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志願者手記:化身超能“大白”,一線守護國門!

來源 | 上海黃浦檢察

圖片

圖片

臧榮聖

黃浦檢察

3月24日

Law

自參加志願者隊伍以來,連續第二個晚班,即晚上8點30分至次日早上8點30分,似乎也已經逐漸習慣這種節奏了。

晚上8點半跟隨班車部隊準時來到浦東國際機場,每每看到這麼多穿著防護服的“大白”們,都在為上海、為祖國的健康努力,內心早已澎湃不已,穿上防護服,準備戰鬥。

圖片

我所在的小組是於3月22日被臨時召集,主要負責對入境人員轉運至黃浦區指定留驗點做病毒檢測。

當日,我們邊培訓、邊上崗,在聽完駐場負責人半個小時的志願工作速成培訓後,即刻向轉運重點國家小組的同志學習工作方法、經驗等,深感責任重大、只為做到全面、細緻。

圖片

因為政策的調整,導致登記人員增多,原本幾個區的集中登記點都“蝸居”在一個封閉在狹小的大廳裡,旅客大量集中的等候,也變相地增大了安全隱患。通過協調之後,黃浦區的臨時集中登記點被重新分配至通道處,周圍也按順序搬來了其他各區的登記點,標誌醒目,一切都變得更加井然有序。

圖片

圖片

我們時刻關注著政策的變化,從3月23日實施的對所有來自或途徑非重點國家(地區)的入境來滬人員實施100%病毒核酸檢測,將日本調出非重點國家名單、新增菲律賓為重點國家,到3月25日實施的虹橋機場國際、港澳臺航班轉場至浦東機場運營......政策的變化,意味著疫情輸入風險的加劇,我們感到的不僅僅是壓力,而更多的是責任。

圖片

9點多,我們小組接待到了一位旅客,租住在黃浦區。按照要求,我們將會安排她轉運至指定留驗點做病毒檢測。

11點左右,由我負責帶著她,乘坐我區安排的車輛,開始轉運。

圖片

從登記到坐車轉運,我們沒有過多的交流,她來滬前已經從朋友那裡獲知了這些規定動作,便很配合我們的安排。到達指定的留驗點,看到這裡已有多位“大白”在等著我們,我們將護照、登記表交接給那裡的負責人後,我當前的工作任務便完成了。

圖片

圖片

返回的車輛上,只剩我們轉運人員,可以在這段時間眯眯眼休息一下了。路上車輛稀少,路況較好,轉運來回一趟2個多小時,至浦東機場時,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1點多了。返回至集中登記點,已沒有了臨走時的吵鬧,觀看周圍其他各個區的登記點,也都將旅客安排轉運,這裡頓時顯得特別安靜。登記人員、轉運人員、駐場醫生等都爭取在這短暫的休息時間加以調整,沒人知道下一波客流將在什麼時候來臨。

3月26日

Law

這是連續第三個夜班,從今天的晚上8:30到次日早上的8:30駐守機場,轉運入境人員。

政策每天都在變,我們每天也都在改變著工作方式,只為更好地打贏防疫這場戰爭。新政策規定,取消原來規定的重點、非重點國家之分,所有入境來滬人員,全部實施為期14天的隔離健康觀察。我們轉運的人次必有所增加。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短時間內這裡便積壓了很多旅客,在分別登記好他們的信息之後,大約12點,我和組員準備帶領他們前往集中隔離點。

外面雷雨交加,早已分不清流下來的是汗水、還是雨水穿透防護服浸溼衣服,防護面罩上也被霧氣覆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辨識力。旅客們從下飛機到安排轉運,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後,只想儘快到賓館好作休息。我能深刻地體會到,這次疫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的感情在此刻是壓抑的,凌晨3點,完成交接後,我們回到了機場,這裡又是一片寂靜。

圖片

在這場同病毒對抗的戰爭中,那些衝鋒在一線的醫務人員,不懼危險,不計個人得失,只為能搶佔獲取勝利的至高點,而我只能以志願者的方式向他們表達敬意,為抗疫戰爭儘自己一份力。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