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去年的教育報憑啥敢賣天價?

近日,一位來自浙江省某小學的教科室主任反映,自己所在的學校因為要組織老師參與“浙江省教育報”舉辦的論文比賽,需要用到報紙上的徵文報花(只有1月份和2月份的報紙上才有,沒有報花就沒有資格參加)。但是,因為要參加的教師比較多,報花不夠用,於是就想到了到網上買。果然,在一家賣舊書舊報紙的網上真的找到了這份報紙。但是一看價格,傻眼了!

一張去年的教育報憑啥敢賣天價?

這樣一份過期的報紙,居然要賣198元!

再來比較一下同樣的報紙,因為沒有報花,只需要2元就夠了。這麼算下來,一朵小小的報花,居然價值196元!

一張去年的教育報憑啥敢賣天價?

這位主任因為覺得價格實在太高了,就沒有買。接著,他想到了專賣二手物品的某魚網站,上去一看,果然也有這份報紙——而且就是在三天前發佈的,看來是專門在這裡等著啊。

來,看看價格:標價100元!還是很貴啊,但是沒辦法,沒有其他的賣家了。而且,在這件商品的下面已經有人在諮詢了,如果下手慢的話,說不定還買不到。這位主任就想,能不能和賣家溝通下,看看多買能不能便宜點。於是,他嘗試著和賣家聯繫上了。下面是他們的對話:

一張去年的教育報憑啥敢賣天價?

大家看,一份過期的報紙真敢賣100元,5份就要500元,而且還不能還價!說真的,要不是有這朵報花,有哪個傻瓜會來買啊?

可是沒辦法,因為有需求就有市場。你不買,自然會有人買——全國那麼多教師,總會有人需要這個東西的。賣家看中的就是這個,所以就敢定這樣的價!

在外人看來,有那麼多的老師要買一份過期的,價格還很貴的報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只有當老師的才知道,這個問題的最終指向就是——職稱評審。在很多地方,論文是職稱評審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高級別的獲獎論文,很多老師連評審的資格都沒有。在這樣的政策導向下,很多人就想著怎樣去弄一張這樣的獎狀來。於是,有的老師找關係,走後門,希望有關部門能發一張。有的老師就自己掏腰包,花錢參加各種比賽,不管正規還是不正規,只是希望能弄到一張。而且,現在有些報紙雜誌正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機,專門發佈各種消息,只要你肯給錢,少則幾百,多則上千,就可以給你發獎狀或發表文章。錢給得越多,級別就越高。這簡直成了一門很好的生意了!

而且,在這樣的政策導向下,還會有各種不利的影響,比如,很容易產生學術不正的後果。有些老師寫的論文數據造假、案例造假;有的老師把論文題目改一下,這個比賽參加,那個比賽參加;有的老師一學期要寫十幾篇論文,這些論文的質量可想而知!

一張去年的教育報憑啥敢賣天價?

教育,是一門需要用心去做的事業。如果每位老師都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寫論文,做課題上面,一門心思地想把這些東西作為職稱晉升的敲門磚,那麼對課堂教學的影響肯定是很大的。最終受害的還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有些地方也看到了其中的弊病,開始嘗試取消對論文的硬性規定。比如福建省教育廳林和平廳長在今年的教育新春發佈會上就說過,在福建省,對於鄉村教師,我們不能跟其他老師一樣,跟他們要科研課題,要論文,我們要側重於評價他的師德師風,評價他的教學工作,評價他一線的工作經歷、側重於更加體現鄉村教師實際的工作業績。很顯然,這樣的改革肯定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那麼,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什麼時候不再出現一份舊報紙敢賣200元的奇葩事情,就表示這樣的改革收到成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