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父親寫給兒子的信:我沒有權利當窮人

親愛的約翰:

有很多悲劇都因偏執和驕傲而引發,製造貧窮的人也是一樣。

許多年前,我在第五大道浸禮會教堂,曾偶遇一個叫漢森的年輕人,一個在節衣縮食中悲慘度日的小花匠。也許漢森先生自以為堅守貧窮是種美德,他擺出一副品格高尚的樣子對我說“洛克菲勒先生,我覺得有我有責任同你討論一個問題-金錢是萬惡之源,這是《聖經》上說的。”

就在那一瞬間,我知道漢森先生為什麼與財富無緣了,他是在從對《聖經》的誤解中獲取人生教誨,但他卻渾然不覺。

一個父親寫給兒子的信:我沒有權利當窮人

我不希望讓這個可憐的年輕人在他心胸狹窄的沼澤中越陷越深,我告訴他:“年輕人,我從小就不斷接受各種基督教格言的薰陶,且以此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我想你也是一樣。但我的記憶力似乎要比你好一些,你忘了,在那句話的前邊還有一個字-喜愛,喜愛金錢是萬惡之源。”

“你說什麼?” 漢森的嘴巴大張著,好像要吞下一條鯨魚,真希望他賺錢的胃口能有那麼大。

“是的,年輕人,” 我拍拍他的肩頭,說“《聖經》根源於人類的尊嚴與愛,是對宇宙最高心靈的敬重,你可以毫不畏懼地引用裡面的話,並將生命託付給它。所以當你直接引用《聖經》的智慧時,你所引用的就是真理,喜愛金錢是萬惡之源。哦,正是如此。喜愛金錢只是崇拜的手段,並不是目的。如果你沒有手段,就無法達成目標,也就是說,他只知道當個守財奴,那麼金錢就是萬惡之源。”

一個父親寫給兒子的信:我沒有權利當窮人

“想想看,年輕人,” 我提醒漢森,“如果你有了錢,你就可以惠及你的家人、朋友,給他們快樂、幸福的生活,更可惠及社會,拯救那些孤苦無助的窮人,那麼金錢就成了幸福之源。”

“年輕人,手裡每多一分錢就增加了一分決定未來命運的力量,去賺錢吧,”我勸了他,“你不該讓那些偏執的觀念鎖住你有力的雙手,你應該花時間讓自己富裕起來,因為有了錢就有了力量。而紐約充滿了致富的機會,你應該致富,而且能夠致富。記住,小夥子,你雖是全世界的匆匆過客,卻要卻也要劃出一道人生的光亮。”

我一直以為,每個人都應該花時間讓自己富裕起來。當然,有些東西確實比金錢更有價值。當我們看到一座落滿秋葉的墳墓時,就不免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悲傷,因為我知道有些東西的確比金錢崇高。尤其是那些受過苦難的人更能深深的體會到,有些東西比黃金更甜蜜、更珍貴、更神聖。然而,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那些東西沒有一樣不是用金錢來大幅提升的。金錢不一定萬能,但在我們這個世界,很多事情是離不開金錢的!

一個父親寫給兒子的信:我沒有權利當窮人

一個人如果說“我不要金錢”,那就等於是在說:“我不想為家人、友人和同胞服務。” 這種說法雖然荒謬,但要斷絕這兩者關係同樣荒謬!

我相信金錢的力量,我主張人人都應當應該去賺錢。然而宗教對這種想法有強烈的偏見,因為有些人認為,作為上帝貧窮的子民是無上的榮耀。我曾聽過一個人在祈禱會上禱告說,他十分感謝自己是上帝的貧窮子民,我聞聽不禁心裡暗想:這個人的太太要是聽到他先生這麼胡言亂語,不知會有何感想?她肯定會認為自己嫁錯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