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是一個可怕的東西,與人交往,“人情牌”打不得!

撰丨

一股清流

與人交往,“人情牌”打不得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不想欠別人的人情”,或“我不想欠某某的人情”。

有人說:“這年頭,欠什麼也別欠人情,玩什麼也別玩感情!”還有人說:“欠了人情債,有時得拿原則還,還不起呀!”這些話很耐人尋味。

你看過電視劇《家常菜》嗎?在最後一幕,大款“厚墩子”因為一句“我這輩子不能欠別人的人情”而不惜放棄萬貫家財,只為救出男主角劉洪昌,當面向他道謝。

人情是一個可怕的東西,與人交往,“人情牌”打不得!

一份人情,不惜犧牲萬貫家財!

為什麼人們都怕欠人情呢?

因為錢可以慢慢還,感情可以慢慢培養,日子可以慢慢過,生活完全可以像燒鍋裡的紅燒肉一樣慢慢燉,但是“人情”這個東西會讓人吃不下睡不著,每次看到那個施與人情的人,都覺得矮他三分。

倘若你欠某人一個人情,不僅要還,而且要加倍地償還,也就是所謂的“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漢語詞語,意思是在困難的時候即使受人一點小小的恩惠以後也應當加倍(在行動上)報答。出自《增廣賢文·朱子家訓》

有的人情能還,有的卻說不清、躲不掉,想還卻還不盡,讓人有些內疚、有些後悔,慢慢地變成了心裡的疙瘩。

有些人甚至為此焦慮不安,還陷入自卑中。

即便你不說,他若做了對不起你的事,旁人也會在背地裡對其指指點點:“你看,那個人真是忘恩負義。”欠人情真的會讓人產生很大的壓力。

人情是一個可怕的東西,與人交往,“人情牌”打不得!

人情的利與弊

雖然人人都怕欠人情,但若你讓對方欠你人情,你不就掌握交際主動權了嗎?

我們來看看古人是怎樣做足人情的:

唐朝皇帝李隆基親自為手下將領煎藥,在吹火時,一不小心燒著了鬍鬚。

侍從們急忙上前幫忙滅火,李隆基見他們都嚇得心驚膽戰,大笑道:“但願他喝了這藥病就好了,燒壞鬍鬚有什麼可惜的呢?”

堂堂一國之君親自為手下煎藥,而且還燃著了自己的鬍鬚,又說出那麼感人至深的話,這真是天大的人情。李隆基把人情做得如此之足,哪個手下能不感恩一輩子呢?(咳咳一輩子有點誇張了!)

人情是一個可怕的東西,與人交往,“人情牌”打不得!

不過,人情也是個讓人歡喜讓人憂的東西。下面這個人就是糾結於人情的苦惱中:

他叫張三,剛到一家IT公司任職。一天深夜,他的女友頭暈跌倒了,送到醫院搶救時,大夫讓他先交一部分押金。

他身上根本沒帶多少錢,怎麼辦呢?

他剛來到這個城市不久,認識的人寥寥無幾。他翻開電話本,一眼看到了一塊兒進公司的劉海的電話。

張三想都沒想就給劉海打了電話。

接通後,張三簡要地把事情一說,劉海就痛快地說:“沒問題,你等著啊,我這就去!”不到半個小時,劉海就來到醫院,幫張恆墊付了住院費。

事後,張三很感激劉海,還請他吃了頓飯。一次,有張大單子本來是張三的,沒想到劉海找到張三,說:“能不能把這張單子讓給我?”想到劉海曾經對自己的幫助,然後張三答應了。

張三心裡很不樂意,但又能怎麼辦?

誰讓他當初欠人人情了!這樣的事情發生過不止一次,張三為此煩透了。

為了這份人情不上不下的,又不能撕破臉皮!能怎麼辦呢?

在上述事例中,劉海因曾在關鍵時刻幫助過張三,而掌握了交際的主動權。當他的業績不理想時,只需一言,就讓張三將定單拱手相讓。

講這個事例是想告訴你,讓別人欠你人情並不是要你以人情作為要挾對方的資本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你像上例中的劉海一樣,把人情當柺杖,那麼你必然遭到他人的輕視。

在人際往來中,無非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你讓他人欠你人情,就是在個人的感情賬戶裡面投了“感情資本”,在未來你有需要的時候就會有人幫你。

人情是一個可怕的東西,與人交往,“人情牌”打不得!

也許更多的時候,你幫助對方,根本就沒想到要對方還你這份人情。

這樣想就對了,因為倘若對方不講情義,不在乎這份人情,你也不至於太寒心。

人情雖然不能明碼標價計利息,但到了需要你還的那一天,你就是兩肋插刀也未必還得起。(這就是很多人情願借高利貸也不願意問親戚朋友借錢,因為人情還不起呀!)

如果有選擇的機會,有多少人願意借高利貸呢?最後搞到家破人亡!

人情真的是個可怕的東西人情。

人者,人人,眾人,人與人,情者,人與人之間聯繫中的本能感覺,人與情的結合,就叫人情,也有叫“人味”的;又因為是人組成了人世社會,所以,人情也叫世情(或“世故”,故者常規也),比人情進了一步;所以,在使用時統稱為“人情世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