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命脈——工業(韓國篇)

閒友易付,不僅是一款移動POS機、智能還款軟件,還是綜合商城、信用卡在線申辦窗口、辦理車險、購買彩票的綜合性、多功能一體化的服務平臺。

------------------------------------------------------------------

國家命脈——工業(韓國篇)

2014年6月,韓國推出了被稱為韓國“工業4.0”的《製造業創新3.0戰略》。

這個戰略是韓國工業的第三次戰略調整。

前面兩次分別是1960-1975年的輕工業崛起,當時的戰略叫做‘進口替代”戰略;1975-2010年這期間,韓國抓住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機遇,通過擴大出口,提出了製造業強國的“趕超”戰略。

這兩次戰略讓韓國到達了現在的位置。

但是受到2008年經濟危機的衝擊。韓國從2010年以來,製造業開始停滯,多個領域受到來自中國的強烈挑戰。

為了保持韓國在製造業的優勢地位,受德國“工業4.0”戰略的啟發,韓國政府決定大力介入製造業復興,於是,2014年6月,《製造業創新3.0戰略》提出了。

2015年3月,韓國政府推出了《製造業創新3.0戰略實施方案》,也就是在每個行業究竟怎麼辦,這個戰略體系也算是最終形成。

我們今天重點說一下後面這個實施方案。

這份文件非常精煉,跟昨天英國人那份文件有天壌之別。體現了儒家文化“不瞎幾把逼逼”的特點。

(一)概述

韓國人認為,目前的韓國是全球技術的領導者,特別是在信息通信領域,為韓國經濟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彌補了韓國自然資源相對較少的缺點。

在這份文件中,韓國人提出,製造業創新3.0是漂淨慧ZF在經濟領域的旗艦政策,屬於重中之重,因此要全力推進。

(二)主要優勢

韓國人認為自己還是存在很多優勢。

第一,ICT產業保持領先。平板顯示器、半導體通訊設備和設備基於信息和通信應用程序等在全球保持領先。

特別是三慫電子,LG電子,SK電訊等。

第二氣車工業是世界上第五大產業群,佔據全球產量的6%,現代汽車,通用韓國起亞汽車都是大型企業。

第三,專利技術較多,韓國擁有佔全球專利領域14%的物聯網技術。

(三) 主翻隞

韓國人認為當前主要的挑戰來自四個方面:

從內部來說,一是韓國製造企業面臨嚴重的低生產率、低效率困擾;二是製造業增長疲軟、出口大幅度減少。

從外部來說,一是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的強勁崛起,二是日元的持續疲軟。

在主要挑戰中,韓國人還認為韓國自己的製造業在工程工藝、設計、軟件服務、關鍵材料、零部件研發、人員儲備等方面跟日本、美國、德國存在很大差距。

(四) 主要戰略

韓國人在這份文件提出,要實現韓國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通過實施“製造業創新3.0”戰略,到2024年韓國製造業出口額達到1萬億美元,競爭力進入全球前4名,力爭超越日本,僅次於中國、美國和德國。

為此,韓國提出了三大支拄。

第一,大力推廣智能製造

主要包括5點:

一是建設智能工廠,韓國人打算到2020年建設10000個智能工廠。

二是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生產全過程的智能化,實現智能工廠。

三是由商業邪會、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組成“智能工廠推進聯盟”

四是_8艮企業一起籌集1萬億韓元,組建制造創新基金

五是建立產業創新3.0標準體系,並在中小企業推廣。

第二,提升重點領域的產業核心力

主要包括3個方面。

一是提升新材料、元器件的國際市場主導權。

二是打造元器件、新材料產業園,積極吸引國際企業入駐。

第三,夯實製造業創新基礎

主要包括4個方面

一是培養複合型人才,引導大學和職業教育機構開始轉型

二是韓國政府層面成立東北亞硏發中心,構建東北亞技術合作網絡,共同硏發氣候應對以及能源等國際合作項目

三是與美國、德國、以色列等國家聯合舉辦高端技術交流會

四是推動國家間產業基金合作。

(五)戰略任務

1.發展融合型新興產業。

主要目標是:利用新一代智能融合技術,培育3大類、13項具備未來新動力的融合型新興產業。主要系統產業、材料零部件產業、創意產業、能源產業。

第一,系統產業項目包括無人機、機器人、海洋成套設備、高端材料加工系統和無人駕駛汽車等5項。

第二,材料零部件產業項目包括碳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可穿載智能設備等3項

第三,創意產業項目包括模擬培訓系統、健康管理系統、智能生物生產系統等3項

第四,能源產業項目包括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系統、直流輸配電系統等2項。

13個行業中,特別需要在9個戰略性行業進行投入,分別是:

