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復讀,不想上專科,農村家庭花“高價”上民辦本科值得嗎?


就目前國內而言,整體來看還是一直處於公辦高校的教育水平遠遠勝於民辦高校,國內知名度較高甚至於在國外也逐漸嶄露頭角的都是我國的公立高等教育院校。這也就造成了我國的莘莘學子普遍更青睞公立院校,而在2020年度的世界大學QS排行榜上,清北浙復交也以取得了讓人欣慰的成績,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我國公立高等教育的成功。

不願意復讀,不想上專科,農村家庭花“高價”上民辦本科值得嗎?

但是就每年的高考而言,每一年度都會1有一大批學生選擇民辦高校,也就是俗稱的“三本”,這些學生大都有同樣的特質——不想復讀,不想上專科;或者是已經復讀過,但是高考成績不理想,感覺上專科又太虧。而在2019年有人曾經做過的一項調查顯示:大部分花“高價”去讀民辦本科也即是俗稱的“土豪級”大學的,往往家庭並不是那麼富有,相反的,其中半數以上的考生都來自農村的普通家庭,父母外出務工,並沒有很穩定的經濟來源。

那麼,對於這些家境普通的考生來講,他們為什麼要花費巨大去上一個民辦三本院校?而對於供養孩子的父母來講,每年多花費幾萬元送孩子去讀民辦三本真的值得嗎?

不願意復讀,不想上專科,農村家庭花“高價”上民辦本科值得嗎?

【上一輩人面朝黃土背朝天,更注重對下一輩的教育】

對於很多的90後來說,他們的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上一輩人吃夠了沒有文化打工也只能賣苦力的苦,對他們來講,培養一個本科的大學生是一件“光宗耀祖、祖墳冒青煙”的福分;另外,中國的90後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受關注最早的一批留守兒童,我們這一輩的孩子很多都是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的,有很多甚至一年到頭還見不了父母,而家長們就是最早被稱為“背起行囊我無法抱你,放下行囊我無法養你”的一批人。在這些家長的眼中,感覺因為沒有陪伴孩子,對孩子內心虧欠,所以他們肯定會想盡辦法彌補。而送孩子去上貴得離譜的民辦三本就是其中一個補償方式。

不願意復讀,不想上專科,農村家庭花“高價”上民辦本科值得嗎?

【考慮升學的話,民辦三本比專升本節約時間】

現在的很多大學生都會考慮深造,或是境內升學,或是出國深造。而這些選擇繼續讀書的大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不想畢業。當然了,不想畢業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希望自己能夠多掌握一些專業知識,找工作的時候能夠多一份勝算。如果讀專科,高考、專升本、考研,來來回回要經歷三次大考不說,還要多浪費一年時間。而今的就業形勢一目瞭然,競爭力大,人才多,職位少,2019年的全國高考人數已經過千萬,這也意味著四年或者三年以後這些人當中的一部分就要走向就業崗位,形成新的就業壓力,畢業晚一年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就業壓力在等著你。

不願意復讀,不想上專科,農村家庭花“高價”上民辦本科值得嗎?

【一部分同學虛榮心作祟】

2018年有一個女生諮詢報考,分數不高。處於二本危險、三本高消費、專科又太虧的尷尬境地,當我給他推薦那些省重點高校的附屬民辦院校(比如鄭州大學西亞斯學院)的時候,這個女生對我說:“學姐,可以推薦那種聽起來不是民辦的三本嗎?我只是想上一個收費三本但是聽起來是二本的學校,專業無所謂,主要想讓我爸媽說出去的時候,不至於讓別人一聽就是三本。”聽到這裡的時候,我一度陷入了沉默,這種情況是我們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但是有一點,我們都沒有資格去責備孩子“虛榮”。

不願意復讀,不想上專科,農村家庭花“高價”上民辦本科值得嗎?

不管是民辦三本也好,專科也罷,如果有那個積極向上的鬥志,那就一定要不負韶華,勇往直前,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說明:文章和圖片均轉載自“中國高校在路上”,謝謝分享!如有侵權,煩請告知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