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屈原放逐的楚懷王,視邦交如兒戲,多次背叛,最終把自己坑死了

說起春秋時期南方那個強大的“楚國”,可以說是命途多舛,但又自強不息。它和秦國一樣,都是從被中原諸侯國瞧不起的存在,變成了需要各國聯手抗衡的龐然大物。

但兩者不同的是,秦國一連出了幾任明主,找到了正確的方向,而楚國卻因為楚懷王的“愚蠢”,逐漸喪失了逐鹿天下的資格。

縱觀楚懷王的一生,楚國的強大和他關係並不大,但楚國的衰退卻是應該由他來負責的。

造成這一結果最為關鍵的地方就是,楚懷王近乎“兒戲”一般的邦交。

將屈原放逐的楚懷王,視邦交如兒戲,多次背叛,最終把自己坑死了

諸侯合縱攻秦,聯盟合縱長首先叛變

說起這個“楚懷王”,雖然有的觀點認為,在其治理楚國的初期使得國富民安,一時間有成為新任“霸主”的態勢,但後來接連失誤,以至於楚國錯失良機,所以對其的評價應該是“譭譽參半”的。

但是,楚國作為南方的大國,一向強大,交到楚懷王手中之時本來就是兵強馬壯,這一部分功績與楚懷王沒有關係。

而在他治理楚國的這一段時間裡,屈原等人在早期成為了朝堂核心,為楚國培育了大量人才,並且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楚國重新成為了當時最為強大的國家。

乍一看,這些功績似乎是楚懷王的,但實則不然,等到他放逐掉屈原等人之後,靳尚等小人當權,楚國又變得混亂不堪。

這就暴露了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楚懷王非常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無論是屈原等人的引導,還是靳尚等人的誤導,甚至是敵對國家的蠱惑。

將屈原放逐的楚懷王,視邦交如兒戲,多次背叛,最終把自己坑死了

那麼,這樣來說,楚國前期所表現出來的強勢其實和楚懷王關係並不大,基本上是屈原等人的能力所致,之後“親小人,遠賢臣”才是楚懷王的昏聵之處,楚國的沒落和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在楚懷王疏遠屈原等人之後,表現得最為離譜的行為就是對“邦交”的兒戲態度。

在其即位之初,楚國作為當時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坐視中原諸國和秦國不斷交戰,又長年沒有大的戰事,國力積累雄厚,一時間讓各諸侯國心生忌憚。

於是,這些諸侯國就想拉楚國下水,組成聯軍,一同討伐秦國。

秦國和楚國其實沒有什麼大的仇怨,反而多有聯姻,這也和當時秦楚兩國的處境有關。秦國被稱為“戎秦”,楚國被稱為“荊楚”,都不被中原諸侯國所接納,認為這兩個地方是粗鄙荒蠻之地。

所以楚國在面對各諸侯國指責、刁難的時候,經常用的一個藉口就是:

我蠻夷也。

將屈原放逐的楚懷王,視邦交如兒戲,多次背叛,最終把自己坑死了

那麼可想而知,突然之間中原諸國開始主動接納楚國,甚至邀請楚國作為這次伐秦的合縱長的時候,楚懷王心裡非常高興,以至於他根本沒想到秦楚之間是否有大的仇怨。

這一下讓秦國異常難受,之前都是面對中原諸國的討伐,和楚國並沒有太大的摩擦,而國內大軍正在征討巴蜀,一時間也無力應對,這就出現了著名的“張儀欺楚”的故事。

張儀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出使楚國,對楚王曉以利害,為其剖析了秦楚兩國的歷史關係,不僅沒有宿怨,反倒有姻親,這就使得楚懷王感到迷惑,不禁懷疑自己伐秦的舉措是否“師出有名”了。

也難怪,無論是韓趙魏“三晉”還是遠在東方的齊國,他們都是和秦國有仇的,可楚國沒有仇,為什麼要趟這渾水呢?

緊接著,張儀再誘之以利,說要把六百里商於之地送給楚王,用以修好。這樣一來,秦楚之間最後的一點本來也算不上大的間隙也沒有了,楚國不費一兵一卒就獲得了天大的好處,為啥還要去打仗呢?

這時候,楚懷王容易受人影響的毛病又犯了。

將屈原放逐的楚懷王,視邦交如兒戲,多次背叛,最終把自己坑死了

即使屈原等人極力反對,但在靳尚等人的蠱惑下,在張儀如簧的巧舌下,在六百里商於之地的誘惑下,在秦楚曾經相同的處境和親密的歷史關係下,楚懷王決意背棄“齊楚聯盟”。

在沒有拿到任何實質性好處的時候,楚懷王為了表示自己對秦楚和好的誠意,就率先和齊國斷去了盟約,使得這次“合縱伐秦”以失敗告終。

得罪了齊國和“三晉”的楚國並沒有拿到張儀許諾的“六百里商於之地”,因為張儀變卦了,翻臉不承認是“六百里”,而是“六里”,這使得楚懷王惱羞成怒。

他不顧屈原等人的勸阻,怒而攻秦!

