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切忌隨意吃藥,最好別碰這8類藥物,以免胎兒“受罪”

在懷孕期必須做好全面防護,保證孕婦和胎兒健康。但在懷孕期間難免會出現頭痛腦熱的情況,症狀嚴重時必須用藥治療,但用藥前需諮詢醫生,以免服藥不當而影響胎寶寶發育。

懷孕期間切忌隨意吃藥,最好別碰這8類藥物,以免胎兒“受罪”

哪些藥物可引起胎兒畸形?

1、抗真菌類藥物

在懷孕期間若感染酵母菌時,需諮詢醫生用藥,不能單單靠一種抗真菌藥物治療。抗真菌藥物中的活性成分,極大可能會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臍帶血中,從而影響胎兒發育。

2、抗精神類和鎮靜催眠類藥物

抗精神病類的藥物可增加胎兒患上癲癇風險,懷孕期需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另外懷孕期也不能使用鎮靜劑,會增加胎兒患戒斷症狀的風險。

3、抗生素

大多數抗生素藥物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身體中,此藥物可影響胎兒聽覺神經,導致出現先天性耳聾。另外,四環素和磺胺類藥物也會引起胎兒先天性畸形。現在廣泛用於抗感染的藥物,雖然有很強的抗菌效果且作用強,但可影響胎兒軟骨發育。

4、瀉藥和抗凝血藥物

懷孕期間不能用瀉藥,不然會導致反射性子宮收縮,從而引起早產或流產。同時也不能用抗凝血藥物,會導致胎兒小頭畸形。

懷孕期間切忌隨意吃藥,最好別碰這8類藥物,以免胎兒“受罪”

5、解熱鎮痛類藥物

若在懷孕早期長期用阿司匹林的話,可引起腎臟、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畸形以及唇顎裂。消炎痛可引起動脈導管過早關閉。

6、激素類和維生素類藥物

性激素類藥物可影響胎兒性別發育,甚至導致胎兒生殖器分化不全。懷孕期若大量服用維生素藥物的話,會增加胎兒畸形率。

7、甲狀腺素和抗腫瘤藥物

在懷孕期間若用抗甲狀腺藥物和甲狀腺素等都會對胎兒有刺激作用,若必須用的話,需聽從醫生建議。懷孕期用抗腫瘤藥物,可能導致胎兒出現多發性先天性缺陷。

8、中成藥

只要說明書上標有孕婦慎用或孕婦禁用的中成藥都不能用,因為中草藥製劑成分很複雜且作用機制有多種,孕婦在使用時一定要謹慎。

懷孕期間切忌隨意吃藥,最好別碰這8類藥物,以免胎兒“受罪”

溫馨提示

懷孕期間儘量不要吃藥,以免藥物對胎兒帶來影響,在備孕期需瞭解哪些藥物是不能服用的,即使用藥也要選擇安全性高且副作用小的藥物。患有慢性疾病的女性備孕階段需減少用藥量,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藥物,儘量是停止用藥。

#健康科普排位賽#

#423頭條知識節#

參考資料:《科普|容易引起胎兒畸形的藥物有哪些? 》,搜狐網,2020-01-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