箇舊陽山生態公園5月1日正式上線!一起來愉快玩耍吧

5月1日箇舊陽山生態公園將正式對外開放!

箇舊,世界上礦業開採最早的城市。猶如一塊鑲嵌在滇西南大地上的“翡翠明珠”,處處蘊藏著“綠色寶藏”。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對雲南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雲南要努力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箇舊作為全省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全市幹部群眾緊扣雲南綠色發展的目標,從“工業發展觀”到“綠色生態發展觀”,向著創建資源枯竭城市可持續發展示範市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箇舊陽山生態公園5月1日正式上線!一起來愉快玩耍吧

這是陽山生態公園建設前的樣子 李瀏健男 攝

陽山之域,破蛹蝶變

如今,在箇舊老陽山,陽山生態公園已正式落成。未來,這裡將成為箇舊新晉“網紅”打卡地,也是“以生態修復助推鄉村振興、促進脫貧攻堅”的亮點之地。人們認識的錫都箇舊將以一個嶄新的“世界錫都、宜居箇舊”的姿態,讓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共享“箇舊山水”之美。

箇舊陽山生態公園5月1日正式上線!一起來愉快玩耍吧

現在的陽山生態公園 李瀏健男 攝

一個美麗的公園即將誕生

天賜好物,綠水青山無數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盡有建成後的陽山生態公園將會是什麼樣子呢?

據悉,這個毗鄰箇舊市區、位於錫城鎮新冠村的生態公園佔地約430畝,項目總投資約3600萬元,於2019年6月6日正式開工,目前,整個生態公園基本已經完成了項目建設,整體工程進展順利。

“追溯生命的本源,迴歸自然,於忙碌喧囂中覓得一處寧靜……”這是建設陽山生態溼地公園的初衷。站在高處遠遠眺望,公園整體呈盆地形狀,好像上天賜予的“綠色瑰寶”安然地落在城市的角落。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整座公園被綠色覆蓋,群山疊翠,綠水環繞、清新怡人,宛若一座綠色生態屏障,令人神往。

該工程項目負責人向介紹:“按照規劃設計,陽山生態公園結合了鄉村特色農業資源、高海拔景觀、工業廢棄土地等為主體資源,將充分發揮生態觀光、健身休閒、文化科教等主要功能,設置了文化性、活動性、生態型兼具的複合功能場地,不僅能滿足群眾遊樂、休憩、觀光、避暑等多方面的要求,還將為我市的城市發展注入更大活力。

項目依託周圍山勢俊秀的特點,打造生態停車場、休憩廊架、花瓣臺地、花海跌瀑、陽光草坪、臺地花園、健康慢跑道、護林廊、運動場地等景點景觀。未來待項目修復建成後,可形成立體環形遊覽線。

屆時,遊客無論從主入口或次入口進到溼地公園,都能暢遊繽紛花海,在層林盡染中與鳥兒、蝴蝶嬉戲,或可泛舟小池觀景,或站於森林氧吧感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景觀,或在陽光草坪休閒露營,還可漫步於浪漫的花間小道,流水汀步,一年四季,對杉望月,春花綻,秋意濃,夏果累,冬滿韻,盡情領略湖山相映的喀斯特生態溼地奇異風光。

生態公園的整個交通系統宛若人體的血管一樣,遍佈整個園區。依附於整個交通系統,環園區內還設計了一條主要車行道,作為整個園區主幹交通系統,這條主幹道結合了車行與健康步道,使其融為一體。其次在這些主幹交通道路上發散出枝狀次幹道,這些蜿蜒曲折的園路使得遊人更能體會到生態旅遊樂趣。與此同時,由於北側臨近村莊區域,現為農田,地勢較為平整,規整後將利用色葉植物打造色帶。不僅如此,陽山生態公園內還有一塊五人制的足球場、兩塊氣排球場和老年人門球場。同時,主路口廣場處還增加了一塊約4萬平方的民族廣場的基礎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廣場分為兩塊,民族廣場建成後將作為一個功能性的舉行活動的休閒廣場,主路口的廣場則作為一個避難集散中心。頗具特色的,還有將在這裡建設的美食廣場,休閒、娛樂、運動,美食,箇舊人的生活,怎一個愜意了得?

箇舊陽山生態公園5月1日正式上線!一起來愉快玩耍吧

公園內嬉戲的兒童

錫都之水翱翔在生態建設中的綠色之翼

流光溢彩的綠色之美不僅是山,還有水。箇舊堅持把水環境治理作為基礎性工程,將人水和諧的理念融入“陽山生態溼地公園”建設全過程,形成“雨水、汙水”二水共治的工程體系;依託現場地理高差優勢,建立分級雨水收集生態廊道,經水生植物吸收,地表徑流,最終達到收集、淨化水體的目的,並因地制宜提升自然生態景觀,以“綠色、安全、健康”作為生態公園發展生命線,真正實現水優城美的目的。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綠色”與“創新”碰撞,“文明”與“錫文化”交融相匯,箇舊,致力走出一條生態文明和發展經濟相得益彰的路子。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旅遊產品,一種文化就是一個城市的旅遊脈絡,勤勞勇敢的箇舊人,把歷史、民俗、自然、錫文化等元素嵌入每一個項目和環節,將自身歷史人文與自然山水、生態水利相結合,體現獨特的文化氣息。

春夏秋冬,清風拂面,行走在陽山生態地公園,眼見重重青山迭出,處處煥發勃勃生機……百姓手中的“金山銀山”,觸手可及。

雲南網通訊員 劉莎莎 段靖雄 朱應忠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