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心:女兒高三備考的那些日子(高考倒計時60+30天)

你有拖延症嗎?快高考了,你還在拖延嗎?如何戰勝它呢?

實際上95% 的人都有過拖延行為——比如碗放到第二天再洗,作業拖到半夜才做;白天刷手機,晚上加班趕進度完成工作,等等等等……

當拖延與執行之間起了衝突,甚至危及生活而讓你焦慮,我們就必須採取辦法解決拖延。

要想戰勝拖延症,我們首先得明白我們為什麼會拖延。當我們碰到一個比較棘手的任務,比如背會高考語文必背60篇,或者做完10套高考數學真題,我們就會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這時,我們的大腦就會驅使我們將注意力轉向其他更容易的任務,比如刷朋友圈、看抖音等等。這樣,我們就能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暫時愉悅。人是習慣的動物,久而久之,人就會把拖延養成一種習慣。

成績的好壞,差別就在於成績差的同學遇到學不會的,就感覺太難了,然後放棄去做其他更容易的事情,比如玩遊戲;成績好的同學,則是遇到學不會的,會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解決了問題再去玩,差別的產生就這麼簡單。

牧心:女兒高三備考的那些日子(高考倒計時60+30天)


那麼,如何才能戰勝它呢?

第一步:改變環境。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你的每一次拖延幾乎都是由環境中的一些誘因觸發的。比如:

1、沙發(看到就想坐下,坐下可能就想躺著,躺著就有可能睡著)

2、 手機(刷視頻,刷說說)

3、其他人(和他人聊天可以是一種愉快的消磨)

因此,如果想擺脫拖延症,你最好能夠遠離充滿此類誘因的環境。

當然,一開始的時候肯定會非常困難,所以,可以嘗試自己打造一個沒有那麼多誘因的環境。

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嘗試:

①讓手機遠離你

現在的生活中,吞噬了你時間最多的一定是手機,那些不斷彈出的微博,微信,淘寶通知會無情地將你的時間切成碎片。

可能你覺得碎片化的時間並不可怕,但實際上你的學習效率會因此大幅下降。當你從一個專注的學習狀態中抽離出來,哪怕只在微信上聊五分鐘的天,你會發現你就會很難迅速恢復到原有的狀態,因為你的大腦在任務與任務切換時,需要時間來調整,來進入狀態。

②尋找充滿自律者的環境

你可以去教室或者自習室自習。環境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你,當週圍的人都在學習時,會對你產生一種制約的作用,讓你不自覺的進入學習狀態。

牧心:女兒高三備考的那些日子(高考倒計時60+30天)


第二步:制定計劃,並拆分計劃。

把你完成任務的每一步,都分仔細,整個都完成很難,但分成每一步去做,就變得相對簡單了。在明確了一個長遠的目標之後,要有計劃的設置階段性目標。

比如你的目標是在高考前背會語文要求的60個背誦篇目,那麼你的階段性目標就可以根據每篇內容的長短與難易度,進行規劃。

第三步,實踐並修改計劃。

在制定了計劃之後,還有非常關鍵的一步——實踐。

記住一句話:事情實際做起來,永遠比看上去要困難一些。有的時候我們制定了非常完善的計劃,但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進行不下去了,因為發現給自己制定的計劃無法完成。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做出調整,比如如果你發現非常輕鬆的就完成了任務,就應該考慮是否有加大任務量的必要;如果發現完成不了,或者完成起來比較困難,那麼就需要考慮降低任務量。

牧心:女兒高三備考的那些日子(高考倒計時60+30天)


第四步,設定反饋和獎勵機制。

在制定好計劃之後,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提供獎勵。

人們總是在說遊戲容易上癮,但卻從不思考它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其實遊戲容易上癮的原因非常簡單——簡單快速的反饋機制。每當你高效的完成了既定的任務之後,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獎勵。你可以自己根據自身情況去定義高效,比如一天背會了50個單詞,亦或是兩小時背會了《夢遊天姥吟留別》。

至於獎勵,你可以無憂無慮地去看一場電影,或者肆無忌憚的打一場遊戲。當成任務之後再去放鬆的時候,你會發現這種放鬆是沒有負罪感的,和白天渾渾噩噩後晚上再跑去出玩不同。

畢竟我們可以像豬一樣懶,但沒法像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

牧心:女兒高三備考的那些日子(高考倒計時60+30天)


第五步,通過考試建立自信心,並不斷強化它。

如果你的成績本身非常差,那麼很有可能一開始的進步並不會很明顯,不要氣餒,堅持下去。這一步對於整個計劃的完成非常重要。很多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堅持不下去的原因非常簡單,失去自信心,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成績差→自我懷疑→放棄學習→成績差……

當你在考試中獲得取得進步,哪怕只有一丁點,也要給自己暗示:我的努力有效果了。

學會在學習過程中,善用這種方法,會讓你不自覺的愛上學習的感覺。

學習其實就像一場馬拉松,不要因為一開始的落後,就糾結自己要不要跑下去,而是要管好自己的腳步,朝每一個小目標跑去,最終你也許會發現,自己並不是最慢的,甚至跑完了全程。

牧心:女兒高三備考的那些日子(高考倒計時60+30天)


把執行搬上日程,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情,才能收穫未曾有的驚喜。


我是@牧心伴你成長 ,來自#創業聯盟精英圈# ,歡迎您的關注,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快樂成長!#牧心說# #牧心伴你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