驗,而學校只會讓你更懵。”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薛染 攝影:fangzhou

薛染的覺醒比同齡人早很多,更難得的是,他的退學並不是頭腦發熱,而是深思熟慮。這也是他能把樂隊做起來的原因。對未來的規劃和對音樂的堅持,把發光曲線帶成了一支獨特又富有魅力的樂隊。

與90年代的許巍、張楚這類北京尋夢者所處的環境不同,那時的中國,已經給獨立音樂孕育出了土壤,迷笛音樂節已經辦到了第八屆,摩登天空也在計劃構思草莓音樂節了。身處北京的薛染在2008年成立了“迷宮”樂隊,除了鼓手以外,吉他手邢江波和貝斯手王甄妮都從那時和他一起走到了現在。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音樂有比當代藝術更有效更快捷的傳播方式,比如唱片媒介、網路平臺、演出等等,但是中國在千禧年後沒再出現特別有能量的音樂作品,跟當代藝術家們的表達上比較,力量上差很多。”他對當下國內的音樂並不滿意,花了十年時間帶來了三張專輯。

首張同名專輯裡,可以感受出這支隊伍純粹的後搖氣息。《小雷音之歌》寫給他在通州開辦的“小雷音俱樂部”,一個擁有錄音室、畫廊的演出酒吧。《死在旋轉公寓》是一首簡單而極具力量與畫面感的曲目,沒有歌詞,六字曲名已經足夠跟著聲音去做想象。《浮山》里加入了《低俗小說》中的經典臺詞採樣,用音牆展示了一幅中國水墨畫。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同名專輯《發光曲線》封面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小雷音俱樂部,2012年因拆遷關閉

到了第二張《迷航》,概念專輯的影子來了。飛翔、奔跑、太空和前進是專輯的主題。《鮮花聖母》來自首張專輯,卻做了不同的版本,是今年巡演的安可曲目。《銀河革命計劃》用抓耳的電子樂彰顯樂隊改變的姿態。《午夜快車》是一首完美的代表作,無論是歌詞還是雙吉他營造的律動,都讓樂迷不得不扭動身體,編曲也很非程式化。《醉鳥啟示錄》很具有數搖氣質,極簡的旋律和音牆做交織。在《重影》裡用大量失真音色宣告內心的力量。

同名歌曲《迷航》,英文是DEDICATE TO MIND---獻身心智。薛染曾親自解釋歌詞的意義——“身體力行做你所想,另外一層意思是你當下所做的即是你所想的。而迷航在另一個語境裡,並不作為英文標題的直譯。迷,即是沒有方向或丟掉方向,航,航行,不同於旅行,航行更有空間感更危險更充滿未知。”談及專輯風格的轉變,他認為把同名唱片看做是一個紀念碑就好,從此發光曲線也走向了新的探索之路。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迷航》專輯封面

到了2019年,《荒野星》問世。依然是濃郁的概念產品,從歌詞裡可以顯然的發現樂隊探討的問題——人類未來、宇宙能量、外星探索、現有意識形態的衝突。更大的轉變是和其他藝術家的合作。《來臨》裡是左小祖咒的朗誦,《金錢不眠》和《假昧史》裡請到了李增輝,表情銀行的主唱焦思雨演唱了《灰燼霓虹》,《荒野星》則把主唱交給了宋冬野來完成。專輯封面是攝影師張克純的作品。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張克純《山水之間》系列作品,圖源:張克純個人網站

一路的變化彰顯出樂隊在這些年裡吸取的藝術養分,詩歌、電影、音樂和生活經驗讓他們形成了一套語言體系和藝術審美。

寫歌靠勤奮不靠靈感

薛染是一個勤奮的人,他不相信靈感可以永遠幫助自己。與其等待靈感,不如勤奮創作,不斷思考。這一點上,他很像村上春樹和海明威。用一種自律和規律的生活來保持創作狀態,讓感覺和靈感可見化,能夠及時捕捉。

常年住在北京郊區的薛染,遠離了都市的喧囂,在自然生活裡變得更加沉靜,也更加自由。他熱愛古代的藝術,學習瞭如何修復瓷器古玩,會做一些手工藝術品並展覽。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薛染工作室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氖氣燈管藝術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樂隊單塊板一覽

其他成員裡,貝斯手王甄妮有一個賣首飾的淘寶店,吉他手邢江波成立了一個電子樂廠牌,叫Prajnasonic,鼓手申嵐在琴行做老師。

整個樂隊都散發著自由和慵懶的姿態,等待未來把他們帶到期待的地方。

“路漫漫,希望人們能突破界限。”這是薛染在解釋專輯《迷航》一文的結尾祝福。也是他畢其一生的追求。

發光曲線樂隊——醉如飛鳥,逝如閃電

發光曲線2019巡演蘇州站 攝影:約翰檸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