智能汽車、5G、深海設備、定製的健康保健、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機器人、安全管理智能系統、AR、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混合動力系統。

這份文件提到了幾個具體的小目標:

到2023年,成為全球第三大垂直起降無人機生產國家;

到2020年,機器人市場規模從目前的22億美元增加到79億美元,實現出口25億美元。

(這個版塊是這個戰略最核心的部分,基本上把韓國未來的產業方向說清楚了)

2.提高製造過程的智能化水平

主要目標是:通過大數據、物聯網和雲計算等先進技術應用於整個生產過程,形成一套高度靈活、個性化和網絡化的生產體系。

最終目標是截至2020年,建設10 000個智能工廠,並將全國1/3的20人以上工廠都改造為智能工廠。

3.樹立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的主導地位

主要目標是:擺脫核心材料和零部件長期以來受制於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情況。掌握自己的核心材料和零部件。

最終目標是根據材料和零部件的技術發展趨勢及相關產業的需求,明確擴大硏發範圍,在2019年前,實現汽車、船舶、半導體等重點產業產品所必需30類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韓國本土生產。2025年,實現對核心SOC (系統級芯片)等100項未來領先型關鍵元器件的韓國本土生產。

(六)主要措施

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韓國人在這份文件提出,智能工廠及融合型新興產業等領域需要投資共24萬億韓元(約合230億美元),為解決融資問題,韓國優先採取政府扶持政策。

策一,韓國政府投入2萬億韓元(16億美元)設立政府引導基金,主要投資創新型企業和優秀中小企業,目的是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企業技術改造和未來新興產業領域。

第二,韓國政府投入1萬億韓元(8億美元)用於3D打印、節能和物聯網等8大智能技術的研發及上市計劃。目的是縮小與相關技術領先國家的差距,同時縮短智能技術硏發的週期。

第三,韓國地方政府釆取扶持政策,被列入扶持計劃的企業最高可以申請1億韓元補貼。

第四,韓國政府在13個領域投資4400億韓元(3500萬美元傭於研發和推廣。

2. 明確智能製造技術發展路線圖

這份文件中提出,韓國需要在後續推出智能製造的專項路線圖,作為這份文件的補充。

(隨後,2015年底,韓國提出了這份路線圖,非常細緻的涵蓋了8個領域,也就是:智能傳感器、空間物理系統、3D打印、節能、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全息圖像)。

需要說明的是,韓國政府在這份路線圖中提出未來5年向上述8個領域投入4億美元,扶持研發。

3.扶持中小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

韓國人指出,目前韓國前20大財團的研發投入與研發人員佔韓國全國研發總投入和硏發的一半以上,而中小企業的研發能力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為解決中小企業技術落後及融資難問題,釆取了“一對一綁定”辦法,15家大企業集團與17個地區一一綁定。

從目前情況來看,韓國這份文件執行的並不好。

原因是隔壁的強國阻斷了韓國向上的空間,市場在逐步被替代。根本原因還是韓國自己作。具體就不說了。

韓國央行公佈的2018年GDP增速是2.7%,是六年以來的最低值。

從2018年數據來看,韓國GDP總量1.66萬億美元左右,廣東的GDP總量在9.7萬億美元左右,但是韓國在製造業方面的調整還是值得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學習下,畢竟國土面積、人口都差不多,還是有追趕空間的。

韓國這份報告,在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網站可以找到。

網址如下 http://www.motie.go.kr/www/main.do

-------------------------------------------------------------------

做代管的太多了。為‌‌什麼一定要做“閒友易付管家”!

優勢:

一.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養卡代還費率基本都是在1.5%~2.5%以上,閒友易付只需0.50%+2,行業唯一的T+0秒到賬

二.運用應還款額5%左右的資金可實現信用卡當月賬單還款,將最少的資金最大化利用。

三.在中鐵支付、易極付、暢捷商旅等旗下的支付平臺交易,資金由銀行託管,由陽光保險集團承保及賠付。因軟件引起的客戶損失,由保險公司進行相應賠付。

四.不是所有的代還軟件都有支付牌照

五.一鍵搞定所有繁瑣手續

六.不限額度:不限還款額度,不管您的卡額度高低,都可以實現智能還款

七.免費註冊使用,交易返還分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