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試水“外賣”,打撈的是“周邊經濟”

疫情當前,為了留住讀者、爭取讀者,不少實體書店開始思考更多樣的經營策略。3月起,北京105家實體書店陸續入駐外賣平臺,讀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鐘的送達服務。外賣服務覆蓋且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書店現有的讀者輻射範圍,同時保持了產品的多元性。開業月餘,線上“成績”不錯,兒童繪本、社科類圖書、文創類商品是較受歡迎的品類。

把圖書銷售納入外賣、快遞範疇,圖的是“快”,但在經營和銷售模式上其實並不具多大優勢。圖書雖是“精神食糧”,卻並非生活必需品——書嘛,一天兩天不看,也餓不死人。因此對於大部分讀者,買書還是看性價比,這也是網上購書發展起來之後,實體書店經營越來越難的原因。折扣力度大、網購方便,大部分紙質書網上就能解決,至於那些急著用的書,電子書很好地滿足了即時需求,而專業書、冷僻書,也有舊書網可以幫忙。實際上,無論是就功能還是效率來講,現有的網上購書、電子閱讀,有著傳統書店不可比擬的優勢。

實體書店試水“外賣”,打撈的是“周邊經濟”

廣州一家書店內,讀者在閱讀書籍。南都記者 林宏賢 攝

在此情況下,實體書店想方設法拓展業務、增收創收,比如從純粹賣書,到“周邊”也賣,同時強化交流功能,開講座辦展覽,為某些特殊讀者群提供服務(如親子教育),這些當然是網絡一時無法替代的。可新冠疫情一來,連這一部分服務也無法提供了,這對實體書店是雪上加霜。試水外賣,我的理解,可能掏錢的消費者只有兩種情況,一是疫情期間確實急需實體書;第二,不見得便宜,讀者還願意買單,只能從“做慈善”的角度來理解了:這一部分讀者考慮的是,假如我家附近的某家書店,再不支持一下,可能就真的倒閉了。

外賣圖書跟網購圖書的區別,我覺得也就在這裡。網購跨越地域,而外賣實際上是在搶救“周邊”,支持“社區經濟”——外賣都有送貨範圍,太遠了不送,因此我把這項服務理解為書店向老讀者、周邊市民發出的求救信號。因為疫情帶來的隔離,人流量減少,一些中小店鋪很難維持。而小食店、小咖啡店、髮廊、書店……不同於大商家,倒了就倒了,永遠救不回來了。想象一下,有朝一日,疫情過後你走在家裡附近的街道,那些過去熟悉的吃飯、放鬆、消遣、買書買零食的小店全都消失了,你會作何感想?從這個角度,我覺得假如周邊有你心水的書店,抱著能救一家是一家的態度,不妨幫幫忙、救個急,買上幾本好了。

新冠疫情無疑改變了所有行業的生態。作為實體書店,除了讀者相助、政府給予稅收優惠和救濟,自己也要想一想,疫情過後怎麼辦?未來自己不可取代的地方在哪裡?就我自己的經驗,好的書店其實賣的不是書,而是“導購服務”,最新的好書、值得看的經典,店主已經為你選好,省去挑書、看“垃圾書”的時間,背後則是店家選書的眼光、薦書的學識。好的店家,既是讀書人,又是圖書館員,為讀者提供信息、做茫茫書海的嚮導。網絡時代都說“帶貨”經濟,實體書店提高含金量,比拼的還是腦量,網購也好外賣也好,總有讀者願意為不圖虛名苦練內功的書店埋單。 □麥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