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堡寄情,那個他無處安放青春的地方

宣堡,又稱宣家堡,隸屬於江蘇省泰興市;在宣堡郊區,聳立著一個巍峨高大的牌匾刻著“宣家堡”;我的那個他用地道的方言告訴我,叫“宣嘎堡”。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小鎮,宋代民族英雄岳飛麾下大將宣秉在這裡安營紮寨抗擊金軍,宣堡因此得名建鎮。

第一次聽說有個宣堡的地方,那是我以女朋友的身份第一次來他家,無聊之際他說帶我去宣堡玩。他向我描繪了宣堡種種的好,興奮的說起小的時候,他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跟著他爸去宣堡澡堂子裡洗澡,洗完澡再買一袋兩毛錢的五香瓜子,那是他覺得最幸福的時刻。而我婆婆對宣堡的描繪,讓我覺得那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那年她快要生了,而我的公公還在宣堡看大戲,直到舅舅找到他才戀戀不捨的回來,一到家他就出生了。繁華熱鬧的宣堡,以至於讓人能夠暫時忘卻人生的大事。

宣堡不是他的故鄉,這裡有他無處安放的青春。因為他曾經生活了三年的地方,宣堡中學已經兼併掉了,變成了初級中學,只有曾經的教室些許在,能回憶青春的美好。他興致勃勃的對著兒子說著這個那個曾經是爸爸當年的教室,並若有所思的回想當年曾經在這裡奮筆疾書。每次路過“崇頭村”,看到大大的村名的牌子,他興奮地說:“看,崇嘎頭,秋(就)到了,秋(就)到了!”上高中的時候,騎車騎到“崇頭村”的時候他就覺得很放鬆了,就快要到學校了。離開“崇嘎頭”,又是滿心歡喜回家嘍回家嘍。他的媽媽,在他上高中的時候,風裡雨裡去,給他在這個路口送了多少好吃的。我的那個他,不負眾望的,以年級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高等學府。

現在每次來宣堡,吃餛飩成為我們的必修課。餡美,皮薄,晶瑩剔透的餛飩三下五除二就吃光了,連同湯都喝的精光。我們常常去的一家“飛馬小餛飩”,這是一家小店。旁邊還有“宣堡正宗小餛飩”,一家大的“飛馬小餛飩”,但我們還是去那個小的“飛馬小餛飩”,據說這家小的“飛馬小餛飩”才是地道正宗的宣堡口味。宣堡還是周邊鄉民們逢年過節聚會娛樂的地方,我們曾經想去那個“銅鑼灣”,幾次都客滿,很遺憾從沒在裡面放歌過。“百樂勝”,氣派的大超市,乍一看名字還以為民國時期上海的“百樂門”,老老和奶奶牽著孫子孫女的手,給他們買愛吃的“粑粑”;過年的時候很多人在這裡選購年貨,人山人海的氣勢,不亞於城裡的大超市。宣堡眾多的服裝店是周邊鄉民們閒逛的首選,很多人在這裡比劃試選衣服。宣堡,宛如一座泰興的小“上海”城。

宣堡,喧譁與風景並行的小鎮,期待未來更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