結果卻是,一敗於丹陽,再敗於藍田,三敗於召陵,喪師辱國不說,還被韓魏兩國趁機偷襲,不得不丟失大片土地。

這時候的楚國先是背棄了齊、韓、趙、魏的盟約,又和秦國交惡,可以說是舉世皆敵,但邦交之間利益為先,它在不久之後又和齊國等達成了盟約。

然而,這次盟約在不久之後又被楚懷王背棄了。

將屈原放逐的楚懷王,視邦交如兒戲,多次背叛,最終把自己坑死了

在同一處地方跌倒兩次,但楚懷王稍微變得“聰明”了一點

在南方不僅僅只有楚國一個大國,吳國、越國也逐漸崛起,雖然整體實力趕不上中原諸國,但也不容小覷。

本著“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的原則,齊國和楚國在共有利益的基礎上再次聯合,一同滅掉了這個出過勾踐、范蠡、西施等諸多名人的國家。

有著這樣的契機,齊楚兩國又成為了盟友,自然和“三晉”韓趙魏的關係也有所改善。

這樣的情況自然不是秦國希望看到的,於是“故技重施”,再次派人入楚修好。

楚懷王變得聰明的地方就在於這一次不見到實質性的好處,根本不同意秦國的一切建議。

將屈原放逐的楚懷王,視邦交如兒戲,多次背叛,最終把自己坑死了

當然,這樣的情況秦國自然也清楚,畢竟張儀將一眾楚臣戲弄得太狠了。

而這時張儀已死,楚國對他的怨念不能長存下去,新任秦王是秦昭王,攜帶了大量禮物,有財帛、美女以及秦楚聯盟後的美好前景,再次來蠱惑楚懷王。

楚懷王感到非常高興,禮物全收,但就是不明確表態,畢竟財帛、美女這些楚國不缺,只是面子上的好處罷了,而兩國聯盟之後的前景還虛無縹緲,自然不能打動這時候的楚懷王了。

於是,兩年之後,秦國主動歸還了曾經奪取的“上庸”等地,這就是實質性好處了。

楚懷王心花怒放,立刻和秦昭王訂交,並且按照秦楚盟約,再一次背棄了齊、韓、趙、魏的合縱之盟。

這一下就讓齊國等大為惱怒,不再攻秦,齊、韓、魏三國合兵伐楚。楚國大敗之後,派遣太子為質,求救於秦。秦國果然出兵,兩國聯合打退了齊魏韓聯軍,一時間秦楚關係親如兄弟。

然而,兩年之後,楚太子在秦國殺死了一位秦國大夫,逃回楚國,於是秦國起兵伐楚。

將屈原放逐的楚懷王,視邦交如兒戲,多次背叛,最終把自己坑死了

這一次“伐楚”更有意思,是秦國聯合了齊國、魏國、韓國一同出兵。

兩年之後,秦國再次伐楚,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楚懷王惶恐之下派遣那位在秦國殺了人的太子入齊國為質,向齊國求救。

之後一年,秦國再次伐楚,攻取八城。

楚懷王輕信秦國盟約,意圖再次背棄與齊國的聯盟

在秦國兵鋒所指之下,楚懷王卻接到了秦昭王邀請其赴武關會盟的消息。武關就在今天的陝西境內,屬於秦國國土。

這件事情一看就不靠譜,兩國會盟,要麼在雙方邊境,要麼在第三方的小國內部,哪有楚懷王去秦國會盟的道理?

但是,楚懷王被秦王所說的理由打動了。

將屈原放逐的楚懷王,視邦交如兒戲,多次背叛,最終把自己坑死了

秦昭王說,秦楚兩國本來是姻親至好,秦國本著和楚國修好的態度屢次派人尋求聯盟,楚太子入秦為質,雙方都比較滿意,可是他殺人之後竟然不告而逃,這就使得秦國惱怒,進而出兵伐楚。

現在聽說楚國又派遣太子入齊國為質,想要對付秦國。我們兄弟盟國之間的矛盾不必要他們介入,現在事情差不多了,我們可以重修盟好。

這一番言論可以說是軟硬兼施,說起秦國伐楚的原因,言下之意是因為楚太子“不告而逃”,如果當時把事情說開,根本就沒有兵戎相見的事情。鬧成這樣,也只不過是秦國需要給死去的臣民一個交代而已。

然後又說楚太子入齊一事,表露秦國害怕齊楚結盟的態度,希望和楚國重修盟好。

再有,秦國在和楚國修好的時候,有過返還侵奪土地的先例,這也是一個重要誘惑。

這一番話說得楚懷王搖擺不定,仔細想想確實錯在楚國,於是不顧屈原等人反對,決意赴秦修盟,再次背棄齊楚盟約。

將屈原放逐的楚懷王,視邦交如兒戲,多次背叛,最終把自己坑死了

事情到後來就很清楚了,楚懷王一到武關就被扣留,接著就被挾持到了咸陽,逼迫其先割地再結盟。

最終楚國臣民沒有受秦國脅迫,反而另立楚王,表現出放棄楚懷王的態勢,這才使得秦國的謀略失敗。

在很多作品當中認為秦國脅迫楚懷王是一記昏招,會給秦國帶來麻煩,其實根本沒什麼影響。

當時已經是戰國時代,不再是春秋時期“爭霸”階段,如齊桓公會盟諸侯不帶兵車來博取好名聲,諸侯國都被滅了大部分,為了吞併使出各種陰謀詭計並不少見,就像“張儀欺楚”一般,名聲雖差,但沒有實質壞處。

所以,欺騙、扣押前來會盟的楚懷王,在當時的環境中只能說明楚懷王的愚蠢,秦國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損失。

將屈原放逐的楚懷王,視邦交如兒戲,多次背叛,最終把自己坑死了

而楚懷王至死也沒能再返回楚國,這也是他自己的“愚蠢”所致,怨不得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